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东坡传》

作者: 水雨而 | 来源:发表于2022-06-10 22:50 被阅读0次

    “吾上可以陪玉皇大帝,下可以陪卑田院乞儿。眼前见天下无一不好人”这是苏东坡对弟子所说的话,也是他一生的写照。

    “三苏”指父亲苏洵、大儿子苏轼、小儿子苏辙。苏洵的代表作《六国论》文章说古论今,纵横评说,长于分析,很有气势。苏轼是宋代伟大的文学家,他在诗、词、散文、书法和绘画等方面都有杰出的成就,他的诗意境新、笔力壮、变化多。苏辙是个善于驾驭多种文章的散文家,其文"汪洋澹泊。深醇温粹,似其为人”。

    这父子三人就是大名鼎鼎的“三苏”。唐宋八大家苏家占三 ,唐宋八大家,即为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清代名臣张鹏翮撰大门联赞三苏:“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

    苏轼早年教育良好,他的一位重要的启蒙老师就是他母亲,非常注重传统文化的学习,由于父亲经常游学在外,母亲完全担负起教育孩子的大任了,由于苏轼记忆力好,悟性由高,母子二人教学相长,学习节奏得当,学习氛围愉快,苏轼进步很快。有一天听妈妈讲东汉范滂传记,苏轼对她母亲说:“我长大了做范滂。你愿意不?”他妈妈回答:“你能做范滂,我就不能做范滂的妈妈吗?”说明苏轼的母亲,不仅有伟大母爱,更有博大的智慧,一定也是个伟大母亲,要不绝对不会培养出两个杰出儿子。

    苏轼、苏辙兄弟少年时在家乡天庆观读书,学堂的启蒙老师是张易简道士、陈太初道士。由于苏轼受道教的启蒙教育,他的一生对道教情有独钟,文学作品中也受道教影响大。如《放鹤亭记》对道人张天骥大加赞赏,而《后赤壁赋》又以道人入梦结尾。在他被贬时作品《众妙堂记》、《观妙堂记》、《庄子祠堂记》等等,是给许多道观、道堂撰文。于是有了苏轼在《众妙堂记》文中他讲述了梦中见到自己的小学老师张易简道长并深受教诲之事。其弟苏辙在《龙川略志》 开篇即言梦见小学时读书天庆观之事,梦中的苏辙通过与老子像的对话,这足可说明道教对其兄弟影响之深。

    北宋嘉祐元年(1056年),苏轼首次出川赴京,当父子三人才华闻名于京师之时,突然传来苏轼苏辙的母亲病故的噩耗,二兄弟又随父回乡奔丧守丧三年。守丧期满回京,嘉祐六年(1061年),苏轼应中制科考试,为“百年第一”。治平二年,苏洵病逝,苏轼、苏辙兄弟扶柩还乡,守孝三年。三年之后,苏轼还朝,震动朝野的王安石变法开始了。朝野上下风雨飘摇,在苏轼看来,这已不是他二十岁时所见的“平和世界”。

    由于苏轼直言快语和“满肚子不合时宜”,对于自己认定的国家大事,既黑白分明又固执己见,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敢说。你高兴听他的他说,你不高兴听他的,他一样要说。他一生吃过很多苦头,惹不少麻烦,依然我行我素,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当王安石变法时,他看到时弊,就以理必争,还要上书皇帝谈论新法的弊端,得罪王安石和新党势力,必然受到的打击和排挤。苏轼感觉京城难以立足,于是请求出京任职,先后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徐州知州、湖州知州。

    元丰二年(1079年),43岁的苏轼调任湖州知州,即例行公事给皇上写了一封《湖州谢表》,新党势力认为其中有愚弄朝廷、讽刺皇帝的意思,非要置苏轼于死地不可。这年七月二十八日,苏轼上任湖州知州才三个月,就被御史台的吏卒逮捕,解往京师,受牵连者达数十人。苏轼坐牢103天,几次濒临被砍头的境地。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加之王安石言称先皇有旨意:太祖赵匡胤年间既定下不杀士大夫的国策,苏轼才算躲过一劫。苏轼得到从轻发落,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受当地官员监视。这就是北宋著名的“乌台诗案”(乌台,即御史台,因其上植柏树,终年栖息乌鸦,故称乌台)。

    乌台诗案这一巨大打击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苏轼被降职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市)团练副使(相当于现代民间的自卫队副队长)。这个职位相当低微,并无实权,而此时苏轼经此一役已变得心灰意冷,官场失意文风豪迈,写下了《赤壁赋》、《后赤壁赋》和《念奴娇赤壁怀古》等千古名作,以此来寄托他谪居时的思想感情,带领家人开垦城东的一块坡地,种田帮补生计。“东坡居士”的别号便由此诞生了。

