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该主题主要用于解决当你需要写较长的文章比如研究报告和PPT演示文稿(通常用来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者项目计划书和咨询建议(通常用来说明你如何着手解决问题),写作过程往往并不十分顺利,即便已将运用了前两个主题的方法。因为你需要长时间的收集资料、分类和考虑事实、数据、信息和想法。这时,序言的作用是对问题定性,金字塔则用来说明,分析问题和寻找解决方案的“步骤”或“理由”(有时是演绎推理的结果)。
界定问题的框架
①找到切入点:是指项目的背景
②找出困扰:出现的问题
③定位现状,非期望结果R1:由于“干扰”引起的现状
④制定目标,期望结果R2:最终结果/如果问题解决,你希望达到的状态
|备注|将问题的界定写进序言当中。当你开始收集资料的时候,发现自己对外部变化有更明确的认识,因此需要对R1和R2的本质进行重新提炼和重新描述。
将问题的界定写进序言
如何界定的问题写进序言?
①确定你准备写文案时所处的状态/情况:
最常见问题
1.不知道如何从R1(现状)到R2(目标)。
2.知道如何从R1到R2,但不敢肯定是否正确。
3.知道从R1到R2的正确方案,但不知道如何实施。
最常见问题的变形
4.知道从R1到R2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实施,但由于某种原因行不通。
5.确定了好几个解决方案,但不知道选哪一个。
可能但不常见的情形
6.知道R1,但不能具体描述R2,所以无法找到解决方案。
7.知道R2,但不清楚自己是否处在R1(这是典型的标杆对比)。
②根据下面的步骤进行序言的撰写:
情况1:我们应该做什么(不清楚具体实施步骤)如APP评估指标
e.g.
背景S=现采用X方法销售。
冲突C=希望更高的增长率,面临其他的问题,担心X方法不再有效。
疑问Q=我们应该怎样做?
情况2:我们是否应该做我们想做的事(清楚具体实施步骤但不确定是否应该这样做)如可行性分析方案
e.g.
背景S=我们可能遇到困难,原因是本行业正在实验一种新方法。
冲突C=如果这样的话,我们必须改变。
疑问Q=我们是否应该计划这么做?
情况3:我们应该如何做我们想做的事(向某人解释如何完成某事)如APP评估指标下的具体步骤
e.g.
背景S=我们的城市遇到问题。
冲突C=我们已经制定解决方案。
疑问Q=如何实施解决方案。
情况4:解决方案行不通,我们应该做什么(情况1的延伸)如可行性分析的补充内容/也称PlanB
e.g.
背景S=我们遇到问题并采取了数项措施。
冲突C=目前没有任何效果。
疑问Q=我们应该做什么?
情况5:我们应该选择哪种方案
背景S=我们计划实施X方案。
冲突C=有人提出Y可能是更好的方案。
疑问Q=哪种方案更好?
|备注|备选方案一般归在冲突项下。不要一一列出所有的备选方案,除非读者事先已经知道,否则读者会误把它们应做选择某种解决方案的原因。
情况6:
略
情况7:
略
结构化分析问题
分析问题的标准流程是:
收集信息→描述发现→得出结论→提出方案
1.收集信息的方法
①发现在该行业取得的成功的关键因素,研究市场特点、“价格—成本—投资”特点、技术需求、产业结构和盈利能力;
②根据销售与市场地位、技术地位、经济结构、财务和成本决算,评估客户的优势和劣势。
③将客户的表现与成功的关键因素进行对比;
④提出抓住机遇与解决问题的具体建议。
|备注|一家大咨询公司曾经估计过,在收集资料和分析的工作高达60%是无用功。咨询顾问们堆砌了不计其数的“有意思”的事实和表格,但和客户的问题真正有关的却寥寥无几。很多情况下,由于信息不完整,很少或根本没有数据来支持主要的建议,迫使咨询顾问们在最后一刻还在寻找更多的数据,真是劳民伤财的一个过程。因此,必须在收集数据之前对问题进行结构化分析。
*强迫自己思考产生问题的各种可能,之后的重点就是收集资料,以证明是这些原因或不是这些原因。
e.g.P190列举的快消行业运营分析解决销售额下降问题(干货)
2.为提高分析问题的效率需在收集信息之前设立分析结构
设计诊断框架
①呈现有形的结构
②寻找因果关系:财务结构、任务结构、活动结构
③将产生问的可能原因进行分类
使用诊断框架
①客户面临的问题
②分析的方法
建立逻辑树
①寻找解决方案
②寻找各组思想的缺陷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