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区块链金融基础技术与业务区块链技术研究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清算与支付应用详解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清算与支付应用详解

作者: 大圣2017 | 来源:发表于2017-06-23 16:22 被阅读736次

    2016-04-26 小毕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清算与支付应用详解

    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清算与支付应用详解

    支付清算是区块链技术在金融领域中的又一大应用。

    欧洲央行(ECB)已在着手调查如何运用区块链技术,其执行董事会成员伊夫·梅尔施(YvesMersch)称,区块链这样的创新支付技术具有潜力颠覆卡支付系统以及更广泛的金融体系;澳洲证券交易所(ASX)也在考虑使用比特币背后的区块链技术,作为其清算和结算系统的替代品;越来越多的大型金融机构也开始尝试使用区块链技术进行跨境业务结算以及更多在进入领域的应用,如摩根、Visa、伦敦交易所、法国兴业银行、瑞银集团等。

    德勤金融服务中心在其发布的《银行业展望报告(BankingIndustryOutlook)》中称,未来几十年内,区块链这项颠覆性技术将带来银行业转型,并预测到2020年,区块链支付系统金融交易量会赶上美国自动清算所(ACH,AutomatedClearingHouse)。

    今天的金融探索之区块链系列,小毕为大家详细整理了区块链技术在清算与支付方面的应用。

    认识支付系统

    在一个标准的银行间资金转移过程中,如果发款银行和接收银行互相没有开立账户,他们将不得不依赖一个中央清算所或者关联银行。从实行到结算,支付的工作流程要花费数天,而且中间方还要收取一定费用。

    1、银行间支付——保守型解决方案

    银行间支付经常由中央交易方完成,每一个银行都有一个本地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作为一个权威总账记录了所有账户余额和交易流水。这里面有几个缺点:第一,本地数据库必须经过对账并同步。第二,中央交易方要在抵消不同账户的借贷后才执行支付,如图3.2所示。

    保守型解决方案就是对于同属一个集团的银行使用区块链来为支付行为生成总账。每一个银行都可能是一个私有区块链网络的参与者,并且能够完成交易,参与一致算法。

    采用了这个解决方案,就不再需要不同数据库之间的对账了,因为一致性算法已经取得了单一总账的权威状态。而且,支付可以不需要中间方就在银行间进行结算,切实地减少了其间的费用。这种交易是近实时的并且是点对点的,减少了交易对手风险,将结算时间降至以毫秒计算。在监管者看来,一个区块链是所有交易共享的不可变总账本,所有的监管者和审计方都有权访问。

    不同法律实体的交易私密性可能是一个问题,因为在传统的区块链中,每一个法律实体所在的节点都可以访问其他参与者的记录。这可能和隐私相关的法律框架有所不符。保护参与者的数据隐私的解决方法尚在研究当中。

    2、银行间支付——颠覆性解决方案

    银行间支付采用活跃于特定网络的多重中央交易对手来为借贷双方结算。为了最小化交易对手风险,每一个银行必须为每一个支付网络设立准备金账户。

    在这种情况下,许可区块链(私有区块链)可以在属于不同集团的银行间实现。关键的优势在于跨界支付可以摆脱关联银行的参与。这样,本来要给中间交易方的资本金就省下了,能分配给自身银行业务的资源就增多了。只需一个储备金账户,即可达成支付的全网区块链平台结构。


    当大量银行参与到这个网络中时,这个解决方式就显得很有吸引力。Ripple就是一个基于区块链的跨界支付系统的例子。在Ripple中,验证节点由遵守一致性的识别过的金融机构运营。Ripple也能整合货币交换能力来为跨界支付提供流动性。

    跨境支付的难点

    现阶段商业贸易交易清算支付都要借助于银行。这种传统的通过中介进行交易的方式要经过开户行、央行、境外银行(代理行或本行境外分支机构),这些中每一机构都有自己的账务系统,彼此之间需要建立代理关系,需要有授信额度;每笔交易需要在本银行记录,还要与交易对手进行清算和对账等,导致速度慢,成本高。

    与传统支付体系相比,区块链做支付是双方之间直接进行,不涉及中间机构,即使部分网络瘫痪也不影响整个系统运行,成本低廉。

    例如,Ripple创建的基于区块链的通用分布式银行间金融交易协议,为用户提供跨境、任意币种实时支付清算服务。

    2014年,德国Fidor银行宣布成为首家接入Ripple协议的银行,开始采用这一创新型底层协议,进行即时、免费的汇兑业务。顺便八卦一句,Fidor原本就是很具互联网精神的银行,其账户可以存储比特币。

