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文心会友
如果你一直浑浑噩噩的生活,或许你该看看这篇文章

如果你一直浑浑噩噩的生活,或许你该看看这篇文章

作者: 悠小柒 | 来源:发表于2018-01-09 11:35 被阅读0次

    “我从来不相信懒洋洋的自由,我向往的自由是通过勤奋和努力实现的更广阔的人生,那样的自由才是珍贵的、有价值的。做一个自由又自律的人,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这是日本设计师山本耀司的一席话,这一句“靠势必实现的决心认真地活着”使我感触很大,站在三十多岁的路口上,我回望自己懒散和无目标的生活,唏嘘不已。我决定之后要过不一样的人生,认真的活。家的旁边新建了一个图书馆,这使我看到了另一种生活的可能,上学的时候喜欢写文章,现在觉得有必要系统的学习一下,于是借回的第一本书便是《文心》。

    这本书写于20世纪30年代,初次拿到夏丐尊和叶圣陶写的《文心》翻看的时候,还会疑惑年代这么久了,是不是好多内容都不实用了呢,恰巧因为写作课上鼹鼠的土豆老师也推荐了这本书,我才决定抛开疑惑,先看再说。

    书中以民国时期中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故事为背景,将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以故事的形式串联起来,细致的讲解了读书和写作是为了什么?你会不会读书?写作到底应该怎么写?

    这本《文心》是由夏丐尊和叶圣陶两位文学大家共同创作的,他们都是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夏丐尊先生是热情执着的人,他爱朋友,爱青年,他关心他们的一切,以至于在春晖中学时,学生给他起了一个绰号叫做"批评家",其实只是因为他太关爱别人了,总忍不住要对别人提更好的意见。叶圣陶先生特别的敬业负责,比如编讲义,写教材,他不满意有的人只是照搬照抄,他指出其中必须包括自己的研究,带有自己的心得。机缘巧合下20世纪30年代两个先生聚到一起编写《中学生杂志》,他们看到实际的国文教学中有很多的问题,于是热情执着的夏先生和敬业认真的叶先生决定要一起出一本关于国文读和写的书。虽然年代久远,但对于今天的我们仍然有很多的读写方法可以借鉴学习。文章构造了乐华、大文、王先生、张先生、梅叔等人物,通过生活和学习的场景布置,将阅读与写作的知识贯穿其中,有方法,有例子,读起来生动明了。文章是以故事的形式展开的,而我会将其中的阅读和写作的知识进行归纳整理:

    为什么我们学阅读和写作,文中给出了答案。

    王先生在寺庙中居住的那段日子,有感于和尚日复一日的诵经,意识到读是提高理解能力的重要办法。北宋文学家司马光也曾说过:“书不可不成诵,或在马上,或在中夜不寝时,咏其文,思其义,所得多矣。”这句话的意思是书一定要反复诵读,一旦有时间就读出它并且思考它,一定会有很多的收获。读的多了也就明白了文章的意思了,对于理解能力大有好处。同时,王老师将文章标注轻重缓急的符号之后,文章表达的意思就有了差异。举个例子:在阅读中不同的重音,就会表达出不同的意义:“小王昨天拿走包裹了吗?”如果重音在“小王”上,回答者就会说“小王没拿,小李拿走的”,如果重音在“昨天”上,回答者会说“昨天没拿,今天拿走的”。重音的不同位置,使整句话都表达出了不同的意思。一个简单的读的行为就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和沟通表达能力。

    叶圣陶在《怎样写作》中指出:“写作原是说话的延续,写作材料应该以自己的经验为范围。”由此可见写作是生活中的寻常事件,我们写作有的是为了应付事务,如写公文、发函件;有的是为了练习文笔及写作能力,如学生写的作文,日记;有的是为了创作,如发表一篇小说,写一本书等。这些写作是为了满足我们生活的需要而出现的行为,是属于我们生活中的内容。

    由此可见阅读和写作不是生活的附属品,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事务。

    那具体怎么阅读呢?

