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班,娃儿四年级,10周岁。猫三狗四,这个中年级是让人爱恨交加的年段,他们身上既会存有低年段时还未完全褪去的稚气,也会逐步展现出思辨力的提升。他们认知能力、感受能力在提升,开始能多角度看问题,逐渐形成换位思考的能力。
这个年段的孩子,会显得有些呱噪。他们的胆子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的灵活性更好而变得大起来。变得更爱说话,每天都好像有说不完的事情要分享。手脚也闲不下来,手上总要抓个什么把玩着,腿脚也不能老老实实的放好,一定要伸得远远的,或者盘起一条腿垫在屁股底下,另一条则晃呀晃的,这样才痛快!这些有许多不是有意为之,更多是他们听从“身体”的召唤,做出的本能反应。
有的孩子,低年段时就养成了上课看老师、看黑板的习惯,加上个人自控能力的增强,开了小差后,能在老师的提醒下迅速“回神”;有的孩子则还是会懵懵懂懂的,上课小差开不断,专注力提升慢。
“走神”并不完全等于不认真,细细分析的话,背后的成因有多种。
针对本班孩子们会出现走神、讲话、做小动作的等情况,我在班级里举行了一个小游戏:请孩子们画出在自己学习时,会来干扰自己的“东西”,画好后给它取个名字。孩子们兴趣很高,全班32个孩子,除5个孩子第一天没有画,但后来补画了外,其余的孩子都画了自己心中的“捣蛋鬼”。
第二天,我先请了三位同学介绍了自己画的这个“东西”,说出它的名字,说说它会在什么时候来,来做什么。然后请孩子说说自己对它的感受。并且回家把想到的话写下来。
第三天,在交流中,有的孩子发现自己原来是讨厌这个“东西”的,但是后来“喜欢”了,因为它的存在,是为了让自己不无聊的;有的孩子则会害怕这个干扰者,因为它会追着自己,让自己很紧张,很恐惧;还有的孩子则一开始就喜欢,觉得是玩伴。然后,我请同学们想一想,在学习的时候,如果它一直在场,会有什么后果,这个后果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孩子们立刻交流起来,说不是自己想要的,因为会学不好、浪费时间、要挨打等等。于是接着讨论什么时候,可以允许它来,愿不愿意它来,如果在不需要它来的时候,它来了,怎么办?孩子们继续交流,想到了,自己允许它在自己学习任务完成后来,如果学习的时候来了,就想办法请它不要打扰自己……最后,请孩子们回家把对心中的“捣蛋鬼”的话写下来,第二天继续交流。
这是叙事疗法中“外化”技术的一个使用,其作用是帮助孩子将“问题”与自己这个人区分开来,从而达到使自己这个人不会被“问题”捆绑,而且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孩子会有一种解绑的感觉,还有一种赋能感。当指导者运用这个技术时,儿童会减少被指责的感觉,从而放下心理防御,能更好地与指导者合作来帮自己应对问题。
另外,运用绘画赋予存在于自身的问题“实体”,使其“可视化”,将原本泛化无边的焦虑、恐惧等投注于一处,也可以达到缓解儿童焦虑的作用,可以帮助孩子面对焦虑做进一步探索。(至于儿童为什么焦虑,那又是一个值得不断研究探索的问题。有共性的群体无意识的因素,也会有个性个体化的不同原因)这个游戏也利用提升儿童的自我觉察能力,培养自省力。
从孩子的画中,可以看到“走神”背后——有带来噪音的,有带来睡意的,有让自己混乱的……还有孩子内心的渴望——陪伴、玩耍。当我们不再把“走神”只当作敌人的时候,有了更多的弹性、灵活性和可控性。愿孩子,越大越成长、越有力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