    它还曾经在Facebook上推出“点赞获得存贷款利息优惠”活动。但是像Fidor这样的时髦银行不多,Ripple在全球推广进展缓慢,目前参与者不多,2014年强调要推广中国市场,但显然并不顺畅。

    看似降低成本的安全方便的区块链跨境支付落地难在哪里?区块链在技术上还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同时区块链技术对于央行成为一个“假设挑战”,因为它削弱了对中央银行的需求。这种技术的性质意味着它并不容易能够融入到现有的监管框架内,数字货币的无国界特性也对于监管提出挑战。

    除了Ripple外,还有多家基于比特币区块链基础的跨境支付公司。他们与Ripple不同,基于比特币兑换开展跨境支付服务,这让他们在政策风险和技术不确定性的情况下,还面临比特币交易规模和币值大幅度波动的市场风险。同时,基于比特币的跨境支付系统,虽然支付貌似便宜了,但是别忘了,公司投入在矿机、挖矿算力等基础设施和防范黑客攻击上的钱也不少。

    一个炫酷的技术有可能成为金融基础设施变革的催化剂,各国央行对区块链的密切关注也显示了这一点。但是新概念新技术的成熟和应用取决于多种因素,尤其是涉及到金融监管,已经超越了技术层面。

    经常被引用的Gartner的技术成熟度曲线(又称技术炒作图,用来研究技术的商业可行性),说明技术应用不像概念热炒那样简单。技术的成熟过程是一个方面,全球金融监管和国际政治角力是另外一个方面。密切关注进展的同时,商业性投入宜谨慎渐进。

    区块链支付——跨境电商近乎完美的支付解决方案

    区块链支付属于区块链1.0范畴即数字货币应用。

    一句话描述:

    分布式网络技术的跨境汇款可以在去中心化的机制下使用户以更低的费用和更快的速度完成跨境转账,所以孕育着庞大的市场空间。

    “区块链”是一串使用密码学方法相关联产生的数据块,每一个数据块中包含了过去十分钟内所有网络交易的信息,用于验证其信息的有效性(防伪)和生成下一个区块。“区块链”技术拥有去中心化、方便快捷、高安全性、记账速度快、成本较低、互相监察验证等优点。

    区块链技术可应用于升级跨境业务,打造新的跨境支付方式,推动跨境业务发展。当前的传统跨境支付方式清算时间较长、手续费较高且有时候会出现跨境支付诈骗行为带来跨境资金风险。

    通过区块链技术打造点对点的支付方式,撇除第三方金融机构的中间环节,不但可以全天候支付、瞬间到账、提现容易及没有隐形成本,也有助降低跨境电商资金风险及满足跨境电商对支付清算服务的便捷性需求。

    1、区块链支付的解决方案

    首先,区块链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全球结汇系统。这个系统的核心机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引入网关系统来解决非熟人之间转账汇款的信任问题。网关一般由具有公信力的主体来担任,如银行、第三方机构等。用户与网关之间的关系在整个系统中反映为一种债权债务关系,即如果用户A需要通过区块链钱包汇款给用户B,则其间的网关就与A生成了债务,与B生成了债权,通过将该网关对B的债权转为A对B的债权并进行清算,继而反映在双方余额变化上就完成了交易。这种债权债务关系会通过分布式网络储存在若干个服务器上,服务器之间以P2P的方式进行通信以避免单一、集中式服务器所带来的各种风险,系统通过一定的加密技术确保数据安全。

    根据共识,设置多个可选择结算加密数字货币,如比特币、瑞波币等。数字货币在每个交易过程中起到一个类似保证金和交易费的作用。为了防止恶意攻击者大量制造垃圾账目影响网络正常运行,区块链钱包要求每个网关都必须持有一定限额的数字货币量,并且每进行一次交易,就会有一定数字货币被销毁,由此来提高恶意攻击者的攻击成本以保证运行安全。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银行等要参与数字货币的跨境结算怎么办?

