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智子疑邻》有感

读《智子疑邻》有感

作者: 韩朝 | 来源:发表于2023-11-26 04:40 被阅读0次

大家知道,《智子疑邻》这则寓言故事出自于韩非《韩非子-说难》一文。这个故事被选入初中课本,故众人多能耳熟能详,有人甚至可以倒背如流。

兴许由于时间跨度长,大家可能有些生疏,不妨在此先与众人一起分享这则寓言故事。从前,宋国有位富人,由于连日降雨,将其院墙冲塌了一个大口子。他的儿子说:“如果不及时修补,一定会遭遇盗贼侵扰。”他邻居家的一位老者也对他提醒一样的忠告。这天晚上,果然有盗贼潜入其家中,富人损失了大量财物。这家富人夸赞其子聪明,有先知先觉的智慧;却怀疑邻居那位老者是实施鸡鸣狗盗不轨行为之人。

故事奇短,内容一目了然。提出同一样观点的两人,却无端被区别对待,而且南辕北辙,两人所获评价悬殊差别之大,令人吃惊。提出同样的警示语,一边夸赞自己儿子聪明绝顶;另一边,却怀疑邻居有行为不轨之举。虽然此中描述的是古时的人与事,但此类现象并非个例,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并不鲜见。

《鸿门宴》记载的楚汉相争的故事中,就可窥见一斑。沛公刘邦欲谋求称帝,项羽的谋士范增劝趁其羽翼尚未丰满,尽早除之以绝后患。而项羽却不辨是非,听信其叔父羽伯之言,在鸿门宴上,错失诛杀刘邦的良机。最终,放虎归山,验证了谋士范增“吾等均将为所虏”的谶语。楚汉相争五载,项羽最终落得四面楚歌,别姬乌江头,自刎江河之畔的可悲下场。

项羽遭此劫难,细究其因,不难发现楚军由强变衰,与项羽刚愎自用,忠奸不分,任人为亲,不辨良言善策,唯亲言是从的格局有直接关系。

现实生活之中,此等现象更是层出不穷,令悲剧屡屡上演。如今,婚恋之中的女方索要财礼之风盛行。在世俗或家人的鼓动下,女方多不顾男方眼前拮据的经济状况,一味听信父母的撺掇,频频狮子大开口。既要车房,又要金银首饰;既要豪华婚宴,又要财礼甚至数十万。男方被迫东挪西借,暂时敷衍将事摆平。婚后,为了清偿债务,夫妻二人不得不节衣缩食艰难度日。有的女方不堪其苦,在频繁争吵过后,而无奈分道扬镳;有的在重压之下,铤而走险,为了捞钱,甚至不惜走上与社会对立的违法犯罪之路。

为人父母,为了一己私利,不顾孩子的未来幸福,将孩子们推向无底深渊;个别女子不明是非黑白,听之任之,任性妄为,自毁幸福,很可悲。像如此轻信亲人的言语,自毁美好前程的事例,何止一起;像如此悲剧,何止一例,世间之大,恐怕此类事件天天都在上演。

如何避免人间悲剧一再发生,让每个人都能够事业顺畅、家庭幸福呢?人们必须拥有睿智的大脑,一双明亮双眼。善辨是非曲直,能明察秋毫之末。建议诤言,无需纠结来处,无需细究谏者与自己亲疏、其地位身份贵贱。只要其心诚,意笃,人们都应当认真对待,仔细推敲;或从或否,皆从客观现实出发,避免人微言轻、近听而远疏的现象发生。

有智慧聪明之士,能善辨真伪;糊涂愚钝之人,只认亲疏,不论是非。愿人们都有一双慧眼,能够轻易看清事物的细枝末节;愿人们皆有睿智的大脑,能够轻易分辨人世间的是是非非。认清事物的来龙去脉,才好顺势而为,使事兴业旺无坚不摧;善辨是非曲直,才能惩恶扬善,稳踏人间正道。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智子疑邻》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xow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