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生百味
听百家之言的乐趣

听百家之言的乐趣

作者: 乔安娜的猫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10:02 被阅读0次

春节假期总是很忙。忙里偷闲的趁着碎片时间看看书、听听音频,便是这热闹喜庆的春节中难得清静的时刻。

最近在看蔡澜的《我决定活得有趣》和冬子的《借山而居》。由于时间被无规律地打碎,我几乎是同时交错地阅读两本散文集,有趣的是,正式这种杂乱的看书方式,反而激发更多新的灵感,越是往下看,越是饶有趣味。

二十来岁的冬子选择借山而居,归隐山林;已过七旬的蔡澜却坚定要做世俗里的佼佼者,吃喝玩乐,享受生活。

他们处于人生的不同阶段,生活经历和人生选择都南辕北辙,却也殊途同归,认定了自己的生活方式,并且乐于享受。

对一个内心并不太坚定的人来说,阅读一本书,很轻易地就会代入作者的感官,看到作者所看到的世界。

而同时阅读两本书,仿佛就看到一个内心空寂的年轻人,和一位阅历丰富的老者在隔空抽着烟,对着话。烟火缭绕间,出尘与入俗,疏离与靠近,虚无与充盈,都显得格外具象与贴近。

倒空原有观念,去接纳他人的思想——有人恣意洒脱积极乐观,有人孤高疏离又清醒自若。

image

看《借山而居》,能感受到冬子眼中的虚无。

冬子自小特立独行,寡言少语、离群索居,热闹嘈杂的城市与他之间仿佛隔了一块加厚的隔音玻璃,厚得听不见任何声响,走在水泥深林一般庸碌的城市里,弱肉强食、趋炎附势的故事天天在上映,人们看起来都好不真实。

有那么一刻,他觉得所有人都在表演,所有人都在扮演着自己的角色,却唯独并非在做自己。

每一个人都似乎与他无关,却又不得不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

《借山而居》里,冬子大量描述了他对社会表象以及人生的看法。

如他所说,* “人群和爱情都有催眠作用,让人不清醒。唯有孤独,清澈如初生。” *

“长时间的独处,偶尔走在人群,置身于其中,似乎那些以前看不见的东西就更加清晰。”

  • “自圆其说,就是一个定义压制另一个定义了。定义可以毁灭美,也能凭空制造美。”*

面对令人窒息的虚无,对世界的不可苟同以及对真我的渴求,他毅然决然地回归山林,每日养鸡、喂狗、耕种、享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隐士生活。


而与他同样勇敢的,还有这位已过七旬的文坛老将,蔡澜。

蔡澜勇敢在哪?

一般七旬老人早已放弃了学习,放弃了对自我的探索,更放弃了勇于为自己感官发言的能力。

你看蔡澜在《我决定活得有趣》书中嬉笑怒骂,对书中“小朋友”无赖又无聊的问题答了又答,对烟酒女色毫不掩饰喜爱之情,甚至对一夫一妻制大胆发表自己的观点——我就认为这是个不合时宜的制度。

试问有多少个七旬老人会说这样的话,哪一位不是端着自己的身份,生怕在晚年有一丝一毫的损毁。

而蔡澜偏偏就是这样口无遮拦的人。他敢于说自己的观点,敢于用粗俗的语言去表达他的人生观,他的底气,源于他丰富的人生阅历。

在新加坡出生的蔡澜14岁就在报刊上发表第一篇影评,16岁便进入邵氏电影公司工作,长期担任电影总监,后期更主持节目,监制制作美食,而且还写书、开餐厅……他的名衔里,是电影监制、 美食家 、专栏作家、电影节目主持人、商人。每一个头衔他都实至名归,在他的每一种爱好里,他都做到了精通,并且精妙运用。

他说,“相信的不是一代不如一代,而是青出于蓝,这才是正确与乐观的态度。”

“我本来就是在看更,替我大姐看更,替我自己看更,看人生的更。”

”不停地写,别虚伪,仔细观察人生百态,题材多得不得了。千万不要以'说得容易做时难'为借口,从今天开始你就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这是达到愿望的第一步。“

