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想和你说,我也曾迷茫

想和你说,我也曾迷茫

作者: 易樂 | 来源:发表于2017-07-16 22:19 被阅读52次

01 我只是想做,一个写自己文章的人

02 就业?看了这,你可能会少点迷茫

03 AI来袭,你准备好终身学习了吗?


【01】我适合做老师?Are you joking?

- 01 -

昨晚和老姐看《中国有嘻哈》,其中有个rapper 鬼卞,是个小学语文老师。

如此反差,引来了质疑声,“你这样子会不会吓到你的学生啊?”

说到“老师”——

大三时,在课堂上做案例分享,自选案件择以角度进行分析。

我的主题,是关于刑事案件中受害者坠落伤的认定,涉及法医尸检的内容。

在案件分析结束后, 还友情安利了一书、一番、一剧:

1.《不知死,焉知生》(上野正彦

2.《樱子小姐的脚下埋着尸体》(TROYCA改编的电视动画)

3.《零之真实:监察医松本真央》(日本朝日电视台于2014年7月17日制作并播出的电视剧

当初,小马哥给我的评价是,你的案例分享很像老师做的。

- 02 -

再听到类似的评价,是在大四上学期。

偶然经过P老师办公室,恰好他正做了一个方案,他的风格是明确各本门职责,但不要求如何做。

而L老师的则认为,这样过于简单,应该制定更加具体的细则。

他问我怎么看。

当时,我说:

P老师的做法更为灵活,但前提是各部门执行的人都像你一样有主见,会去思考怎么做事,具有较强的执行力。

而如果按L老师的方案,具有更强的可操作性,对于领导来说,这也提高了可控性。

就像马云成立公司早期,都是靠管理层制定非常详细的规则,每件事要怎么做,写的清清楚楚,这样对基层员工的能力要求就降低了,公司也尽可能往他所预期的方向发展。

而后,P老师问我,你们有管理学的课程吗。

有《危机管理》算不算,其实纯粹兴趣使然。

最后,他说,“我觉得你适合当老师”。

我一直不明白,为何得到了如此的评价,甚至有强烈的抵触情绪。

到今天我才明白,他们所说的“老师”,是“知识分享者”的意思。

这是我前几天写完《我是如何用2个月减了4kg》,得出的结论:

我只是想做,一个写自己文章的人,想文中的所引链接也全是自己的。


【02】有人问我,“未来,要怎么办?”

刚入校时,有个师姐打趣说我们学校,“外省=外甥”。

普通专业,公安专业被差别对待的现状,在个别大队特别明显。

普通专业的学生会比公安专业少很多机会。

这是学校从以后就业情况考虑,尚可以理解。

但很多人因此不平,毕业生于此的态度更是激烈,连带着师弟师妹也紧张起来。

于是,收过不少的问话,关于未来。

有些人问我,大三大四应该做些什么,考些什么证。

作为混得不咋地、只过了英语四级和计算机二级的人,我都不好意思居高临下、理直气壮地做经验谈,所以各种聚会也是避而远之。

但如果是抱着一起学习进步的目的,乐意之至。

昨天分享了小川叔的《正式工作前,不得不说说实习那些事儿》给了准备升上大四、都在学校实习的两个师妹:

1.Z回道,“我都实习完了”。

2.N,则针对其中一篇文章,问我的看法。

这篇文章也是我想给所有正在“迷茫”的小伙伴的。

如果你觉得麻烦,我撸了个思维导图,可能会对你有所帮助。


【03】生命不休,学习不止

- 01 -

人工智能,最近很热的一个话题。

但很多人对此的理解还很狭窄,认为那种具有智慧、能够思考的人形机器人才是人工智能。

然而,人工智能已无处不在。

像智能助理(如微软小冰、Siri、Echo)、智能美图(如美颜相机)、智能出行(如:自动驾驶、路线分析)、人脸识别等都属于人工智能涉及的范围。

还有,马云的无人超市,《马云吹的牛逼又成真一个,阿里无人超市落地》

那些电商网站,能更具你购买、浏览习惯向你推荐商品,也有人工智能的参与。

由此,很多人开始担心,人工智能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人类会赢,这是肯定的。

但有些岗位会被机器取代,也是必然的。

比如,物流机器人,《申通快递分拣机器人效率惊人:可减少70%人工》

所以,你决定,要学习了吗?

- 02 -

至于如何学习——

曾经我和N谈起,“不明白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不愿意离开小县城”。

她回我以《大城·小县》,这事我在《将往》中提过。

后来有天,她告诉我,她的《从0到1》到了,而我立下的flat还搁在大脑角落。

村上春树在《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中,谈道“一个不写成文字就无法顺利思考的人,想找寻自己跑步的意义,非得动手一个字一个字写出这样的文章才行。”

三公子一篇关于知识管理的文章《我的碎片化知识整合大法》,说要如何将整理好的碎片化知识吸收,实现观点输出,她的方法时把自己的观点整理成文章。

(在整理此文时,码了一篇《碎片化知识整合》

“只有你把它们全部拆开、撕碎,再重新组合成你自己的东西,它们才真正属于你。”(同人于野《笔记本就是力量》

我的理解是:

1.资料收集,整理文章

2.进行分类,形成体系

3.输出文章,巩固知识

4.落于实践,指导生活


同样是十年,与其稀里糊涂地活过,目的明确、生气勃勃地活当然令人远为满意。

                                                                —— 村上春树《当我谈跑步时,我谈些什么》

与你,共勉。

相关文章

  • 想和你说,我也曾迷茫

    01 我只是想做,一个写自己文章的人02 就业?看了这,你可能会少点迷茫03 AI来袭,你准备好终身学习了吗? 【...

  • 我也曾迷茫

    大学里有过的迷茫 今天是我考完试的第一天,可能我们学校是整个省内放假最晚的一个学校,为了九门考试,我费劲了...

  • 也曾迷茫

    前两天,我又注册了一个微信号。 是为了启动一个新项目。 所以我现在一共有三个微信号,每个微信号都各司其职,大号里好...

  • 原谅我也曾迷茫

    原谅我也曾迷茫 我好像在逃避,却不知道究竟在逃避什么。是逃避那残酷的现实,还是在逃避自己的迷茫,不知道如何去面对...

  • 我想和你说……

    说尽这世间的一切。 我讨厌的,喜欢的,动人的,恐惧着的一切。 -1- 月亮是亮的,在黑夜中,这是谁都明白的事情。 ...

  • 我想和你说

    我想我妈 但我不能和你说 实际上我除了想我妈我还想你 可我更不能说 我想到父亲那里找我妈的影子 一个我不喜欢 也不...

  • 我想和你说

    大笨蛋,今天是除夕夜,我有很多话想和你说的,可是你却说“心累”,就睡去了。 看到你说出“心累”二字,我哪里还忍心拉...

  • 我想和你说

    很想你 想和你说说话 最后那么多话 变成了 晚安

  • 我想和你说

    是的,今天依旧不会更文,没有故事看。 你可以说是我发懒了,我承认,我近乎无所事事了一整天,除了见到吃就两眼发光这件...

  • 我想和你说

    至我最熟悉的陌生人: 离开你已经两年有余了,我越来越记不起你的样子了,虽然我说过我会记住你,一辈子都不会...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想和你说,我也曾迷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qzh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