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故乡咏叹调--《布雷顿角的叹息》

故乡咏叹调--《布雷顿角的叹息》

作者: 梅看见 | 来源:发表于2022-08-27 14:38 被阅读0次

    曾和朋友推荐:有一本书我想你肯定喜欢《布雷顿角的叹息》,她脱口而出:我正在读。整本书极象一曲长篇叙事钢琴曲,读的时候就想,很适合古典钢琴曲。

      从第一句话读到最后 一句话,全程都让我心怀思绪的一本书,“我和你说啊....”如同老友面对面娓娓道来的语气开篇,中间是穿梭于“现在”和“过去”的故事,一个家族的迁徙,第一代移民红头发卡隆埋葬在布雷顿角的海角悬崖,而最后的结尾,也是名叫卡隆的子孙最后回归。读到“我摸到了他逐渐冰冷的手,那只手就落在我旁边的座椅上”突然一阵心悸,眼眶潮湿喉咙呜咽,我想起了父亲。也是在回乡的路上,正如卡隆对红头发的亚历山大·麦克唐纳说:到时候了。父亲不顾劝阻竭力要踏上回乡之路,他的手逐渐冰冷,走的时候我和弟弟一人握着他的手,母亲怀抱着他的身躯不停喊着他的名字。这个场景和书中的场景如出一辙。

      作者加拿大的阿里斯泰尔·麦克劳德,这本书是他唯一的长篇,是关于苏格兰高地麦克唐纳家族的移民史,也是那个时代数个移民家族的缩影。这本书并不像是一本小说,更多像是一部咏叹诗,也像一部低沉绵延不断扣响心弦的大提琴曲。之所以用大提琴来做比喻,是因为大提琴的声音是最贴近人心的乐器。像是心脏的跳动,迎合着命运的一波三折。形容它是咏叹诗,是因为这本书的语句优美,大量的描写都充满诗意和画面,各种光线的细节。像是游吟诗人如唱诗篇一样,缓缓铺展出故事延展。

      整部乐曲低沉阴郁,偶有活泼的亮光跳动,像是巨头鲸群歌唱,跳出海面的欢乐夏日。欢乐是短暂的,最后那头被礁石所划破肚皮搁浅的巨头鲸,它的死亡又预示着悲歌也如影随形。后来消失于冰面无处可寻的父母和大哥科林,死于矿井下的麦克唐纳,最后魂归布雷顿角的卡隆。每部移民史都是血泪史,这部关于文化溯源的作品,每一句都深深扣在我的心门上。背井离乡的红头发卡隆和他的后裔们,血脉情深与超越一切伤痛苦难的故土情怀。“当我们被爱着的时候,我们就会变得更好”,爷爷与奶奶这一代老人还秉承着家族的祖训,维系着家族的传承,“无论如何要照顾好自己的血亲啊”。只是当这一代的老人去世后,四散世界各地的族人,一代代越发年轻逐渐遗忘历史的年轻人,谁还会记得?

      我想起,小时候奶奶常常指着我的小脚指甲对我说:长着这样的脚指甲的人,我们都是来是喜鹊窝迁过来的。喜鹊窝是我所听到的音译,奶奶不识字,在她的记忆中也都是口口相传。就像是书中所说:我们都是红头发卡隆家的人啊。只要是红头发的,即使四散世界各地,有一天我们在陌生的街头或者机场相遇,都会惊喜的喊上一句:我也是红头发卡隆家的人。

      移民与迁徙不仅带来文化的冲击,也有语言的冲击。新一代逐渐学会了当地的语言,老一代则在新老语言之间笨拙的转换。被遗忘的语言其实是藏在心底,方言是我们唯一与故乡牵绊的链接。就像是每次一回老家,自动切换故乡方言,如果水流自然而然的川流不息。在外旅行只要听到有人说方言,也立刻会切换为亲切的邻里乡亲情感模式。

      故乡啊,是我们骨子里血脉永不丢弃的养分。滋养着我们的一生,或丰盛或简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故乡咏叹调--《布雷顿角的叹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sfn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