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俗话说:“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没有谁可以一直好下去,也没有什么花儿能够永远繁盛。有好有坏,有顺境有逆境,有繁盛有枯萎,才是人世间的常态。
就拿“工作赚钱”这件事来说,如果不是编制内的一员,那被裁是分分钟的事。也许,他上一刻还是私企的中层管理,下一刻就被裁掉了。
裁员,对于没有铁饭碗的人来说,就意味着失业,收入降低。一个人生活,哪怕被裁了,也影响不大,因为一人吃饱,全家不饿。
如果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中间还有夫妻俩要生活,那裁员的影响,就比较巨大了。不少人会因为这些挫折,而心态崩溃,逐渐走向抑郁。这,是人生的考验。
02
“被裁后,从抑郁到逐渐释怀。”
老陈以前在互联网公司上班,由于过了38岁,所以老陈被公司裁掉了。其实,老陈也算幸运了,其他人在35岁左右就被裁了,而他坚持到了38岁。
领惯了高薪的他,一开始,特别不适应没有高收入的生活。他有的吃,也有的穿,可他依旧无法接受现实,脾气愈发不好,心态也有点抑郁。
有一天晚上,老陈睡不着,就坐在床边,神情呆滞,一脸惆怅,就跟失去了希望一样。对此,妻子就问他:不就是临近中年被裁了,何必如此消极呢?
听了妻子这番话,老陈有点生气了,说道:没有高薪且稳定的收入,我怎么养活你们?而且,我以前可是部门的负责人,现在呢,竟然被抛弃了。
妻子没有跟他争辩,只回了一句:现在我们又不是没得吃没得穿,与其沉溺过往,不如面对现实,生活该怎么过就怎么过,人生又不是只有大富大贵才算幸福。
那一晚,老陈没有睡,只是在思考一个问题,为什么自己会如此情绪化?
03
第二天醒来后,老陈干回了老本行,利用手头上的一些资源,在网上接单赚钱。虽然说没有以前赚得多,但他至少时间自由。
一年多过去了,老陈习惯了这种生活,儿子放暑假的时候,一家三口还到了外地旅行。用老陈的话来说,这是他那么多年来,最轻松的时光。
如今,老陈想通了,以往的一切早已过去,但现在的人还需要活下去。不一定说,非要高薪,有地位,才能活。也许,只要心态不崩,依旧积极,那日子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为什么老陈可以走出被裁的困境呢?4点原因。首先,老陈跟同龄人不一样,他没有一毛钱的负债,自然就不会有被裁后的经济压力。
其次,老陈改变了赚钱的思路,既然投简历没用,那就自己单干,条条大路通罗马;第三,只要吃得饱,穿得暖就行了,人要接受自己的平凡。
第四,从高峰跌落到谷底,就会让人们对生活产生怀疑。怀疑是好事,至少可以让自己想清楚,什么东西,才是最重要的。
04
能渡你的,是这3个认知。
认知一:永远不要让自己,背负诸多的负债。
别人随波逐流,喜欢背负贷款,那是别人的选择。对于自己的人生,我们不妨轻装前行,尽量在有收入的时候,就降低潜在的风险。
负债,不是什么好事,也许一个不小心,被裁员了,还不起贷款,那生活就变得窘迫了。与其让自己活得窘迫,不如一开始就远离负债,躲避看似得益的陷阱。
认知二:放下所谓的世俗观念,人生会豁然开朗。
上文的老陈,被裁之前是部门的负责人,被裁后啥地位都没有了,如此落差,让他怀疑人生。说到底,放不下世俗的观念,就无法浴火重生,也无法过新的生活。
世俗的名利观,那是有问题的。只要可以吃得饱,穿得暖,有房住,那就可以了。你我只是普通人,要求太高,自己又达不到,何必呢?
摆脱世俗的名利观,接受自己的平凡,那我们会发现,前路,也许不是冬天,而是淡淡的春天。
05
认知三: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有周期。了解周期,才能制定生存的策略。
当下,受到各种情况的影响,行情一般,裁员潮一波接一波,打工人自然只能成为“降本增效”模式下的被淘汰者。
难道说,未来也是如此吗?谁也无法预测。我们所能做到的,不过是了解经济的周期,到底走到哪一步,然后潜龙勿用,静待天时。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普通人的身上,就是一座山。与其跟这座山对抗,不如欣然接受现实,过45度角的人生,劳逸结合,才能笑到最后。
一时的失意,并不代表绝望。保持好心态,避免有负债,才能迎来新生。
文/舒山有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