    好办,由银行指定特定的数字货币作为银行技术支持和底层协议,这样就代替传统成本高昂的SWIFT技术,从而帮助传统银行以更快的速度、更低的成本来进行跨境清算和汇款,当然银行还可以选择覆盖更多的币种和支付场景。类似京东和天猫为消费者提供多种结算方式一个道理。

    对于不同币种的货币兑换,区快链钱包建立了一套算法迅速匹配到提供最优惠换汇价格的做市商,然后由该做市商接受付款行的货币并向收款行支付其所需的货币,这里的做市商承担的就是上述网关角色,通过对双方债权债务的清算来完成跨境汇款。

    从上述运转流程不难看出,在区块链驱动的跨境电商的支付中,有几个主体关系:

    • 去中心化汇款系统
    • 谁担任网关角色
    • 做市商
    • 可供选择的多个数字货币币种
    • 区块链底层协议
    • 银行或参与或不参与
    • 去SWIFT化
    • 债权债务关系在结算系统里被自定义为算法信任
    • 防交易攻击,最大化交易安全

    另外,再介绍四种已经在跨境支付中应用的解决方案:

    1. 第二种跨境支付:用各自的法币兑付成比特币等完成汇款流程。
    2. 第三种跨境支付:不涉及货币兑付,平台直接收取汇款手续费。
    3. 第四种跨境支付:通过ATM网络完成跨境汇款。
    4. 第五种跨境支付:套期保值支付。通过区块链的智能合约,锁定三天比特币价格不变,可以与网络内任何一个账户完成交易。交易方收取一定的服务费。
    2、区块链支付的挑战与愿景

    毫无疑问,区块链技术可以为跨境支付提供解决方案。简单的复杂的都有。可以弥补现有跨境支付中的体验问题。但是,区块链跨境支付还是存在一定挑战的。

    五个挑战:

    • 第一个挑战,道德犯罪。道德犯罪根源是区块链匿名机制,建议在跨境电商的支付结算中可以要求交易主体要实名认证。匿名机制使得用户的货币被盗后难以获得法律保障。
    • 第二个挑战,是不同国家外汇管理的政策的不同。有的宽松,有的严格管制。平台自然也会受到影响。
    • 第三个挑战:各数字货币总量有限,在跨境交易中会遭遇“上限”的挑战。
    • 第四个挑战:中心化与去中心化的两股力量的挑战。
    • 第五个挑战:社会成本上升带来的资源性挑战。区块链系统需要大量”矿机”保障系统的安全运行,交易处理会消耗整个网络的算力和能源;分布式存储也会大量占用众多节点的带宽和设备。

    总结:

    • 1)区块链支付钱包的基础是去中心化技术,即交易双方不再需要依赖一个中央系统来负责资金清算并存储所有的交易信息,而是可以基于一个不需要进行信任协调的共识机制直接进行价值转移。由于建立一个可靠的、中心化的第三方机构需要庞大的服务器成本和维护成本等,并且一旦受到攻击可能影响整个系统的安危。而去中心化方式在省却了这些成本的同时,其系统的每个节点均存储有一套完整的数据拷贝,即便多个节点受到攻击也很难影响整体系统的安全。因此对去中心化模式而言,其本身的价值转移成本及安全维护成本都相对较低。
    • 2)跨境汇款场景,由于其在全球范围内仍缺乏一个低成本的解决方案,不同国家之间还存在文化、政治、宗教等因素的差异,类似区块链技术这一去中心化、去信任化的模式是一个非常有吸引力的解决方案,但是具体的技术路线和实践效果仍然有待观察和检验。
    • 3)区块链分布式账本技术将区块链上数字资产流动与现实的现金支付相连接。区块链支付从功能上类似于GoogleWallet和支付宝钱包,但由于其建立在去中心化的P2P信用基础之上,她超出了国家和地域的局限,在全球互联网市场上,能够发挥出传统金融机构无法替代的高效率低成本的价值传递的作用。这就是吴晓灵院长所说的从信息到价值网络的区块链信用体系。每个人的密码学钱包,就可以发展成一个”自金融”平台,她可以P2P的支付、存款、转账、换汇、借贷以致全网记账清算,可以通过比特币、以太坊和瑞波币等这样的智能货币系统发行自己的金融合约产品和信用借条。
    • 4)以比特币为代表的数字”货币”,并非是人民币等法币的直接对手,其更类似于支付宝一类支付系统,是对人民币等法币的补充,相当于国际跨界支付的一种中介信用。
    • 5)区块链支付体系构建的基础就是电子支付,其优势是解决了跨境支付的不便利和交换成本极高的难题,而在主权国家内部地区的支付和交换中,法币依然发挥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融探索之区块链:清算与支付应用详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vcc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