我们为谁而哀伤

作者: 林之秋 | 来源:发表于2024-04-04 17:06 被阅读0次

英国爱丁堡大学哲学教授迈克尔•乔比,著有《坏的哀伤,好的哀伤》。这本书从哲学角度对哀伤进行了深度解读。

初看书的名字,对哀伤有一个深深的疑问:哀伤明明是一种情绪,为什么会有好坏之分呢?

在本书的引言部分,作者通过大量篇幅来解释他研究哀伤的原因。

他说,“哀伤,会引起有创造力和好奇心之人的关注。”我想他一定就是那个有创造力和好奇心的人吧!

哀伤是个具有复杂情感的情绪。我们在面对生活中一些令人不安的事实时,经常会用哀伤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哀伤代表了当时我们在事情发生时的混乱、无助和可悲。

本书中,他经过一系列的调查,得出一个结论,那就是哲学认为哀伤是羞耻的根源。但作者却认为哀伤是一件严肃的事情,值得认真去对待。因为哀伤不仅饱含了痛苦的情感,往往还让人不知所措,所以这对于人们认识哀伤理解哀伤会更加的困难。因此,作者想通过对哀伤的研究,让人们深入地认识哀伤,并从中受益。这是哲学有效的应用方式。

那么我们为谁而哀伤呢?

一般来说,哀伤者与被哀伤者是属于亲密关系。在社会环境中,要足够了解、熟悉对方的态度和生活习惯。有了温情的土壤,才会让哀伤来临时,自然而然地表达哀伤。

除此之外,我们还会为别人而哀伤吗?

大家在刷视频时,有没有和我遇到同样的事情?如果看到令人悲伤的视频,眼泪会不会不自觉地流下来?或者,我们听说朋友的亲人过世,内心是不是也会有悲伤的情绪?前段时间娃哈哈集团的创始人宗庆后先生的离世,被广大网友发在平台上,大家才知道这个心怀大义的企业家做了那么多了不起的事情。于是,很多人对他的离世,心里可惜、悲痛。这种哀伤的情绪和亲密没有关系。因此,我们会从中发现,对逝者的依恋并不是哀伤发生的必要条件。这与作者书中内容相符。

文中作者还提出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哀伤是以爱为前提的吗?

影视剧中有很多相关素材。比如对某人由爱生恨,不希望他有好的后果。当听说他去世时,表面上高兴,内心却无比哀伤。所有哀伤

与冷漠并不相容,与爱和恨却相容。有时候哀伤并不是爱和恨那么简单,可能还有对逝者的矛盾情感。

读懂了“我们为谁而哀伤”,就会对哀伤有细致的了解,同时我们知道哀伤的对象和原因,会知道如何应对以后的事情,也懂得将坏的哀伤化为好的哀伤。能够对这点深有体会,恐怕也是作者书写这本书的原因之一吧!

相关文章

  • 我们为谁而写,为谁而作?

    我们每天在这里辛勤耕耘,孜孜不倦的坚持每日更新简书,突然想到:我们为谁而写?为谁而作呢? 我们是凭着自己的兴趣爱好...

  • 不要问丧钟为谁而鸣它就为你而鸣”

    “每个人的死亡 都是我的哀伤 因为我是人类的一员 所以不要问 丧钟为谁而鸣 它就为你而鸣” ——海明威《丧钟为谁而...

  • 我们为谁而活?

    01 经常听到有人说: 我为了这个企业呕心沥血…… 我为了这个家累死累活…… 我为了她付出所有…… 这是很多人在遭...

  • 我们为谁而活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小区附近一个胡同里开了一家温州发廊。 发廊的主人是一对来自温州的年轻夫妻,当时的年龄应该是二十出...

  • 我们为谁而活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有一天晚上十二点多,我以前的老师突然给我发消息,让我帮她一个忙,她说她女儿离家出走了,让我...

  • 我们为谁而活

    #微写作#第45篇 今天继续接着聊目标的问题。我们说了,理性的前提是对自己的目标有着清晰的认知,然而,我们天生就是...

  • 我们为谁而活?

    听着冥想音乐码着文字,是否来杯咖啡呢? 我不是小资,也不浪漫。虽然偶尔做做白日梦,但还是现实中的凡人。 我喜欢思考...

  • 我们为谁而活着

    人生在世,我们当然要为自己活,但又不能仅仅为自己而活。 首先,我们当然要为自己活。 无论做什么事,我们都要遵从自己...

  • 我们,到底为谁而活?

    本文参加#致我们单纯的小美好#活动,本文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并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今天在与一挚友聊天过程中,又...

  • 高考·我们为谁而考?

    今天高考分数张榜,母校又出了一个状元,于是校友群为母校这一喜报很是热闹了一阵,此处也不能免俗,蹭个大咖的威名,热烈...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们为谁而哀伤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bn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