    1084年(元丰七年),苏轼奉诏离开黄州赴汝州就任。由于长途跋涉,旅途劳顿,苏轼的幼儿不幸夭折。苏轼便上书朝廷,请求暂时不去汝州,先到常州居住,后被批准。当他准备要南返常州时,神宗驾崩。1085年,年幼的宋哲宗即位,高太后临朝听政,重新被启用司马光为相,以王按石为首的新党被打压。苏轼复为朝奉郎知登州(蓬莱)。四个月之后,以礼部郎中被召还朝。在朝半月,升起居舍人,三个月后,升中书舍人,不久又升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有一天,皇太后问苏轼,知道为啥要从贬地黄州召回?他回答是因为皇太后、皇帝。皇太后说不是。他有猜“是大臣的推荐吧!”太后还是摇了摇头。苏轼吃惊地又说:“臣虽无状,不敢自他途以进。”太后告诉他是神宗在世时候的意愿,苏轼听到后大哭不止,连在场的太后、皇帝和左右的人都感动得跟着一起哭了起来。

    当苏轼看到旧党新兴势力执政后,尽废王安石新法,极力压制王安石新党集团,认为“新党”和“王党”本是一丘之貉,十分看不惯,发表自己不同的意见,多次向皇帝提出谏议,抨击旧党新兴势力暴露的腐败问题。这样一来,他又引起了司马光旧党保守势力的极力反对,于是又遭诬告陷害。苏轼至此是既不能容于新党,又不能见谅于旧党,因而不得不再度自求外调。我们可以看出,他生活在那个时代一直是只会做人,不会做官。

    苏轼虽然很有个性,但骨子里始终有个“儒”,不管怎么使性子,他始终是忠城于皇帝和国家社稷。他做官必定要做事。在朝廷中做官敢说,做地方官时做了很多利国利民的好事。元祐四年(1089年),苏轼任龙图阁学士知杭州。由于西湖长期没有疏浚,淤塞过半,老百姓为水患所苦,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来杭州的第二年率众疏浚西湖,动用民工20余万,开除葑田,恢复旧观,并在湖水最深处建立三塔(今三潭映月)作为标志。他把挖出的淤泥集中起来,筑成一条纵贯西湖的长堤,堤有6桥相接,以便行人,后人名之曰“苏公堤”,简称“苏堤”。苏堤在春天的清晨,烟柳笼纱,波光树影,鸟鸣莺啼,是著名的西湖十景之一“苏堤春晓”。

    “东坡处处筑苏堤”,其实苏轼一生筑过三条长堤,除杭州西湖苏堤,还有安徽阜阳颍州西湖苏堤和广东惠州西湖苏堤。元祐六年(1091年),他又被召回朝。但不久又因为政见不合,元祐六年八月调往颍州任知州、元祐七年(1092年)二月任扬州知州、元祐八年(1093年)九月任定州知州。苏轼被贬颍州(今安徽阜阳)时,为缓解水患,对颍州西湖也进行了疏浚,并筑堤。元祐八年高太后去世,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执政,绍圣元年(1094年)六月,别为宁远军节度副使,再次被贬至惠阳(今广东惠州市)。年近6旬的苏轼,日夜奔驰,千里迢迢赴贬所,受到了岭南百姓热情的欢迎。苏轼把皇帝赏赐的黄金拿出来,捐助疏浚西湖,并修了一条长堤。如今,这条苏堤在惠州西湖入口处,像一条绿带,横穿湖心,把湖一分为二,右边是平湖,左边是丰湖。

    “沧海何曾断地脉,珠崖从此破天荒。”高太后离世,宋哲宗执政,新党再度掌权,苏轼必然继续被贬。绍圣四年(1097年),62岁的苏轼被贬海南岛儋州(今海南儋县)。在宋代100多年里,海南从没有人进士。但苏轼北归不久,这里的姜唐佐就举乡贡。今天,如果你去海南儋州的“东坡书院”,那里流传至今的东坡村、东坡井、东坡田、东坡路、东坡桥、东坡帽等等,表达了人们的缅怀之情,连语言都有一种“东坡话”。当地人一直把苏轼看作是儋州文化的开拓者、播种人,对他怀有深深的崇敬。

    宋徽宗即位后,苏轼被调廉州安置、舒州团练副使、永州安置。元符三年四月(1100年)大赦,苏轼又复任朝奉郎,北归途中,于建中靖国元年七月二十八日(1101年8月24日)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后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享年六十五岁。苏轼留下遗嘱葬汝州郏城县钧台乡上瑞里。次年,其子苏过遵嘱将父亲灵柩运至郏城县安葬。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苏东坡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qim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