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你以为的人脉,不过是圈子而已

你以为的人脉,不过是圈子而已

作者: YouCore_框架的力量 | 来源:发表于2018-03-22 17:06 被阅读65次

    文/刘艳艳

    YouCore高级讲师、高级咨询顾问

    01

    我跟小锋是在一次聚会上认识的。

    那次他穿着一身深蓝色西装、红色领带,俨然一个风度翩翩的绅士,聚会上还是挺显眼的。

    后来我跟朋友了解了他的背景:原来他是我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是的,我没写错)。

    聚会后,他主动加了我,逢年过节也会发条祝福信息,但明白人一看,都知道是群发的。

    朋友圈里经常见他参加各种朋友聚会、沙龙、专业论坛等,再配上和与会者的合影,发票圈频率还挺高。

    在他看来就是,为的就是某天有需要的时候能有多一些人帮他,提前攒下一些资源和人脉。

    但是,最近从我们共同的一个好友处得知,他之前所在的团队解散了,闲赋了一个多月在家都没有找到合适的去处,最后竟然回老家了。

    而他那些圈子里的朋友都还是静静地躺在朋友圈里。

    02

    什么是人脉?

    谈到人脉,大家可能还会提到另一个词『圈子』。

    它其实是比人脉更浅一层次的概念,仅仅指具有相同爱好、兴趣或者为了某个特定目的而联系在一起的人群。

    而『人脉』,我更倾向于哈佛商学院的法拉奇先生在《别独自用餐》中所定义的“深层次的信任关系和友谊”。

    很显然,虽然小锋加入了很多圈子,但是却忽视了如何与他人建立了深层次的信任关系。

    他所加入的圈子而非人脉,当然也就没有给他的生活和工作带来显著的改善。

    人类是群居性动物,这决定着一个人想要达成一件事,仅仅靠个人是完不成的。

    我们需要与周围的环境和人建立某种关系,才有可能在这个世界上有更好的生存、甚至是成长的机会。而这种关系就是“人脉”。

    03

    如何建立有效的人脉?

    真要实现“自己遇到问题时,能够有人帮上一把”的目的,下面的两步必不可少。

    第一步:加入想要的圈子

    关于如何加入想要的圈子,我在YouCore上周四发布的文章《圈子太小,该怎么走出去》已经阐述过(公众号关注“YouCore”回复“3005”可获得)。

    但是,圈子仅仅给了我们联系,却未必给我们交流;拉近了我们的距离,却未必建立了有效的人脉。

    因此,还需要我们完成接下来的第二步。

    第二步:和圈子里的人建立有效的人脉

    一般的步骤是盘点现有人脉、寻找新的人脉、维系有价值的人脉。然而这不是今天我想跟大家分享的。

    有效的人脉是建立在让自己变得有价值的基础上,尤其是让自己变得对他人有“利用”价值。

    在我看来,要做到这一点,一个核心原则就是“欲取之,先予之”。

    04

    为什么说“予”是“取“的前提?

    有很多心理学相关理论都可以支持这一观点。

    比如,心理学家霍曼思提出的『人际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戴维·迈尔斯提出的『人际交往回报理论』等等。

    此外,还有一个原理值得我们去相信:

    『互惠原理认为,我们应该尽量以相同的方式报答他人为我们所做的一切。 

    举一个最近发生的事:

    前几天,我们的一位学员寄了一大箱果仁、蚕豆等零食到办公室。我心里一边是感动,一边想着要怎样回报他。

    于是在收到零食1个小时之内。

    我便将这个品牌的零食发到了微信群和朋友圈,既表示对他的感谢,又给他家的品牌打了广告。

    为了解互惠原理的影响力,康奈尔大学丹尼斯教授还特意做过实验来验证:

    实验组A:两人聊天,其中一人(研究人员)出去买了两瓶可乐,一人一瓶,聊到一半时,研究人员说自己在帮一个朋友销售一点彩票,能否帮个忙,花几美金买几张?

    实验组B:两人聊天,研究人员出去一趟,进来并没有买可乐,聊到一半时,研究人员同样提出帮忙买几张彩票。

    实验组A和B的区别就是一瓶可乐,但同样人数下实验组A中所买彩票比实验组B大两倍。

    一瓶可乐就让对方产生亏欠还债感,他们买彩票就是抱着偿还心态和不背忘恩负义之名的心态。

    所以,由于互惠原理的影响,我们感到自己有责任在将来的某个时候回报我们曾经接受过的恩惠、礼物和邀请等等。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先给予他人,才更有可能获取到你想要的东西。

    注:不能排除肯定有人就是无动于衷,不给回报。但是,这样的人毕竟是少数。

    而且,正是有这样的人存在,才给更多的人一个样板,不要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05

    如何做到“欲取之,先予之”?

    道理很简单,但具体怎么做,却处处是坑。

    ◆ 第1步:予之。

    如何能够恰如其分地“予之”,无外乎以下两点:

    ① 愿意予之

    在意愿上改变“先取再予”,取而代之的是,以“慷慨”的态度与他人交往。

    《别独自用餐》在谈到如何经营人际关系时,也谈到了这个要点:真正的硬货是慷慨,而非贪婪。

    正如互惠原理一样,如果你慷慨行事,那么你才更有可能得到慷慨的回报。

    ② 能够予之

    人脉的本质即价值交换,所以交换的前提是,你有人家要给你提供帮助的价值。

    价值,可能是你的资金、潜力、能力、视野、态度、性格甚至是外表。

    因此,在想要建立深层次人脉关系时,永远不要忘记提升自己,来让自己的慷慨之心有的放矢。

    第2步:取之。

    如何能够有效地“取之”,既要敢于麻烦他人,又要谨记:不要将他人对你的帮助认为是理所当然。

    ① 要敢于麻烦他人

    遇到麻烦该开口时还要开口。否则,别人很可能不知道你需要帮助,即使别人有意愿和能力帮助你。

    有句俗语叫“朋友是麻烦出来的”,就是这个道理。

    一来一往才更有可能加深彼此之间的感情。如果彼此都抱着“不想麻烦别人”的心态,那么彼此之间很难做到相互信任和关系的进一步深入。

    ② 记住“没有理所当然“

    敢于麻烦他人是好事,但要切记:不要寄希望于他人,更不要认为别人理应对你有所回馈。

    别人没有权利或义务一定要帮你解决问题,别人是否有意愿和能力帮助你,需要对方自己来评估。

    最后,无论这次对方是否真的帮得到你,请向对方表示感谢;或许,在未来的某个时刻他还会帮的到你。

    06

    结束语

    比尔·盖茨曾说:“一个人永远不要靠自己一个人花100%的力量,而要靠100个人花每个人1%的力量。

    我们要做成一件事,就要寻求更多人的合作与帮助。

    在寻求合作与帮助的路上,我们要先想着如何去帮助别人,做到“先予之,再取之“。

    而做到“先予之,再取之“,需要分别看待:

    1)予之:努力提升自己,让自己慷慨的态度有的放矢。

    2)取之:遇到麻烦既要敢于开口,又要向对方表示感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你以为的人脉,不过是圈子而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oh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