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公司副总到我们这边来考察工作,无意中聊起决定价格的因素,老总觉得决定价格的因素是两种,一是稀缺,二是工艺复杂程度。
对于稀缺无可厚非,不过个人觉得稀缺是建立在被需要的前提下,不然像即将秃顶的人的头发,是比较稀缺,但对于不被需要的人来说,并不珍贵。
从这个角度出发,切换到个人的核心竞争力和不可替代性。
公司G哥跟公司的首席一级主管F哥两个人一起进公司,之前两人还是同学兼朋友。最终两人的晋升之路不一样。在公司初创之期,重要的动作是跑马圈地,扩张网点。所以很需要能够开疆拓土的人才,而副总在这方面就比阿哥有点优势,但并没有差距多少。后来在洽谈业务方面,G总谈成的成功率比F哥的概率高,后来因为谈下的业务需要有人专门管理,就把F哥转为管理,而G哥一直负责开拓,G哥的开拓能力一年比一年强,在圈子里小有名气,而且圈子里的人都有来往,也会经常介绍业务。
借着这个势头,公司发展迅速,当然G哥晋升也很快,因为公司的外联以及大部分的客户关系都在他手里,没有他公司的大部分业务就没有了,在某个阶段来讲,是公司不可替代的人。而F哥转为管理之后,因为抓管理的人比较多,在这个岗位能做出成绩的人也比较多,F哥的能力也不错,经常超额完成任务量,也经常拿优秀员工,但过了10年后,F哥是公司的一级业务主管,而G哥是公司的副总,进入公司董事会。
前年在公司某个办事处的时候,跟F哥同一个区域,也听他说起之前的故事,那时候他们两个人都算是春风得意,F哥和G哥拿的工资都比较高,用F哥的话说是当时教师工资的10倍。F哥每次发工资后都是呼朋唤友,花天酒地。而G哥这个时候也是花天酒地,只不过是在陪客户,专注做客情,构建自己的护城河。这就是日后两个人晋升道路不一样的主要原因。
总结一下,G哥当上副总的主要因素:不可或缺。为什么不可或缺,因为他做的事情是公司最被需要的。那他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呢?谈判做得跟他一样好的,没有他客情做的好,谈判和客情做的跟他一样好的,没有他给客户提供的价值高(在行业沉浸多年,G哥还练就走一遍场就知道问题出现在哪里的本领,且能提出中肯的改进意见)。即别人的能力可能是单维度,他则是多维度叠加。这就是他的核心竞争力,他的护城河。
物以需为贵,想要变得更值钱,把自己也当成是一件物品,挑最被需要的事情去做。长期持续;在某个维度突出之后,在进行多维叠加,构建自己的护城河——核心竞争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