    阅读说起来似乎很简单,只要眼睛能看懂,嘴能读出声,不就是阅读嘛?但是我们回问自己,读完之后还能想起来故事情节吗,有的人可能能记住一部分,有的人可能一点都想不起,这里就有一个阅读的方法问题,学会方法,才能记得深刻,继而将内容吸收利用。《文心》中列出了以下几点阅读建议:

    有选择的读书。

    按照身份选择书籍。文中的人物大文是个中学生,他家是书香世家,各类书籍充斥在书房中,他的父亲离世后,这个书房便成了大文的书房,大文凭自己的喜好随意的翻看,书房杂乱无章。后在枚叔的指导下,首先将书籍进行分类整理,便于查找;其次枚叔按照大文的中学生身份给他选择了适合的书籍。因为大文尚在学习阶段,课外阅读时间也不是很充分,于是枚叔帮他选择了字典类工具书、小说类名著、古诗词选集、对于经书和史记类文章枚叔的态度是可以做了解,需明白它的体裁格式,在学习中碰到的时候,趁机翻一翻,了解基本概念,大致轮廓即可。这一点很好理解,学生翻看对学习有帮助的书,家长翻看对生活或是对工作有帮助的书,老人可能会翻看养生类的书,年轻人会翻看技术类或是历险类的书;当选择过多,难以抉择时,不妨再想想自己看书的动机,这也是书中提出的第二个选择方法。

    按照读书动机选择书籍。人物乐华因家庭原因辍学后,虽然在钢厂上班,但心里依然保持着学习的动力,他写信向王老师求教文学史书籍的选择问题,王老师询问他为何想起读文学史,这便是个动机问题,动机不同,所选择的书籍也不同。大文想读文学史一是想了解历代的代表作品,二是想知道文学的源头和演变过程。王先生不建议他直接看现成的文学史书籍,因为写作者所引的不全是代表作品,评价也较为片面,王先生建议乐华去看一下词选,诗选,然后自己亲自品评;也可以依照文学史的线索去选择历代名作,通过作品了解文学史的渊源。

    面对浩瀚的书海,我们可以按照自己的年龄阶段、读书目的去选择合适的书进行阅读,这样能使我们在短时间内积累更多的知识储备。

    读书时注意体会。《文心》中说读书时要体会内部经验和外部经验,内部经验对应内心的感悟理解,外部经验对应直观的印象呈现。在阅读时注意调动内外部经验,会更好的理解文章。之所以有的文章觉得晦涩难懂,很可能是因为平时很少留心观察生活,即缺少外部经验,在阅读的时候没有能达到共鸣,这一点容易改变,多留心和思考就可以了;还有一点就是经历不够,即缺少外部经验,作者描述的事情是你还没有经历的事情,对于这些你没有感觉,这部分需要随着年龄阅历的增加才能有所提高,这也是很多经典作品,每读一遍会有不同的感悟的原因。

    一边读书一边鉴赏。文中对鉴赏专门进行了讨论,我们且不讲鉴赏的意义和态度,单就鉴赏的行为来解释下,锦华说她在读文章的时候,常把自己放到文章中去,一边看一边自问,如果我自己写会怎么写,然后细致的观察作者为什么这么写,他比我写的好在哪里。如果能带着这些问题读书,势必会使理解和记忆能力有所提高。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有了阅读的积累,才会有写作内容的丰富,我们再来看下书中对于写作的建议:写作到底应该怎么写?

    准备工作:

    文中提到要留心观察总结,比如:平时对字或词的用法进行归纳总计,多留心个别相近词的使用习惯;观察文章中好句子的表达方式,总结规律;把对书中观点的的疑惑在事实中印证出来。有了这些观察的积累,在写作的时候才能够表达的更准确,优美,有深度。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的一副对联“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里也提出了观察的主要意义:世上的万物都蕴含学问,通过仔细观察,再用满含情感的文字表达出来,也就成就了文章。

    确定题目内容:

    依照自然的顺序,文章必然先有内容后有题目。看到美好的事物想要描写出来、遭遇了不开心的事情想要发泄出来、看到了不一样的观点想要表达出来等等这些都能成为写作的内容,有了内容才会想起对应的题目。

