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e197706fdedde998..jpg)
1
上个周末,“三点半现象”突然成了我朋友圈里热议的话题。
记者的问题还是挺到位的:
“我们关注到一个现象,现在的小学放学时间越来越早了,有的小学甚至下午三点半就放学了,这个时间对家长接送孩子是一大难题,请问家长们的困扰如何解决?”
就这个家长关心的热点问题,官方的答案也很具体,说要“各省自行摸索,各出各的高招”,然后总结优秀案例进行推广。
包括“引入社会力量,做进一步的探索”,“年轻的父母认为,这是党和政府给他们的大红包”。
听到有“大红包”,我高兴啊,结果我想了一晚上,发现有点不对劲:
这红包是有了,但我们家长怎么拆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bbe05ce87b5c8314..png)
2
我读小学的时候,来接我放学的是爸妈;现在你到校门口看看,只有老头老太间或夹杂着几个顽强的保姆阿姨。
“三点半问题”的核心,实际上分两块:一块是孩子的放学时间,一块是家长的下班时间。
以前放学未必晚,但以前家长的工作压力没那么大。办公室里打声招呼,就高高兴兴接孩子放学回家做饭去了;实在有活,就把孩子带到单位任他折腾。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a29ad30266421e1b..png)
这当然有计划经济的痕迹,但新时代市场经济下的爹妈,已经完全变了样:
早退接孩子?把孩子带到单位?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知道不知道?两个人里头有一个人每天早退?你们还想还房贷吗?
让长辈接孩子,当然非我所愿。老太太自己腿脚都不灵便,万一有个磕磕碰碰全家都乱套;叫保姆接孩子……前提是我得有钱。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e8a5b2628edc0a57..png)
事实是,哪怕把三点半改到五点半,我们依然没有新的选择——因为我们还没有下班。
不见得让孩子在学校留到七点半。没有弹性的工作制度,没有让人足以产生安全感的收入,这红包就没法拆。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443b93f6e7b75fd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11f46d23cdbc2d53..jpg)
3
“社会力量”是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我曾经以为,我找到了“社会力量”的解决之道,结果“减负”呼声高涨。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e2381890e5d5f047..jpg)
当我觉得“社会力量”已经在“减负”的大浪潮下被全盘消灭的时候,一下子有点恍惚:是不是会邀请“社会力量”三点半之后在学校开班呢?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825d61d887bba634..png)
作为家长,我当然不反对这件事情。但既然是“社会力量”,那怎么收费呢?
如果仅仅是“只组织课外活动,不组织学习”,那我是不是愿意付费呢?
第一不告诉我收多少钱,第二不告诉我可能教什么,毕竟外面报班我还能货比三家呢。这些问题都不回答,这个红包还是没法拆。
4
这么多年总是说减负减负。其实考虑问题完全可以宏观一点。不要只减孩子的负,要减全家的负。孩子是全家的组成部分,只有全家减负了,孩子才会更好地成长。
一群哪怕学校五点半放学也没办法接孩子的爹妈,一群累散架也要检查孩子英语作业的爹妈,实在想不出怎么去收“三点半红包”。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d544683a718c326f..png)
发红包的人,还得指一条更明的路才行。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6dd78070f1fd4bb0..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b11d89c8cea7a9a2..jpg)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21a981343776e318..jpg)
一个背景声
“要么留校做作业?”
![](https://img.haomeiwen.com/i9390549/c19af64df266f11b..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