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18年3月,已有31家银行存管平台爆雷(不含已签约但未上线的平台),涉及问题主要包括提现困难、经侦介入、跑路、转型等。从比例上看,出问题的存管平台占已上线存管平台总量的5%。
近日,就连上了银行存管的百亿级平台“善林财富”都雷了,银行存管的公信力到底还剩多少呢?
面对频频失灵的银行存管,普通投资人该如何正确认识这一事实的真相呢?P2P到底还能不能继续投呢?今天,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看待银行存管的存在意义。
一、银行存管:只存不“管”
从理论上来讲,由银行作为存管方,安全系数是相对较高的,但银行存管的上线并不代表存管银行对P2P网贷平台的所有标的100%负责。银行只负责项目资金从出借人账户直接打入借款人账户,这样可以极大程度上避免平台自融和设立资金池,但是对于标的质量,银行并不做任何审核。
假设平台发布假的债权标的,依然可以从投资人那里吸纳资金给自己。因为这个债权方既有可能是平台的关联方(比如平台高管,关联企业),也有可能是平台通过其它曲折手段(这里故事比较深)包装出来的一个名义债权方。平台把这个“假债权”通过期限错配等方式打包成不同标的发布出来,不明真相的投资人被平台的高息返现活动吸引,将自己出借的资金按照交易流程划转进平台在第三方存管银行开设的账户,存管银行再按平台的交易指令将投资人存入的资金拨付给假债权人。
最终,平台表面上只充当了一个网络借贷信息中介的角色,实际上已经毫无声息地把投资人的钱成功纳入了自己的口袋。
然而,从法律上来讲,对于存管平台爆雷的出现,银行并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更不需要赔付投资人的亏损本金。但是,如果某银行存管平台接入的P2P平台出现爆雷的次数太多,对这家银行的声誉多少还是有一定影响的。这也是为什么目前愿意接入P2P存管的银行大部分还是信誉度一般的城商银行,而不是门槛比较高的国有四大行。
为了更好的理解银行存管与银行托管的区别,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基金托管与P2P银行存管的差异。
二、P2P存管与基金托管的安全性差异
购买基金的小伙伴为什么不担心基本公司跑路呢?因为我们购买基金的钱是真实被托管于银行,并且基金托管人(即银行)对我们投的每一笔钱的去向都是负监督责任的。
“为保证基金资产的安全,《证券投资基金法》规定,基金资产必须由独立于基金管理人的基金托管人保管,从而使基金托管人成为基金的当事人之一。基金托管人的职责主要体现在基金资产保管、基金资金清算、会计复核以及对基金投资运作的监督等方面。”(引自基金从业资格证教材)
与银行存管“只存不管”不同,基金托管人在对基金资产进行保管的基础上,还需要对每一笔交易的真实性进行核实确认,并定期发布托管报告证明资金未被挪用。P2P平台如果雷了,存管银行会说“这个锅我不背”。而我们投资的基金公司如果倒闭了,这笔钱依然还是存在基金托管人那里。就算基金的托管银行哪一天弄丢了这笔钱,它也是有责任对投资人进行赔付的。
三、对自己投的每一笔钱负责到底
所以,再不要到处问“为什么上了银行存管,平台还会雷”这种小白问题了。P2P平台即使上线了银行存管,也不意味着这家平台就立马可投。相反,平台没有上线银行存管,也不意味着平台一定不可投。
无论投资什么平台,最本质的还是核实你所投标的真假性,以及查看平台是否存在大面积自融嫌疑。如果平台既一方面发布各种自融标的,另一方面又没有长期的兜底能力,那么这类平台普通投资人还是不碰为好。
最后我想说的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不是为了让大家认为银行存管保证不了平台的安全性,P2P就不能投了。而是想让大家弄清楚银行存管存在的真正意义。到目前为止,P2P依然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方式之一。
4月最新P2P预警名单
近日小小梨已更新4月份最新P2P平台预警名单,本月新增12家平台。
现如今,我奉劝大家远离下面这几类平台:
远离没有背景又涉嫌自融的平台
远离业务不合规又无心合规的平台
远离线下理财平台
远离P2C、P2N平台
远离无银行存管和无法上线银行存管的平台
远离活期、高返平台
远离股东背景虚假宣传的平台
远离你自己都看不懂没底气投的平台……
远离已经在预警平台名单上的平台
4月最新P2P预警平台名单已经出炉,大家如果想要及时接收预警平台名单信息,可以添加小小梨的个人微信号:myth20130730(加我时务必备注目的)。
长按二维码关注,回复“预警名单”
即可获取4月最新预警名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