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应聘,岗位竞聘,人才选拔时,用人的单位和管理者都会提到工作能力,或者是胜任力。
当然决定一个人是否胜任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在岗人数,部门发展,应聘者素质,过往经验,甚至也有推荐人的力度。但是,能力这件事其实也是大家很关心的,也优先看重的。
那么工作能力是什么呢?
之前罗辑思维里提到过什么是靠谱:凡事有交代,事事有回应,件件有着落。
这里的靠谱也就是一个工作的闭关系统。你给我一个任务,无论做成与否,我会给你一个结果或者回应。而不是被动的反馈,是主动同步进度。
这种工作境界已经很难得了,多少职场人其实就在这个状态上挣扎着。领导布置任务,要自己跟着,出了问题也要自己想办法。员工呢,认为自己就是一个执行的工具人。
当然了,肯定有一些人跨过这个层次,因为跨过的秘诀也很简单,你把这件事当成自己家的事,而不是别人家的事。道理一点也不复杂,可是很多人都不这么想,凭什么我付出那么多,尤其是付出和回报不成正比。
其实,大多数时候我们不是不能做得更好,而是懒得做得更好,很多人算的是另外一笔账,公司雇佣我一天二百元,然后让我干五百元的活,凭什么。尤其是旁边那个新来的会的也不多,他能一天拿四百,却干着三百元的活。那么我那么努力有什么用,本身都这么不公平了。
你看,大家习惯算公平账而不是责任账,即使谈到责任也是量力而行,给多少钱办多少钱的事。这么算从经济角度没什么问题。但是从另外角度,个人收益上看,可能就是得不偿失了。因为每次都是待价而沽,量力而行,那么总是发挥不出自己的全部本领,时间长了也就麻木了,疲于应付,然后能力也在不知不觉间下降了。
当我们说工作能力,说的是什么呢。
能力的内核不仅仅是技能,方法,模型,经验,还有态度,风格和角色带入本领。
我们往往关注技能层面的硬本领,这个是门槛值,倒是跨过了这个阶段后要面对的可是部门间协同、不同岗位的协同,甚至是不同组织、不同文化的协同。这个时候态度就比技能更重要,或者你的知识储备或者见解深度都成为协同作战的核心竞争力。
当然这么说不是说技能不重要,或者只有软实力更重要。无论哪一个,孤立的看都是各有利弊,组合应用才可以发挥出强大的力量。
硬技能和软实力都是职场的必备工具包,当然即使有这两个也不能说就是足够了,我们还要面对不可预料的突发情况或者关键选择,这个时候考验的不一定都是能力,也不是心态,而是价值观。我们的价值观就像是北极星一样,指引着人生大路的方向,也是我们的做事的底层逻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