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重启了学习英语的计划,之前在工作中嫌少使用英语,总是只有下班看看美剧才能间接练习听力,而自己的惰性驱使,每次说要背单词的势头也维持不了几天。
恰好最近时间方面比较自由,开始在看一些英语学习的视频,也报了一个为期三个月英语挑战课程,如果达标的话会反50%学费。
从小学开始学英语到现在少说,英语的「学龄」 也有个10年了,为什么始终学不好?一年前读过文章,知道首要问题出在「用的少」,如果没有足够的使用经验,即使学校考试在高分依然不算熟练英语。而第二个问题在于很多人对自己的标准高,无法忍受自己残废的模样,可能因为语言学习是显性的,如同绘画一般,一开始大家都像小孩,学习的基准点与幼儿无异,这时候成人的内心很容易就对自我感到怀疑,这时候自尊就会下意识的认为自己「不擅长」而停止学习,但语言反而是谁都能学会的一个没有门槛的能力,你看,99.99%的美国人都会英语,剩下0.01%可能是在美华人,哈
之前有没有学习这种无门槛技能的经验? 我倒是有过,在两年前进入币圈的时候因为知道大陆市场广大或许有一天会从台湾到大陆发展,因此特意学习了大陆这边使用的输入法。为什么那时候会突然想学输入法? 因为输入法等于「办公语言」,如果到大陆来不会本地输入法,很难想象入职或是使用他人电脑面临的窘境。
还记得那阵子的工作是平台运营,常常要处理客户问题和撰写内部文档,同事来请教我问题的时候,我这个还没学成的半吊子输入法,在他们眼中就是残废,一边查询注音拼音转换表一边一根手指一根手指的敲键盘,不少同事都哭笑不得的问我为啥要折腾自己,但后面硬生生的熬了三个月学成了!
我相信,接下来的日子里面我更应该要用当时学输入法那股执念,去面对英语这个学10年还不够格最为工作语言的技能!
希望一年后我会很自豪的说,我可以将英语作为工作语言,相信这一定能为自己增加更多的可能性!
补充一个写完在思考标题的感悟:
「成年人的世界中,对于舒适圈之外的技能没有刚需,那不逼逼自己的话,一辈子就那样过去了。还想看看更多的可能性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