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刷题的最高法则
做题的目的在于掌握其背后的知识点,这已经是老生常谈了。但很多人包括我本人在内,还是时不时陷入无脑刷题的误区。有时候疯狂做题其实是「懒惰」的表现,是期望以题海战术来遍历知识点,以此代替枯燥的学习和记忆过程。
这种「懒惰」应付从业资格证之类的小考是可行的,但是CPA这种级别的考试,知识点繁多庞杂,如果不形成牢固的知识网,很容易迷失在题海里。
所以备考CPA务必牢记刷题的最高法则:掌握知识点。
二、 让刷题事半功倍的方法
让刷题事半功倍的方法,是反其道而行之,在一道题上面花两倍甚至更多倍的时间。除了模拟考试之外,平时做题更应求质量而不是速度。
1、 对于做错的题,要深入剖析原因。最好能够把做错的原因同步记录下来,比如完全不会做,知识点模糊导致做错,看错题干,计算错误等等。
2、 即使是做对的题,也要对照解析看自己的思路是不是正确,是真的掌握了知识点还是碰巧做对。
3、 除此之外,还应该把与题目相邻的、相关的知识点都回忆一遍,看是不是融会贯通。如果回忆不起来,就翻到对应的知识点去巩固。
在我没有贯彻这个方法之前,做错题会沮丧,做对题会掉以轻心。这两种情绪对于通过考试没有任何正面价值。所以不要纠结于对与错,不要把刷题简单分解为做题和对答案,而是应该至少包含以上几个部分。这同时也要求在制定学习计划的时候,一定要给做题预留出足够的时间。
三、 刷题的时间也很关键
刷题分不同阶段,第一遍学习时的刷题,复习时的刷题,考试前的刷题。
1、 第一遍,一定要趁热打铁,在学完每一课之后就去做对应的题目,千万不要等学了很多课才一股脑儿去做题。我亲身体会,二者虽然仅仅是做题的时间不同,但效果完全不一样。我理解那种听网课的惯性,实际上也是一种“懒惰”,跟上面说的“懒惰”相反,这是用听网课或者看书学习的“输入”来逃避做题的“输出”,这两种“懒惰”往往会交替循环出现。总之 Timing is everything,做题时机很关键!
2、 已经做完一遍的题目,复习时如果时间充足,可以选择再做一遍。如果时间不够,至少把第一遍做错的题目再做一遍。我发现第一遍做错的题目第二遍也很容易做错,而且错得还一样,人就是很容易跌进同一个坑里。
3、 真题要做,最佳时间是全部复习完之后的考前最后冲刺阶段。真题宝贵,做一套少一套,最好按照年份从远到近的顺序做,尽量计时模拟真实考试环境。考前模拟切忌因为正确率影响心态,像我连正确率都不会去计算,因为没有意义。查漏补缺才是关键,做错了题应该开心,又捡漏了。
四、 每一科的刷题小tips
1、 会计。会计的难点很突出,把公认的或自己认为难的章节,比如长股投、合并报表拎出来,用头脑最清晰的整段黄金时间做题,不要用碎片时间做难点章节,会很痛苦很崩溃。做题的时候养成把对应分录写下来的习惯,有助于理清思路。
2、 审计。审计号称最难的科目,我考了2遍才过,感觉通篇都是重难点。审计做题时很容易出现似是而非的感觉,其实还是知识点不牢固。建议理解背诵,不建议盲目刷题。把关键的段落和词句一字不差地背下来,你会发现题目里的任何不对劲都逃不过你的火眼金睛。
3、 财管。财管是我唯一觉得考试时间很紧张的科目,我本身做题速度算快的,但考财管的时候几乎没有检查时间。财管计算量大,建议从做题的第一天开始,就下意识地练习计算器的使用速度,达到人机合一的状态。不然脑子知道做,手速跟不上或者总是按错,就很可惜。
4、 税法。税法的框架和内容本身其实很好理解,主要难度在于零星细碎,做题时容易出现“一步错,步步错”的情况。所以一定要细心谨慎,区分各个税种和税率,平时多总结归纳记忆。税法可以多做几遍题目,找到那种对于一道题是否做对了很有把握的确信感,考试时也比较有信心不容易慌。
5、 经济法。号称最简单的科目也要全力以赴。不要觉得别人说经济法是CPA最简单的一门,就可以掉以轻心。我学经济法时也付出了和其他科目同样的努力,并没有考出高分。经济法所谓的简单,在于其出题模式重复率相对高,真题参考价值相对大,所以通过刷题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但经济法知识点还是很多的,也要付出充分的时间和努力,不要迷信考前7天刷题通过的神话。
6、 战略。我自己万万没想到的是,除了审计外考了2次的竟然是战略。CPA中的任何一门都不容小觑。战略的书看起来挺简单的吧,但出题很灵活,考试的时候根本容不得思考,看完题就疯狂打字才能做完。这要求对知识点深度理解,平时多加练习,一定要亲自做题,亲手打字,不要懒得打字,光看答案。
五、 时间不够是看书为主还是刷题为主?
工作之后深有体会时间不够用,就算是制定了学习计划也很容易因为上班的疲惫而不能遵守计划,然后就陷入焦虑,然后就更拖延,更焦虑,恶性循环……很多时候时间不够不是因为真的不够,而是对于自己的可支配时间和自律程度没有清醒的认识。我花了很长的时间才看清,比如周末的自己,最长有效学习时间是6个小时,而不是计划中的10个小时。工作日的自己,平均一周有3天会躺尸,1分钟都不学,并不是计划中的每个工作日晚学习3小时。
1、所以认清自己是第一步,还没有认清的,建议用小本本或者软件记录自己的每日学习情况,你大概率会发现真实的自己和理想中的自己有差距。
2、其次才是制定计划。一定要围绕真实的自己制定计划,并且留出余量,应对学业、工作、生活中的突发情况,以及懒癌发作的情况。
3、然后是执行计划。除了靠意志力、长时间放空后的愧疚感、突然想学习的冲动以外,外力才是监督计划执行的最有效方法。我曾经通过直播学习来获得“云监督”,不仅按时按点直播(学习),连喝水上厕所的频率都低了很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