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中本聪(Satoshi Nakamoto)发明了比特币,这种建立在密码学上、被设计为建立在一个单向增长的区块链上的、而且总量固定不变的数字货币,在以后长达近十年的运行过程中,日渐成为一种被炒作的资产。
任何事物都具有时效性,货币也如此。货币的价值持久性源于它的稀缺性,而不是因为它是货币。中本聪设计的区块链和比特币并没有考虑到这一点,这导致了比特币今日的结果。
时至今日,比特币主要的问题包括:
1、作为一种货币,比特币的流通量极少。人们只是把它作为一种稀缺品来炒作,并非把它作为一种货币来对待。
2、比特币的总量随着密钥的遗失,一直在减少。
我认为有必要将中本聪所发明的单向区块链修改为一个单向环形(区块)链,过了时效性的货币会被新的货币所取代,从而导致它们被销毁。每天产生新的货币,但每天也在销毁旧的货币,形成一个循环,从而保证货币总量的固定,以及货币的贬值性也促使人们去用它来交易,而不是持有。
基于这个思想,我希望在比特币(Bitcoin)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的改进:
奖励机制将不再进行减半行为,而是保持每个区块奖励50个比特币,永久保持不变。这意味着每天将产生7200个比特币,而每年将产生262800个比特币。八年以后,币的总量将达到2100万个。这意味着八年以后,将在产生新币的同时,开始销毁旧的比特币,以保持比特币总量(2100万)不变。
这样,比特币就成为一种有损耗性质的货币,每个比特币都将会在八年内损耗殆尽,所以每年的损耗率是12.5%,每天的损耗率是万分之三点四。
那这部分费用无疑也就成为比特币的网络运行成本。每年运营商(也就是矿商)会得到所有新产生的比特币(262800个比特币)作为自己的利润。所以这样的比特币交易也是全免费的。
新的比特币甚至可以不再限制块的大小,因为系统将只保存八年内的交易记录,区块总数会被限制在420480之内。这使得只要网络能够满足,区块可以足够得大。
这样无疑会导致一个新的问题:用户用比特币支付的时候,所支付的比特币并不能代表其实际价值,系统需要根据每个比特币的年龄,计算其实际价值,然后进行支付。由于比特币是基于历史交易而计算其价值的,所以这使得计算每个比特币的年龄及其简单。每条交易记录都有交易时间,用户上次交易的时间距离现在的时间,就可以计算出用户的比特币又长了几岁,由此可以计算出用户的比特币贬值了多少。
每年12.5%的税率可能看起来很大,但是如果用户将这样的比特币用于充分的交易,由于手续费为0,所以初步看来,用户并不会因此而吃亏。因为比特币是一种跨国界的货币,相比于法币,用户会节省大量的手续费。
但如此一来,无疑会破坏目前基于比特币的各种生态圈,将单向区块链改为环形链以后,各种交易所的业务重点是比特币与法币的兑换业务。发行人也不再拥有因为前期介入而享有的低成本优势,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人的优势随着所拥有比特币的销毁而逐渐消失。唯一能够获得收益的无疑还是矿场,但正如比特币所设计的那样,矿场的规模会随着比特币价格的变化而变化。
当人们需要比特币进行交易时,就通过一个比特币交易所来获得比特币,然后进行交易。获得比特币的一方也可以通过交易所将比特币置换为法币。随着交易的扩大,人们对比特币的需求会增加,这导致了比特币价格的升高,同时也会拉动矿场规模的增加,也就提高了比特币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这样的交易显然最适合于跨境交易,人们在出境后,可以通过比特币来实现境外交易,而无需受到法币兑换的制约。
所以,正如中本聪所做的那样,这种比特币不可能通过炒作来让自己的原始股获益(除非年增长率超过其贬值率),只能靠矿场来获益,另外比特币兑换也可以获得一些收益。但是最终,由于这种结构的比特币具有更良好的系统结构,所以更容易被跨境交易所接受,而不会沦为被炒作的资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