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宋代诗词中感受牡丹的“国色天香”
宋·苏轼《牡丹》:小槛徘徊日自斜,只愁春尽委泥沙。丹青欲写倾城色,世上今无扬子华。
宋·苏轼《牡丹》:花好长患稀,花多信佳否。未有四十枝,枝枝大如斗。
宋·徐荣叟《牡丹》:姚魏从来洛下夸,千金不惜买繁华。今年底事花能贱,缘是宫中不赏花。
宋·任斯《牡丹》:日落帘垂春日长,懒晴天气牡丹香。细看月面天然白,不必姚家宫样黄。
宋·卢梅坡《牡丹》:玉栏四面护花王,一段风流似洛阳。深院不须驱野鹿,只愁蜂蝶暗偷香。
宋·卫宗武《牡丹》:淑景骎骎到牡丹,探芳日日倚楹栏。巧心吐出黄金缕,腴脸开成紫玉盘。春晚有花飞欲尽,山中此种得应难。便须收拾归囊锦,更酌清尊仔细看。
宋·梅尧臣《牡丹》:洛阳牡丹名品多,自谓天下无能过。及来江南花亦好,绛紫浅红如舞娥。竹阴水照增颜色,春服帖妥裁轻罗。时结游朋去寻玩,香吹酒面生红波。粉英不忿付狂蝶,白发强插成悲歌。明年更开余已去,风雨吹残可奈何。
宋·周弼《牡丹》:江南牡丹凡有几,德安打头歙为二。金陵旧物间有之,池阳吴郡皆居次。地近京畿种偏好,鄂城栽接不草草。舂土筛泥绕画栏,石甃方坛净如扫。当头第一带鞓红,腻紫娇黄别作丛。盘盂擎出最迎日,碧玉万片藏春风。宝叶丝丝带缕金,锦斑酒晕问攒心。翻腾栀茜乱朱粉,样各数名分浅深。低树犹高五六尺,花重刚枝反无力。迥…
宋·张镃《牡丹》:分数论春物,都应让牡丹。几枝单叶紫,满担夕香寒。除我知心切,从人得句难。肯辞回櫂日,多瓣剪来看。
宋晏殊《牡丹》:水晶宫殿接龙津,碧树阳春晓色新。朱户曲房能驻日,酥盘金胜自生春。
宋·释择璘《牡丹》:东君著力为渠裁,妙绝真姿不受埃。嗟我一观如梦幻,倚栏非为爱花来。
宋·方惟深《牡丹》:嫚黄妖紫间轻红,谷雨初晴早景中。静女不言还爱日,彩云无定只愁风。炉烟坐觉沈檀薄,妆面回看粉黛空。此别又须经岁月,酒阑携烛绕芳丛。
宋·施枢《牡丹》:天然贵格镇群芳,细雨丛中试宝妆。肯与乱红争国色,甘同柔绿挽春光。玉阑倚困娇无力,金鸭沉烟不敢香。可惜承恩亭北赋,苦无妙语告君王。
宋·舒岳祥《牡丹》:东风常带三分冷,春日自有一种香。百花合和不可拣,中人如酒令人狂。马塍卖花只贪早,野翁自爱开迟好。看花不可见花心,烂漫开时春已老。梢头茧栗幻柈杅,有许包藏费天巧。自携尊酒醉花阴,偃仰鹿皮听语少。
宋任希夷《牡丹》:沉香亭北露华春,曾识霓裳第一人。千载不归罗袜梦,绿枝红艳只如新。
宋·城山《牡丹》:白帝工夫缕彩霞,肯将颜色弄韶华。酒粘织女秋衣薄,风动嫦娥宝髻斜。霜露莫摧今日蕊,轮蹄争看异时花。阴阳造化栽培地,不趁春光有几家。
宋潘牥《牡丹》:为爱妖娆恼病怀,翠屏锦幄护香荄。真教花事从头尽,却把东风满室开。一缕暗藏金世界,千重高拥玉楼台。螯汤池馆依然在,游子年年来不来。
宋·晁说之《牡丹》:牡丹千叶千枝并,不心荒凉在塞垣。宜圣展前知几计,感时肠断侍臣孙。
宋·石延年《牡丹》:春风晴昼起浮光,玉作肌肤罗作裳。独步世无吴苑艳,浑身天与汉宫香。一生多怨终羞语,未剪相思已断肠。
宋·石延年《牡丹》:缥叶湘丛照碧栏,几春都未见殷鲜。栽培不得华腴地,岂是东君用意偏。
宋·释仲皎《牡丹》:玉棱金线晓妆寒,妙入天工不可干。老去只知空境界,浅红深紫梦中看。
宋·宋咸《牡丹》:轻雾欲笼藏暮碧,断霞初怨误朝红。即时苦待千枝烂,计日先愁一树空。外客定闻琼宴赏,护春长把锦帷蒙。
宋·宋咸《牡丹》:何须群玉南头见,都似沉香北畔移。护地实栏方自整,寻春珠盖有谁知,莺迷旧树栖犹晚,人乐新英赏未迟。
宋张舜民《牡丹》:去年岐路遇春残,满院笙歌赏牡丹。今岁杜陵千万朵,却垂衰泪洒阑干。
宋·舒岳祥《牡丹》:九枝初拆御袍红,艳质煌煌日正中。曾对集英瞻衮冕,孤臣洒泪立东风。
宋·郑刚中《牡丹》:既全国色与天香,底用家人紫共黄。却喜骚人称第一,至今唤作百花王。
宋·赵彦端《牡丹》:沉香亭北无消息,魏国姚家亦寂寥。不见君王殿中见,溪园堂下雨潇潇。
宋·程公许《牡丹》:春工殚巧恨花丛,晚见昭仪擅汉宫。可惜芳时天不借,三列雨歇五更风。
宋·程敦厚《牡丹》:芳丛列翠幰,新苞吐香麝。满地方争妍,何花肯相下。牡丹持晚节,群芳甘共亚。
宋张耒《牡丹》:天女奇姿云锦囊,故应听法傍禅床。静中独有维摩觉,触鼻惟闻净戒香。
宋·杨轩《牡丹》:杨妃歌舞态,西子巧谗魂。利剑砍不断,馀妖钟此根。光华日已盛,栏槛岂长存。寄语寻芳香,须知松柏尊。
宋·陈与义《咏牡丹》:一自胡尘入汉关,十年伊洛路漫漫。青墩溪畔龙钟客,独立东风看牡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