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禧攻略》中,最令人恨之入骨的角色,恐怕就是喜塔那·尔晴了。
尔晴是富察皇后的贴身仆人,本来恭顺得体,可是喜欢上富察·傅恒后,便渐渐丧失了心智,变成了一个无恶不作、性情歹毒的女人。她做过的恶包括但不仅限于:害死富察皇后,害死傅恒府里无辜的丫鬟,给傅恒戴绿帽……
观众对尔晴的恨可谓深入骨髓,一度做了各种弄死尔晴的表情包。直到最后被魏璎珞毒死,大家都还义愤难平!
而在周迅主演的《如懿传》中,也有一个和尔晴一样令人恨之入骨的“叛徒”—阿箬!
实际上,从背弃“主子”的程度看,阿箬比尔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阿箬是如懿的贴身丫鬟,也是如懿从娘家陪嫁过来的,虽然名为主仆,实际上如懿待她,却是情同姐妹。
阿箬有一个非常不好的习惯,那就是牙尖嘴利、生性刻薄,平时动不动就仗着是如懿最宠的丫头,便随意打骂其他丫头。而且最可怕的是,在如懿面前,也毫不收敛,咋咋呼呼,心里一点事也藏不住。
所谓祸从口出,在深宫大院,要想活得长,更是要谨言慎行!但阿箬的嘴,却是怎么也管不住,如懿屡次让她收敛收敛,却是屡教不改!
于是渐渐的,如懿便也不再拿她当最贴心的丫头看,反而更看重另外一个丫鬟惢心。这是因为,惢心不仅业务能力强,服侍周到细心,而且蕙质兰心,聪慧至极,一点就通,此外,她还是个知道分寸、懂得界限的人,知道什么时候该说什么、该做什么,不该说的话,半句也不多说,不该做的事,一件也不做!
有一次,高贵妃设计陷害海贵人,声称海贵人偷了她的红罗炭,冰天雪地里,罚海贵人跪在雪地里,差点把她折磨死。如懿闻讯赶到,贵妃差一点连她一起打,而惢心早就料到贵妃不是省油的灯,立刻就跑去养心殿,找熟悉的太监李玉通报皇上,把皇上搬了来,才使得海贵人免于受辱,如懿免于高贵妃的折磨。
惢心越发受到如懿的重用,而相反的,阿箬却越来越没有做人的界限,渐渐露出了狐狸尾巴。
有两件事,铺垫了阿箬的“坏”。
第一件事是,如懿得宠时,内务府为了讨好如懿身边的人,送给了阿箬和惢心每人两件冬衣,可是阿箬却把惢心的两件衣服也都霸占了去,后来被如懿发现,勒令她退还给惢心。
第二件事是,她身为如懿的仆人,却乘着皇帝翻了自己主子的牌子,在延禧宫里留宿,便打扮得花枝招展,企图吸引皇帝的注意,被皇帝宠幸,从而翻身农奴把歌唱。
当然,从现代的观念看,人人平等,任何一个人,都有资格凭自己的本事去赢得关注,得到自己想得到的,但是在清宫戏的设定里,这是逾越主仆界限的,而从这一一个细节,可以看出阿箬的人品和处事方式,那就是,她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的人。而且她和尔晴一样,有一个很大的BUG,那就是,野心勃勃,可惜却不够聪明!
阿箬真正背叛如懿,是有一次随如懿给皇后请安回延禧宫的路上,嘴又犯贱,妄议后宫中事,恰巧被高贵妃给撞了个正着,罚她在暴雨中跪六个时辰,当时如懿没有办法,也不想给她求情。
没想到的是,阿箬却在这一跪之后,居然恨上了如懿,倒戈成为了贵妃的人。
她可怜就可怜在太蠢了,罚她跪的人是贵妃,她该恨的是贵妃,可是贵妃让她少跪了两个时辰,她便答应为贵妃效力,一起害自己从小服侍、亲如姐妹的主子。这很明显是是非不分,用上海话讲,就是“拎不清”。
从此之后,阿箬便尔晴附体,暗中构陷如懿,做伪证证明是她害得两个皇子胎死腹中,从而使得如懿百口莫辩,被强加罪名,打入了冷宫。
本来,如果是旁人来作证,皇帝是肯定不会相信的,但阿箬却是如懿的贴身丫鬟,她出来作证,连一向对如懿信任有加的皇帝也都对如懿心生嫌隙!
其实这相比尔晴害死富察皇后,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尔晴害死富察,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可是阿箬陷害如懿,却是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可以说,没有她,如懿是如何也进不了冷宫的。
阿箬不仅亲手把旧主给送进了冷宫,而且在如懿被打入冷宫后,还和贵妃、皇后、嘉嫔一起谋划着怎么在冷宫里杀死她!可谓心思歹毒!
当然,阿箬最终,也并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宠幸,虽然皇帝把她收为了贵人,并一步步晋升为了嫔妃,但几年过去了,却从来没有允许她侍寝!
和尔晴一样,阿箬最终的命运,是死无葬身之地。如懿被皇帝放出冷宫后不久,皇帝就重新调查了当年谋杀皇嗣的案件,从而查到了阿箬的头上。
所谓自作孽不可活!
正好当年的事情水落石出,而阿箬的父亲也恰好出意外死了。皇帝多年来没有查办阿箬,除了怕牵涉后宫太多嫔妃,其实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阿箬的父亲在治水上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正好加以利用,朝廷要用她的父亲,自然不能问罪于她。可是她父亲一死,也就没有了依仗,皇帝直接把她的舌头给割了,打进了冷宫,第二天传出消息,说她上吊自杀。但事实上,谁又知道,她究竟是上吊,还是被皇帝给杀死的呢!
但无论如何,阿箬的死,是给如懿一个交代,同时,也是给观众一个交代!因为她是一个坏人,因果报应,在现实里倒不一定应验,在影视剧里,却一定要应验的,如若不然,广大观众也不会答应!
从《延禧攻略》的尔晴,到《如懿传》的阿箬,都是忘恩负义、自私自利、又蠢又笨、谋害主子的角色。为什么在这两部架构迥然的宫斗剧里,却不约而同地出现了一个如此类似的角色呢?也许很多人都猜到答案了,因为,剧情需要。
宫斗戏,为了制造矛盾冲突,必须要在好人的身边,安插一个会慢慢变坏的人,这样的人因为受过主人的恩惠,却最终恩将仇报,会引起观众更大的敌视,这种敌视,远远大过处于对立的反派!
就像看《如懿传》,觉得阿箬可恨的人,必然比觉得高贵妃可恨的人多。原因在于,高贵妃本来就是如懿的对立面,她使用任何手段对付对手都在预料之中。而阿箬不一样,她是如懿的丫鬟,是如懿最信任的人,被信任的人陷害,更容易引发观众的共情,因为作为观众,我们也会投入到角色,我们每个人都讨厌被背叛的感觉,更害怕有一天,会被自己最亲近的人,用心对待过的人,反戈相向。
每一次,阿箬、尔晴出场,大家都不约而同劝她们善良,甚至于咒骂她们“去死”,但实际上,大家讨厌的,并不仅仅是角色本身,而是讨厌那种被辜负的感觉!我们都希望,用心对待的每一个人也用心对待我们,我们都希望被爱的人温柔以待,付出的每一点滴都得到回报!而不希望看到,一片真心,却喂出一只白眼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