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著如何落实在课堂

如著如何落实在课堂

作者: 一身书生气 | 来源:发表于2018-12-23 08:07 被阅读17次

        关于中学统编语文的名著导读,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北京大学语文教育研究所所长温儒敏指出了现今教学中存在的误区,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供老师们参考。一、新教材为什么要设立名著导读?    名著导读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让学生养成读书习惯,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这同语文新课标的要求是一致的。二、名著导读应该如何教?1. 完整阅读    即让学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几本书,这个应该是第一标准。课本教学都是单篇阅读为主,学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习惯——读一篇文章首先想“主题是什么,中心思想是什么,语言是什么,结构是什么”,可这样的思路并不足以应对整本书的阅读。所以,希望在中学阶段,学生能够静下心来完整地读几本书。 2. 自由阅读    虽然名著导读已经纳入到课程中,但不要把它变成完全强制性的阅读,不要过多的规定动作。要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喜欢读什么就读什么,喜欢怎么读就怎么读。自由阅读非常重要,没有自由阅读就没有阅读兴趣,没有自由阅读根本谈不上阅读的习惯,更谈不上什么阅读的生活方式。    名著导读的主要功夫依旧在课外,课内只是激发兴趣,提供建议,或者排除难点。所以,教师在做名著导读课程设计的时候,应该注意“自由”这两个字。哪怕学生完不成任务,或者任务完成得不好,也不要扼杀他的兴趣。具体做法    名著导读要以目标管理为主,过程管理为辅。目标管理,就是要设立名著导读的总体任务和要求;过程管理,则是把完成任务每一步需要做的事情都规定好,包括“要解决什么问题”“要消灭什么状态”“每天读多少页”等。    如果没有目标管理,全部安排过程管理,名著导读就变成了精读课程。千万不要给名著阅读规定太多的东西,因为一个人的阅读是个性化的选择,每个人的阅读都是不同的,年龄段不同,阅读的兴趣不同;性别不同,阅读也有区别;同样一个类型的人,其阅读的兴趣点也会有很大区别。只有认识到这一点,才可能培养出学生的阅读兴趣。    其实,孩子的选择也是可以引导的。举一个例子,老师规定了5本经典的名著,但孩子不一定全部感兴趣,如果一股脑让他读完很可能产生抵触情绪。这时,家长就可以在这5本经典名著的基础上加入5本有趣的、流行的书,让孩子在这10本书中挑选5本。挑完以后跟他协商,如果他挑中了我们认为是经典的,就多给他鼓励。如此一来,既达到了阅读名著的目的,又易于孩子接受。3. 自主阅读    除了尊重孩子的阅读兴趣,还要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在这个阶段,寻找兴趣点尤为重要,要你设身处地为孩子考虑,设想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读这本书,他的兴奋点可能在哪里?可以通过设计导读问题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兴趣。    比如《三国演义》名著导读中的问题是“寻找第一主人公是谁?”这个问题更适合学生阅读结束后,在对小说有整体了解之后提出,而且高度不够,不妨问一问“曹操这个人到底是好人还是坏人?说说你的理由。”这个题目更加具有立体感。还有“《三国演义》里面,你看完以后,你对智慧和奸诈有什么区别?”“你认为谁是英雄?”“鲁迅说诸葛亮近妖,为什么鲁迅这样说?”类似的问题肯定能让学生讨论起来。    同时,一定要想象孩子们的难点,告诉他这个难点你或许理解不了,可以先绕过去,以后再来回顾。    比如《朝花夕拾》,它是鲁迅写给自己看的,是一个成年人的回忆,是成年人很痛苦的时候靠小时候的生活(回忆)来安慰自己,并不能当成故事来读。所以要给学生预先说明这本书理解起来有难度,告诉他你能读最好,读不懂就查查资料,了解一些背景,想办法读完;实在理解不了没关系,以后再说。同时也要告诉他方法——    要让一个15、16岁的孩子来理解成人眼中的成年是什么样:“作者是在回忆中选择性的记忆,他是用一种调侃,又温馨的方式去处理的。”就要告诉他:“你现在是少年,倘若20、30年后的你回忆现在的生活,会怎么看呢?是会觉得非常可笑?还是会感到十分温馨?”三、名著导读的要求是什么?第一个层级    学生能够耐心地把整本名著读下来,已经是一件值得表扬的事情,达到了最基本的要求。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看的大多是搞笑的、碎片化的东西。所以能够有耐性把书读完就是胜利!这个标准看似不高,实际却很高。读书养性,性格的性,性情的性,我们要求完整阅读也是养性,所以能够完整地读下来,我们教学目标的一大半也就达到了。第二个层级    第二个层级要求更高一点,学生读完一本书之后产生了兴趣,能够顺藤摸瓜,找其他相类似的书来看,接触更高的层级。第三个层级    这一层级更高级了,它要求学生能够养成读一类书的方法。读科普文章和读小说不同,读短篇小说和读长篇小说不同,读议论文和读散文又不同。比如读完一篇小说,就能知道长篇小说的阅读方法——不是逐字去抠,而是要很注重情节和人物。

    作者:让生活充满阳光充满精彩

    链接:https://www.jianshu.com/p/b525e7f8a625

    來源:简书

    简书著作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的转载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并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著如何落实在课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egk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