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课结束,照例几个会员边换衣服边聊天。今天的话题是,老了怎么处理好和孩子们的关系。
这个话题是由馆长先提出来的。她是说她婆婆宁可自己做饭累点,也不愿意出去吃饭。嫌婆婆思想落后,不懂得生活。有人说老一辈人就这样,过惯了苦日子,舍不得花钱。也有人说还是农村人的缘故——缺钱……我想还是观念的问题吧,馆长的婆婆还是心疼儿子挣钱不易,馆长基本是个花钱的住,全家的生活重担落在老公一人身上呢,做妈自然花钱要计较呢?
大家又从馆长的婆婆身上,说到老了和儿女相处的问题,一起瑜伽的都是经济独立的人,所以大家的意见都是可以去帮忙,但不能做保姆,摆好自己的位置很重要的。
这一点我还是完全赞成的,当然这个观点显然不适合上一代女人或者经济不独立的女人。
老了,发挥余热,帮帮儿女没有关系,无论从经济上还是力量上都可以帮,但不能包办。那样会让年轻人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
馆长就是最好的例子。婆婆的包办节省,惯坏了馆长,变成了一个不懂得感恩,不懂得珍惜的人。尤其她的拖沓,耍奸都不利于她与人交往,导致她贪图享乐,做人毫无底线,一事无成的结果。一个人无怨无悔的付出是好事,但要懂得尺度,不能没有底线。
相比馆长婆婆的没底线付出,刘姐姐的主意就不错。刘姐姐的女儿怀孕,她去帮忙,她说她退休工资高,女儿女婿给她钱买菜,她不要,但是她不给洗衣搞卫生大包大揽。刘姐说,她每天只负责买菜做饭,其余事一概不插手。我也很赞成刘姐的做法,做人要有底线,即使和自己的孩子之间。也要有原则,不能因为爱孩子就轻易的迷失自己了。
当然,女人首先要经济独立,才能人格独立,再辛苦也不能放弃自己生活的权利。现在身边有很多女人都以做全职太太自豪,其实,我一点不羡慕这个。一个人在靠自己可以活下去的年龄,选择放弃自己,而依赖别人。那么等到老了,干不动了,除了依赖别人,还能干什么呢?那时候再回头想独立,就晚了,还不如趁着有能力靠自己时就努力靠自己,老了也不怕没人管。
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前几天一起的个同事,一个二十多岁的小姑娘,跟我说:“姐姐,你女儿那么优秀,老公挣的钱够你花了,你为什么还要那么拼命呢?”我说:“女儿有自己的日子要过,老公挣的够花,我挣点不就有存款吗?钱哪有多余的呢?”她听了我的话,不以为然的说:“要是有人养活我,我绝对不挣钱,太累了。”我笑笑,没吭声。
人各有志,谁也不能强求谁,做好自己就好。路在自己脚下,你选择怎么走,就会到哪里。生活是自己的,自己选的路,自己就得承担后果。
一个人年轻时,不愿意吃苦;老了想吃苦,就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