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一群大学生,立足于社会完全不成问题,但他们没有这样做,十几个人的集体竟然选择了离开城市,扎根农村。在这个选择中,父母的压力是巨大的,社会的生存压力也是巨大的,自己内心的挣扎更是巨大。可是这些压力都没能挡住这群人扎根农村的决心,他们“野不野”?是的,他们就是这样一群“野人”。
在这群人中,他们有年轻的家庭,有嗷嗷待哺的孩子,有刚刚毕业的大学生,有在社会上工作了一段时间而退居农村的青年才俊,他们平均年龄不到28岁,就是在这样一个青春绽放的年龄,选择了一种不被社会所认可的生存方式——隐居,多少人想不明白,为什么?为什么这群人要选择被世人所看不上的农村生活?可能他们的血液里流淌着“野性之美”吧,都以追求生活之野、生命之野为荣,而忽略了社会人异样的目光。
陕西省西安市蓝田县,自古就是一个人类的发源地,蓝田猿人众所周知,这群大学生竟然学起猿人生活来了,跑到这里追寻着祖宗的脚印,试图踩出一条人类的新足迹。他们认为,当今社会“三农问题”必须有人担当,但如果大家都在城市里闭门造车,农村这片天地可能就真的没救了,所以他们决心扎根农村,从农村内部搞清楚问题的根源,然后借助自己的所知所学造福农村,缓减“三农问题”给社会带来的影响。这就是他们扎根农村的初衷。是不是很“野”的想法?
是的,在这群人中,他们每谈必定不离“社会改造”,每议必定立足“农村发展”,他们凭什么,他们算老几?事实上,他们什么都不算,但他们就是有这份心肠,你能奈他何呢?社会上一切的生存压力他们都经历着,好几次的争论甚至动摇到团队凝聚力的核心,但他们依然顽强地顶住各种压力,继续探索着农村发展之道,不为什么,就为一份理念、一份信仰。够“野”吧?
当然,给予他们最大“野性”的就是他们所扎根的这片土地了,背靠秦岭,四面沟壑纵横,朝晖夕阴,气象万千,身处其中,你不承认自己是个“隐居者”都难。这里的环境似乎就是天然为隐居者准备的,周边与外界相对隔绝,出入就一条道路,没有太多世俗的干扰,环境清幽,气候怡人,在全球环境不断恶化的今天,这里一年四季还可称得上风调雨顺,实在难得。
春夏之际,漫步山水间,暖暖的微风吹拂着脸颊,舒适而享受。一早一晚,听一听百鸟鸣啾、溪水潺潺,实际上他们看似野性十足,却是最符合人类养生之道的生存方式。在一片葡萄树绿荫下拿上笔记本电脑,搬上桌椅,轻轻看个视频、听首音乐,做点力所能及的工作,再到菜园里揪上一把野菜,煮碗香喷喷的米饭就着吃起来,还有什么生活比这更惬意呢?是“野”,但不是野得没边没际。
这里的野物无所不在,生态农产品比比皆是,野生药材随时可以拿来享用,青青的五月野艾做成一道好菜,吃起来提神养气,比什么大鱼大肉都强。而这一切,对他们来说都是习以为常的事情,羡慕了吧?
这是一个古老的村庄,村里面住着的大多数都是老人,与老人相处,关键在于和善,作为入世不久的大学生群体,显然没那么多经验或者处世哲学,遇人遇事,不看他是谁,一样的打招呼、问好,这跟“野”有什么关系呢?是相对而言的,作为文明城市的城里人,你敢对谁都打招呼吗,你敢见人就喊“叔叔好、阿姨好”吗?你会要什么东西就去敲人家门借吗?你不敢,更不会,因为城市的文明,显出了农村的“野蛮”,这群大学生在此享受着这样的“野蛮”。
其实什么是文明,什么是野蛮?现在谁也说不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究竟是“老死不相往来”称之为文明呢,还是见谁都称兄道弟称之为文明?说不好,还不如把眼光放在这群年轻人身上,让我们去体会这种处事之“野”的韵味,从中去领略一番农村风光的处处皆“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