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夜读之“腹有诗书气自华”

夜读之“腹有诗书气自华”

作者: 小青龙啊 | 来源:发表于2019-12-22 11:51 被阅读0次

    经常有人问我,读什么书能提高写作和文学气息?我几乎每次都说,从根基上来说,上承诗经楚辞,下到唐诗宋词,没别的。唐诗宋词天天看,天天背。没有比这更直接有效的方法。短期内,可能看不到什么效果,但时间越拉长,它的力量就越强大。

    初高中时期,我以前有幸结识到很多热爱写作的朋友,都有一种感觉,唐诗宋词这种东西,刚开始接触的时候,还似乎都没什么用。大学毕业后,或许还是有些混沌,却不经意间为一句诗词感慨万千,这是文学浸染的力量。当诗词融入到血液,生活和记忆里,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汉语力量。

    汉语言文学发展至今,一条脉络清晰可循。从先秦时期的诗经,楚辞,诸子散文,到两汉的汉赋和汉乐府,接下来就是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然后步入近代文学。古典文学中,到了唐诗宋词阶段,发展到了顶峰状态。

    唐宋两朝,是大师辈出,五千年来文学星空最璀璨的年代。古代的文学天才,光唐宋起码占了人数的一半以上。

    李白,杜甫,王昌龄,白居易,王维,韩愈,苏轼,姜夔,李清照,纳兰……等等超一流的诗人词人,都涌动在这几百年间。

    古典诗词是汉语言文学的基因所在,薪火相传后的分流和拓宽,更加丰富,但是万变不离其宗。

    汉语言文学里讲的各种语法,修辞,表现手法,在古典诗词里就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论写文字的手艺,古代大家皆是出神入化。后面光怪陆离的各种形式,都在依照这些蓝本展开。

    鲁迅在散文《秋夜》里有一句闲笔,历来被很多人当“笑料”: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

    汉乐府有一首《江南》:

    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这首诗,你要翻译过来,没什么实际意思,一句话“江南适合采莲,鱼儿都在莲叶下游来游去”就说完了。诗人非要把“鱼戏”东西南北四个方位都交代出来,看似啰嗦,实际却是最妙的地方。“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这样一写,整个画面,顿时活了起来,而不再是死板的讲述。江南荷塘的秀雅之气,便充满了情趣。

    “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在《秋夜》里一上手的这一句闲笔,和这首汉乐府就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看似拖沓了一点,却让氛围有了感官性。这种写法,或许只是一种创作与解读的巧合,但这种写作能力,却不是巧合。

    任何真正的文学经典,传下来都不是偶然的。什么是好的文字,什么是坏的?简单来说,凡是读来蹩脚,让人感到气闷,乏味的,都不会是真正好的文字。所有好的文学,都带有一种令人阅读顺畅的舒朗,即便是令人伤感,揪心的,美学上依旧高屋建瓴。

    为什么要读古典诗词?给一个最直接的答案就是:古典诗词是超级美学。读古典诗词有什么用?最起码,它有提高一个人审美的作用。

    木心说:没有审美力是绝症,知识也救不了。词的美学,是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美学。庄子道:人皆知有用之用,却不知无用之用也。

    在鼓吹诗词无用的年代,谁还在小楼一夜听春雨,却道相逢何必曾相识?谁能来时脱剑膝前横,归去却也无风雨也无晴?

    还好,总有一些人,即便身处嘈杂的都市当中,也不忘吟诵铁马大漠塞北,杏花春雨江南。 即便再奔波忙碌,也不忘偷得浮生半日闲,花间一壶酒,笑谈古今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之“腹有诗书气自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kon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