    梳理组织结构:

    朱光潜先生说的好:“一种作品如果有毛病——无论是在命意布局或是在造 句用字——仔细穷究,病源却在思想。思想不清楚的人,做出来的文章决不会清楚。这也就要求我们在写作之初对文章的构思和组织结构要有一个梳理的过程。《文心》中阐述了写作的六个段落的组织法,它们分别是:起、承、铺、叙、过、结。当然这六点不是要求大家生拉硬拽的套上去,而是写作时用来参考的行文顺序,具体的还要依照生活和写作的经验来取舍。

    除了以上组织法,还有一个组织原则,那就是“秩序、联络、统一”。通俗的讲就是把所有的材料排列成适当的顺序,一气呵成的讲述开来,通体保持一个观点和主旨。什么算是适当的顺序,怎么能做到一气呵成,统一的观点怎么兼顾到的,文章中也给出了具体的方法就是’回问自己’。在写作前回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要表达什么-这便是主旨;接着回问自己,我怎么想到要写这个的-这便是因由;开始写作了,回问自己,这个论据符合主旨吗-这便顾及到了文章的统一。这样几个回问下来,文章内容的先后排列就有依据了。

    有了以上几点,可以完成一次写作了,但是想要脱颖而出就要用到文中提及的以下方法了。

    写文章注意体会知与情与意。通俗的讲解开来,就是对于一件事情,我们可以从知识的层面给出分析,这是“知”;我们也可以从感情的角度给与描述,这是“情”,也可以给出处理的方法,这是“意”。不是要求三者同时具备,而是组织写作时,我们拿自己认为最有用,最擅长的部分来组织语言,进行描述。这就如同走进了盛开着茉莉花的花园,我们被她的香气和无暇的美所感动,必须要记录下来,植物学家会从花的结构出发,解读她哪里发出的香气,为什么是这样一种香气;作家很有可能会从花的姿态,带给人的感受进行描写;爱花者看见这么美的花会凋谢,会从花的实用价值着手说明,使花再次创造价值为人所用,这便是一件事物可以表达的多个方面。

    “读书贵有新得,作文贵有新味。最重要的是触发的功夫”。“触发”简单的讲就是读书时的某句话能使你想到和另一本书上的某句有关系;读到的内容印证了生活中的事件;读的内容可以做某种理论的例子;对于生活中的事物,发现它别的意思。触发的积累,能在不知不觉中提高写作的能力。实际上我们生活中经常会有各种触发和联想,只是大多时候我们都任由它一闪而过,没有及时的记录下来,有可能当时有个很好的想法但是因为别的事情的干扰,就彻底被忘到九霄云外去了,所以这里说的触发,我们一定要及时记录,在缺乏灵感时翻看,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规避写作常见问题,文中对于写作的常见问题进行了归纳总结,大致分为三大类:用词用语不当,产生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对于词语的理解不确切,或是没经过思考,写的较为随便;意思的欠缺累赘,产生的原因一个是没将意义思考周全提笔就写,另一个就是作者的言语习惯不良;前后不连贯,这种情况的原因多是因为思想不精密造成的,每句的中心意思无法串联形成主旨。如果我们能在平时的生活中多多留意自己的思想习惯和言语习惯,写作完之后再进行反复检查与推敲,相信这些问题都可以慢慢得到纠正。

    文章通过多个深入浅出的小故事,告诉了我们阅读和写作不是一时兴起的玩意儿,而是实实在在的生活内容,阅读使我们丰富了视野,对生活有了新的触发和印证,而写作使我们记录了生活,表达了自己。文中学生们对于知识的孜孜以求,老师们积极的传道授业,还有乐华即便辍学,依然保持学习的恒心,都使我触动,借用高尔基的一句话“学习永远不晚”。只要自己有热情,有方法的学习,无论任何场合,年龄,都不能阻挡我们认真学习和生活的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果你一直浑浑噩噩的生活,或许你该看看这篇文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yw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