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们早上好!今天我们继续来探讨花钱的话题。
当你想买一个东西,可是因为嫌贵,就给自己一个合理化的理由不买了。可是,你的内心真正放下了吗?
我们来讨论整个过程当中自己的内心活动?从类似行为中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生命模式?
我来聊一聊我小的时候和姐姐的互动。姐姐结婚之后经常会给我衣服。现在我感觉到,不是姐姐不喜欢的衣服,也不是穿了时间长的旧衣服,是姐姐很喜欢而且还不错的衣服给我,她是对我的爱以及对我们家庭的救赎。当时姐姐给了我衣服,我特别喜欢。但是我不敢表达出我喜欢,我总是给衣服挑出点毛病,弄得姐姐很不高兴。我当时心里的潜台词是,我想要,但不让他们看出来我喜欢,我觉得我不配得这些衣服。所以我故意挑出点毛病来。
这样我让姐姐觉得不是我喜欢,不是我想要,是你想给我的。这样我才让自己有接受姐姐的爱的理由。
我心里很有姐姐,很爱姐姐,但我不敢走近姐姐,不敢走近爱。用抗拒的方式来保持着和姐姐的连接和粘稠。
我和姐姐的关系酷似我和自己的关系。我不敢对自己好,不敢爱自己。当有对自己好,爱自己的声音的时候,我马上否定了这些声音,远离自己的需求,觉得自己不好,不配。同样别人对我好,我也不让自己接受。就这样让自己的心备受煎熬,得不到想要的,沉浸在闷闷不乐当中。用这种方式让别人来看到我,关注我,可怜我,寻找自己的存在感。
我刚毕业时,姐姐的大伯哥在县城当领导,姐姐想托他给我找个对象。姐姐说,他认识的人都是当领导的,到了春节光送礼的那些大鱼大肉都吃不了。我听了之后说我不喜欢这些。心里想,我愿意找一个残疾的,比我条件差一点的。顿时心中有一种和他相依为命,互相依偎的一种很想照顾他一辈子的舒服的感觉。
我不想让自己过上富足的生活,我不配找比我好的,因为我觉得自己就不配得到这些。当我和比我条件差的有残疾人在一起的时候,我才能找到那种同病相怜、高高在上的那种存在感。这样反而心里踏实、舒服。
经过学习和疗愈我知道,我本身就有价值感。我配得过富足的生活,我配得一切美好的东西。明了和跟随自己的心。不被头脑模式所控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