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以为是的艰难处境,真的很艰难吗?
小毕刚到深圳,经常和老家的朋友抱怨:深圳这种鬼天气,上午高温预警,下午雷电预警,不是人待的地方。
朋友:不是吧,这么恐怖!?
小毕:可不!上班挤公交,下班挤地铁,有时要等两三趟,才坐得上。
朋友:不是吧?那么多人?
小毕:就是,周末出去的时候人也多,消费也高,房租也贵。
朋友:那还是回老家吧。
小毕:我是和小蔡一起出来的,我回去了,她怎么办啊?
以上对话由朋友阿灿提供。
他问我怎么看。
我说:用两只眼睛看。
我们默契地哈哈大笑。
收起笑容,他继续调侃地问:怎么看吗?
我也假装正经的说:小毕无形中已经暴露自己的无能,首先她说人多,还嫌弃天气恶劣,待不下去,你让她回头看看。
阿灿:你说我吗?
我:废话,你是她领导,当然是你让她看了。
阿灿:看什么?
我:让她回头看看,深圳像她这样的人,就有2000多万,况且中国地大物博,有四大火炉,有五大连池,有六小龄童,有七仙女,有八仙过海。。。加在一起怎么不也得有一个亿。这还没放眼全球,她只不过是几亿分之一,没什么了不起。
阿灿:你这都是哪儿跟哪儿啊。没个正经。
我:话糙理不糙。别把自己当根葱,谁会拿你去蘸酱?
阿灿:是啊!
我:还有,她说和小蔡一起出来的,不好意思一个人回去。这句话是真的。
阿灿:是吧!
我:她是怕一个人回去丢人。
阿灿:是啊!
我:让我最生气的就是她的朋友。
说到此处,实在气愤,一拍桌子,邻桌纷纷看过来。
阿灿:是啊!
我:她的朋友根本就不是真正的朋友。其一,只知道一味的附和,而不是帮助朋友分析原因,解决问题,怎么样去克服困难;
其二,哪里上班人不多?哪里不打雷,哪里不下雨,只是或多或少罢了。去和一个缺乏常识的人抱怨,只能加剧小毕打退堂鼓的决心。
阿灿:是啊!
我:你这是在附和我吗?
阿灿:是啊!
两人又哈哈大笑。
阿灿说我看人准,其实不然,只是偶尔蒙的准。
小结:
1)总是觉得自己的处境很艰难,停下脚步回头看看,大多数人和你一样有过类似的经历。
2)不要让你的惊讶、附和,坚定了朋友想退缩的决心。找你抱怨,是想找解决方法的,除非你不想帮他解决。
下面的这个故事就是不想帮助解决问题,因为根本就不是朋友:
一次出差,在高铁上,三人一排,都不认识,路途比较远,闲聊起来。
A:你们到哪里下啊?
B:虎门。
C:深圳。
A:你也到深圳啊?哪个区啊?
C:龙华。
B:龙华是哪里啊?(可见B对这个区域并不熟悉)
A:郊区。
C嘿嘿一笑,没说什么。C,是我,我确实不想说些什么,不是朋友,何必针锋相对,不是朋友,何必点破他的短见。
如果在还没有通关之前,应该可以叫做郊区。(深圳有个地方叫梅林关,那时到市区是要过关检查的,关口的这一头,要下车,挨个检查之后,走到关口的那一头,再上车。多年以前分为关内、关外,现在也有好多人这么叫。)
龙华区是2017年初成立的新区,辖区总面积175.6平方公里。
后来,通了地铁,再后来,通了有轨电车,我不知道郊区是什么,只知道A口中的郊区,房价5、6万是便宜的。想必他是住在天堂。
A,也许是极度地自负,也许是极度的自卑,后者可能性会大一点,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不会说龙华是郊区。
说他没有见识,是在后面的对话中判断出来的。
为什么对于A,全是负面的评价呢?一个人,如果生活在一线城市,就看不上二线城市;生活在市中心,就看不上乡镇。这不是人品问题,这是眼界问题。每一类人群都有他的价值,再偏远的地方,也会有商机。
一个人有多牛,不是他贬低过多少人,看不起多少职业,蔑视过多少个偏远地区。而是,不管身处何地,他都能自食其力,都能从中发现机会,凝聚身边的力量,从而创造更大的价值。
蔑视,可以是一种战术,但不能是一种心态!
