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问题,从教育制度和政策方面看答案应该是肯定的。但站在个人选择的角度上,就会滋生几多纠结和困扰。
开学季刚结束,大一新生小明(化名)就向父母提出要求:退学复读高三。小明目前就读的是省内二本普通院校,今年8月,如他所愿被填报的第一志愿大学的生物技术专业录取。提出退学复读要求的他给父母的解释是,这所大学不是他所期待的模样。感觉这个平台太低了,希望复读一年,可以考入更好的大学,站得更高一些。
相信小明在今年7月填报志愿时是希望被这所大学录取的,3个月过去后,他却决绝地想要离开。前后都是他的真实想法。(职业规划咨询过程中也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形,善变的中学生啊。当然这也符合中学生这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因为他们正处在探索过程中。)小明的父母该如何面对他的要求?
如果同意他的要求吧,感觉小明经过寒窗十几载,终于进入大学课堂了,退学真可惜。虽然这所二本院校排名不靠前,但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总比三本的大学好一点吧?此外这所大学的学费也不低,退学就让父母近半年的工资都飘成了浮云。即使复读一年,明年一定会考上比这所大学更优质的院校吗?答案未知。拒绝小明的要求吧,又感觉孩子的学习动力这么足,拒绝后担心挫伤他的学习积极性,自此大学将彻底沦为网络游戏的天堂。
小明的父母面对眼前两难的选择,心理学上称为“双重趋避冲突”。双重趋避冲突又称负负冲突,是动机冲突的一种,指当个体面临两个甚至两个以上目标而每个目标都有积极和消极两方面时发生的冲突情况。如何化解“双重趋避冲突”?“我选择,我承担。”小明选择,小明承担。
首先要看看这个事儿是谁的事?老百姓用三件事来区分某件事儿究竟是谁的事(有点绕口,耐心点儿读)。三件事分别是你的事、我的事和老天爷的事。事情由谁最终动手完成、感受是谁的,那就是谁的事。不是你的事,无关我的事,那就属于老天爷的事儿了。(对三件事没有搞明白的家长微我,语音解释。)小明想退学复读高三,这是小明的事。面对小明的要求,小明的父母无须替小明做出继续就读大学或复读高三的决定,因为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只能做好“我的事”,对你的事和老天爷的事心有余力不足、甚至根本无能为力。
难道对小明的退学复读要求不管不顾由他去了吗?当然不是。作为家长,必须(不是应该,是必须)承担起对孩子的养育责任,不仅“养”,更要“育”。对于未成年人,国家还有特殊法律和政策保护呢,更不必说未成年人的父母了。小明的父母选择的是与小明“坦诚沟通”。在沟通中没有刻意说服他继续就读或者鼓励他退学复读,而是站在一个相对客观的角度,把这两种选择的可能性尽量都考虑到,这两条迥异道路上可能遇到的问题摆出来,一一讨论。从哪些细节能感觉目前就读的大学平台低?继续就读有无可能化不利条件为有利因素,不是说垃圾还是放错了地方的宝贝吗?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负面的东西一定有其正面的价值。如果复读高三,准备从哪些地方提高,时间管理还是学习方法?过去一年的高三学习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复制,哪些失败又是需要规避的?能否接受复读高三可能的落榜?......讨论终了,把最终决定的权利交给了小明。
无论决定继续就读大学还是复读高三,小明选择,小明承担。与此同时,父母一定要成为那个永远给他支撑的强大依靠。尤其是当小明的选择不被周围绝大多数人认可的时候,特别是当小明在前行道路上面对困境甚至都开始怀疑自己当初选择是否正确的时候,父母给他的力量和包容不可或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