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工作接近尾声,开始做春节的安排,其中有一项就是和朋友们一起聚聚,大致规划了三波:几个平时私教不错的同事;之前一家单位的领导;高中同学。
于是便有了今天晚上的聚会,在工作的最后一天,和几位交情不错的朋友联络,一切都很顺利,因为启动比较早,大家都早早预留了时间。
最后预定酒店时却遇到了困难,根据以往的经验,今天早上订包间,应该问题不大。不过却忽略了春节这一特殊因素,打了两家常去的吃饭的电话都没有订到包间,于是便开车去了朋友推荐的两家饭店,其中一家没有包间,另外一家直接关门放假。
最后幸亏朋友通过某团app才订了饭店。
这几个朋友的共特征:大家在两个单位共事过,彼此兴趣相投。
因为上家单位倒闭,我和一位朋友去了深圳一家新成立的企业;两位朋友去了一家苏州的单位;一位朋友选择去北京,仅有一人留在杭州工作。
席间大家说了各自的情况,虽然不如之前的单位,但至少每个人都有了工作,开启了新的征途,针对大家讨论的内容有几点感觉印象挺深刻的:
换位思考
一位朋友讲了他现在去一家单位任副总,直接对老板负责,工作思维和以往完全不一样了。做事情时,要多站在老板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比如老板开大会时,和大家说需要多少人直接招聘即可,但是他真正操作时却是不能这样,还是要根据需要,甚至适当压缩招聘的人员数量,为老板节省成本。
站在我们做产品的角度,认为老板不懂技术、又不懂产品,还时常在那指手画脚。
作为老板之所以能够做大一个产业,拥有数亿的资产,经营着几千人的企业,必然有其过人之处。如运营能力,融资能力,识人用人能力,包装推销产产品的能力。
老板最关注的是谁能够给他带来价值,说的直白点就是给他赚来钱,至于你用什么手段,是赚来、忽悠来、甚至是偷来还是抢来,他都不会太在意。
以成败论英雄,以效益作为考核的唯一标准。
供应商的故事
故事一 、直接否决一家供应商 朋友讲他之前负责招标时直接否定了一家供应商,下属对其行为表示不解,两家的实力都差不多。今天他向我们揭晓了答案:被否决的那家供应商常常打电话约他出去吃饭,还专门找了一个女几次约他出去,给他的感觉这个动机不纯,便对这家供应商产生了不信任;而另外一家在这期间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反而更值得让人信赖,最终中标。
故事二 、供应商考察 朋友负责招标时,去了两家单位,深圳的那家单位派人去机场接机,安排住宿,全程有人陪同,考察时发现其产品不行;另外一家杭州的供应商,没有人员接待,他自己步行从酒店走到对方的公司,但是其产品过硬,朋友于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第二家单位。
故事三 行业声誉 还有一家供应商产品不错,但行业流传了其潜规则,如果他的产品中标,直接给负责招标的人员10%的回扣,这一行业声誉让朋友直接否定了这家单位,不想给自己的职业履历增加不必要的麻烦,毕竟职业声誉更重要。
财务自由
席间大家也谈到财务自由的话题,一位朋友说,其实财务自由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难,在他看来赚到的钱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支出就算的上财务自由了。
财务自由更多是精神层面的,可以随心所欲地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享受自己的生活。
朋友的财力不错,前几年总想买别墅,现在已经没有这个想法了,买那么大的房子做什么呢,还需要打扫卫生,除非自己的钱特别多了,才会去考虑。
他打算今年买一个公寓,做个茶室,朋友来时有个地方可以聚聚;想独处时便过去坐坐,享受独处的静谧。
现在就是最好的
大家到新的单位,很多人都不适应,公司的运营模式,同事之间的关系,和原来的单位比起来,都又很大的差异:原单位只要单纯做好事情就行,而现在的单位做事情很困难,有各种繁琐的流程要去应对,协调各类的人际关系。
大家开始纷纷怀念原有单位的种种好处,不禁嘘唏不已。
一位朋友来了一句:“也许以后连现在的单位都遇不到了,现在的才是最好的。”
大家想想自己过去工作过的地方,基本上是一家不如一家。
珍惜现在所拥有的,干好眼前的事情,才是王道。
演讲能力
朋友新去一家单位,发现公司的老板和老总们的演讲能力都非常厉害,都是全程脱稿,并且很有感染力和煽动性。
演讲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不仅传递信息,还能够沟通情感。
想在职场中发展良好,必须好好锻炼这方面的能力。
创业
两位朋友和一家公司做产品,产品的雏形已经做出了,合作的单位希望他们拿出10%的现金入股,总体金额3000万,需要他们投入300万,因为考虑到对方负责的老总(和我朋友的关系非常好)还有两年就要退休了,新上来的领导不知道对待合作是什么态度,最终放弃了这次创业。
不过他创业的心并没有改变,还计划着再过两三年前去深圳创办公司。
几位朋友都在四十岁上下,大家对于未来在企业打工,普遍持悲观态度,过了45岁还有在其他单位谋一份职业,还是有一定的难度的。因此创业似乎成了必由之路,既然必须要走,还是要早做打算。
工作的平时去发现和创造机会。
朋友聚会我现在开始学会少说话,多去听大家说,这样才能有比较好的收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