他说他不怕死。很多人活得越久,越怕死,是因为总觉得人生里很多事情还没经历过,死了可惜;而他不怕死,他已经经历得足够多,他已经活过了。

他们的人生选择各有不同,却又殊途同归。

蔡澜说,“我早已退休了,从很年轻开始已经学会退休。我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只能在某一段时期,做某件事,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候终结,随缘吧。”

冬子说,“庞大繁杂的信息时代,专注就是存在。敢于为俗。”


两本书皆为散文式的作品,每一个章节都汇集了十数篇散文文章。

从内容来看,冬子的文章多从自身思想出发,写自己的生活,自己看到的社会,以及自己的感悟;而蔡澜写的多是小故事,写身边人,写所闻事,一个一个的小故事,从对外部的世界的认知侧面去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

从文笔风格来看,冬子的文字比较有文学意味,看得舒心;而蔡澜的文笔比较粗矿豪放,粤语表达就显然有点过多了,但每一个小故事都有它独特的意味,口语就自然而然地被忽略了。

而这些差别,正好就体现了内向者和外向者对社会的视觉不一。也因为阅历不同、人生体验各异,所描绘的世界截然不同。


看《借山而居》和《我决定活得快乐》,冬子犹如一朵飘浮在空中的云,毅然决然地离开,未被现代社会这污浊的大染缸所污染。他孤高而冷清地站在高处,遥望这俗世的可笑与纷扰;

而蔡澜则像是染缸里的一面彩色的布料,它精彩纷呈,花色妍丽,它入世,并且在世间里混得如鱼得水,混得出色。在这美妙的染布里,你看不清其中混了多少层颜色,但一眼望去,尽是不拘一格的张狂和洒脱。

当然,也许你会说,资历尚浅的冬子不能与老文豪同日而语。但正因为稚嫩,所思所想正是这个阶段的想法。而蔡澜的张狂豪放,更不是一般人能达到。

他们各有不同,又各有特色。也许他们的生活方式都不是我们所认同的,但不能否认,每一种生活方式都有它的魅力。正如冬子所说,

“相对于平庸的一生,我更渴望迷恋那种生命的多样性,世界如此广博美好,我野心很大,都要体验。”

正因为生命的多样性,人性显得如此立体如此迷人。

相关文章

  • 听百家之言的乐趣

    春节假期总是很忙。忙里偷闲的趁着碎片时间看看书、听听音频,便是这热闹喜庆的春节中难得清静的时刻。 最近在看蔡澜的《...

  • 如何做事

    把事情做透 细节要做够 未来要看到 历史要记得 听百家之言 想人不敢思

  • 2022-10-10

    "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 驾考小白易踩的那些坑(泪的教训)

    1.选驾校 俗话有货比三家之言,选驾校亦是如此。选驾校前,切莫听一家之言,断百家之同!更不可随意决定学车,而且合同...

  • 司马迁成一家之言,是与六家并列

    《太史公自序》:为太史公书。序略,以拾遗补艺,成一家之言。 这里“一家之言”,还不是诸子百家的“家”。因为《太史公...

  • 喜欢纳兰性德的诗

    昨天在喜马拉雅听《百家讲坛》讲清朝名人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一生情路坎坷,初恋失败。后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娶了妻子卢...

  • 李桐:所谓游思,是真的游思

    “你将不再接受二手或三手的观点,不再以逝去先贤的视角看待世事,也不再咀嚼书中的空泛之言。你将兼听百家之言,经由你自...

  • 每日知乎合辑(第五篇)

    每日知乎合辑,集百家之言,扬百家之长,所有问答出自“阡陌园丁”实体渠道集团内训师群的知识分享栏目“每日知乎”,汇集...

  • 听评书的乐趣

    听评书带给我了很多乐趣。 这个假期我听了几部评书,其中,我最喜欢的是《隋唐演义》这部。它的主要内容是隋...

  • 听雨的乐趣

    春花秋实,夏雨冬雪和风旭日,闪电雷鸣……这些都是我们常见的自然现象。 而在我看来,雨是大自然的精品,是美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听百家之言的乐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g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