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惊骇听闻,先生离世的消息,呆呆地坐着,好久都没有动。
在一片水雾中写下你的名字,以及,你离开我们的日子——“余光中,十二月十四。”即便是在朦胧的水气中,先生的名字依旧是那么坚定有力的存在,清晰的白光,热烈的火焰,像极了你的名,你的生命,而日期,也许是想告诉人们:今天,注定是个伤痛的日子。在一片布满灰尘的雾气中写字,昏黑而又幽暗,对某些人来说,先生留下的是一个世界,带走的,也是一个世界啊!
先生一生漂泊,从江南到四川,从大陆到台湾,求学于美国,任教于香港,落脚在台湾高雄的西子湖畔。据先生友人回忆,早在两年前在家中摔倒,您身体就大不如从前,但却仍然坚持写作,当是今年一年,就出了两本书,明明深知尘世之孤独,还心甘情愿地当《守夜人》。先生读徐霞客,看梵高,读杜甫,研达利,早些年间,就有《从徐霞客到梵高》,在最后的这些时日,《从杜甫到达利》,竟成了您最后的遗作!
诗人的寂寞,文人的孤独,先生全部占有。在那些如海的悼词里,哪一个不是倾诉您的苍凉和顽强,这是多少文字,多少诗篇都藏不住的底色,一个人,一生,都有基调。繁华也好,潦倒也好,不过是与底色无关的另一个涂抹。童年少年时期因战乱的缘故,让您想去看看更广阔的世界,毅然选择外文系,《乡愁》大概也是那时之作吧。且不管先生留下了多少作品,单单这一首,足以在文学史上留下深重的一笔。
先生不管不顾,驾鹤西去,我将永远记得您写给我们所有孩子的信。日后,无论是诱惑也好,窘迫也罢,一针一线,一纸一笔,丝毫不取,正直地走完这一生,优秀的人,自始至终的理想主义者,悲壮,绝不可怜。一无所有地来,两手空空地去,可您那伟大的精神永远镌刻在人们心中,每一首诗,每一个字……
人世的繁华也好,落寂也罢,都随您的离去而再无瓜葛,不管那些无聊的人留下多少议论的话题,又如何?终究流传的是那些用心血凝结成的文字。
我将用我不算温柔的指尖,轻轻触摸这些用血泪凝结的文字,感受那不曾褪色的温暖。




最后,您去了那头,您的文字,在这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