2.你的“不做作”,真的是在展现个性吗?
现在是个可以释放个性的年代,我不想用几几后来做标签,青年人很追捧的一次词叫“不做作”。
什么叫“不做作”?
为此专门查了一下,百度百科给出的解释是:
不做作是一个汉语词汇,意思是不装腔作势,自然的做出某种表情、动作、姿态等。
难怪某地调查显示,想把“网红”当作职业的青年人超过五成。
一脸傲慢,一点背景音乐,一些调侃,直播平台就是他们认为的,“不做作”的地方。
看下面两个案例:
小唐在读高二,学习成绩还算不错,班级前三。但是他有一个不太好的习惯,每次老师念错一个字,他便大声起哄:老师读错了!起初,老师并没有在意,读错改过来就是。后来,一次公开课,十几个老师坐在后面,这位老师一不小心,又读错一个字。其实,也不算读错,他的家乡方言略重,读起来与普通话有些差异。小唐又一次站出来“伸张正义”。
课后,老师把小唐叫到办公室,说他这样做,影响课堂次序。希望他下次不要这么做。
小唐不以为然:错了就是错了,还不敢承认?
这就是小唐眼中的“不做作”!
小高,沈阳师范毕业,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就待在家里“养精蓄锐”。世界杯期间,有几个亲戚到她家做客。晚饭过后,正值精彩赛事,亲戚提出要看比赛。此时,小高霸占着电视,不让换台,她戴着一个高度近视镜,正疯狂地追着韩剧。
小高父母建议她先回自己房间拿手机看,未遂!
小高父母一脸无奈:你们看,孩子大了,有自己的主见了。
这就是小高眼中的“不做作”!
而她的父母把这种“不做作”叫做“有主见”!
你的“不做作”就是想说啥就说啥,想做啥就做啥?
完全不顾及别人的感受?不考虑他人的心情?甚至不考虑场合吗?
再让我们看一遍“不做作”的概念,是自然的做出某种表情、动作、姿态等。
而你呢,表现的很自然吗?那是一种让人感觉有点厌恶的刻意行为,不叫自然。
其实,我们也没有必要根据一个概念去给定性。
作为一个有自主能力的人,应该懂得收敛自己,克制自己,尤其是一些特定的场合。
还有两位朋友反馈,偶尔会看见一两个人,在自己的文章下面写着不太雅的评论,怎么办?说是不雅,两位朋友真是保守,那简直就是谩骂。
我的建议是,他们爱说什么说什么,要么就不评论,要么就认同他的观点,让他以为自己是对的。(是不是有点小坏?)很多人只会阅读,完全没有了思考的能力,所以才会口出狂言,他们所理解的,与作者的本意毫无半点关系。
那么万一遇见疯狗呢?
对于疯狗,我的一贯做法是:绕着走。如果实在绕不开,只能给它一棒子。如果你的阅读能力撑不起你的智商,那么请谨慎阅读。如果你的理解能力撑不起你的智力,那么请你先吃点狗粮,再乱叫。
只要看不惯的,就骂,看不懂的,就跟着别人骂。
不是你发表了一个相反的观点,就叫睿智
不是隐藏身份,骂一个素不相识的人,就叫正义
你们的不做作,我觉得有一个词更为恰当,叫“任性”。
你在“不做作”中,慢慢变得任性,甚至偏激。
总结:
自以为是的艰难,只不过是你的一厢情愿。有太多的人,已经成功跨越这道沟壑,过着你所向往的明天。
自以为是的“不做作”,在宣扬个性的同时,希望不会把你带偏。
别把自己当根葱,谁会拿你去蘸酱!
一切只为自己舒服的行为,终将会让你沦陷,或深或浅!
网友评论
祝你学有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