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过期废柴·美文集
北京小住散记(三十)

北京小住散记(三十)

作者: 邹永志 | 来源:发表于2020-11-16 06:37 被阅读0次

    这是我昨天登上北京八大处那里的西山山顶后照的,不知是哪个大诗人登上西山后写下的一首好诗:今日我登翠微颠,极目八荒瞰大千,西望太行山不断,千峰万峰落日边。这也是昨天我登上西山山顶后有同样之感想的,可惜的是我写不出那样的好诗。

    住海淀教工宿舍区的王哥前好多天就建议到西山那边的八大处看一下,前天晚上又问我去看没有,我当时真不好意思回答王哥了,昨天早上我在到底去大觉寺还是去八大处玩还考虑了一下,俗话说“听人劝,吃饱饭”,最后我还是选择了去八大处。

    我是坐公交车去的,为什么我不选择坐地铁去的方式呢?坐公交虽然慢点,但是它是在地上面跑,美丽北京的城市风光也是够你欣赏一下的,况且西山八大处在石景山那边,我到过北京无数次,石景山区这一块我是从来没有去过的。

    八大处公园位于北京市著名西山风景区南麓,国家AAAA级景区,建国后首批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一座历史悠久、盛名远播、风水宜人的山地佛教寺庙园林。

    八大处,顾名思义一般人会想到是八处好玩的地方吧,这么想也对也不对。

    大处公园是因保存完好的八座古刹而得名的,又以自然天成的“十二景“闻名遐迩,古人即赞曰“三山如华屋,八刹如屋中古董,十二景则如屋外花园“,又有云“香山之美在于人工,八大处之美在于天然,其天然之美又有过于西山诸胜“。

    八大处是在三山环抱之中,环境优美没得说了,所以从隋朝开始这里就开始建寺庙了,这以后陆陆续继续就建了八大寺庙,由于都在明清以前就有了的,所以八大处寺庙都是千年古刹了。我在各处都留意了一下,八大处都在一九五七年被定为北京市的重要文物保护单位。

    灵光寺里的舍利子塔

    灵光寺是八大处的第二处,灵光寺辽招仙塔中曾供奉释迦牟尼佛牙舍利,1900年毁于八国联军炮火,建国后是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新建佛牙舍利塔。灵光寺新塔 高51米,八角十三层密檐,佛牙供奉在塔身殿堂内的七宝金塔中。1964年6月25日,中国佛协在灵光寺隆重举行了佛牙舍利塔开光典礼。

    这是三山庵,是八大处的三处。

    三山庵因其地处翠微、平坡、卢师三山之间而得名。三山庵创建于金天德三年(1151年),于乾隆年间重修。山门殿三间,正对山门是大殿五间,内供释迦牟尼塑像。清雍正、乾隆年间有高僧达天通理禅师曾在此研磨禅理。著书立论,一时名噪遐迩。

    “远水近山澄雾色,清风明月净禅心”。多美的两句诗,不知道是何人所写所书,在三山庵里这幅对联前我驻足观看了很久。

    大悲寺是八大处的第四处。

    大悲寺位于三山庵与龙泉庵之间的山腰处。相传建于北宋或辽金时期(约1033年)原名“隐寂寺“。该寺坐西朝东,正对山门有古柏树两株。整个院落为三进四合,山门殿有石额“敕建大悲寺”,为清康熙帝御笔。山门殿内有四大天王塑像。山门殿后为大雄宝殿,殿前两根古银杏树历经了几百年的风雨了吧,分出来的子孙都显苍老,叶子都落得那么的早。

    龙泉庵又名龙王堂,位于大悲寺西北。明仁宗洪熙乙己(1425年)始建“慧云禅林”。清顺治二年(1645年)于该地发现一泓清泉,遂修建了一座龙王庙。清道光年间两处合二为一,为龙泉庵。全庵共有五个院落,分为上中下三层,除主殿龙王堂外,还有卧游阁、听泉水榭、妙香院和华祖院。整个院内松高柏巨,如云蔽日,夏日里凉爽异常,极宜消暑。此庵山门小巧,入山门即得一方池,泉水不断从池中龙口出流出,注入池内,该泉名曰“龙泉。

    这有这里有根千年古柏的树干上长出了龙或狮的面像,你说古怪不古怪。

    香界寺位于平坡山,是现八大处面积最大的一座寺庙。始建于唐乾元年间(758-760年),名为“平坡大觉寺”,明朝名为“大圆通寺”,清康熙年间名为“圣感寺”,清乾隆年间改为现名。香界寺坐北朝南,依山取势,气势雄伟壮观,是历代帝王游山驻跸之所。香界寺为八大处的第六处,里面康熙大帝还留有墨迹刻在立的石牌上。

    康熙大帝墨迹

    山顶上的是第七处宝珠洞,宝珠洞也是北京市重点文物保护,洞前也是有古建筑的。

    八处证界寺在山下,因为离得太远,时间关系我就没去,该寺庙是八大处八大寺庙建的最早的,据介绍是隋末唐初所建。还有一寺长安寺也称第一处离得更远,我昨天也没去。

    由于昨天不急于早回去接孩子也不急着做饭,我硬是爬上了这464米的山顶,由于昨天北京有雾,在山顶上拍了几张,拍到山下的大北京还有点朦胧。

    下山有滑道有览车,舍不得的我硬是走着下去的!

    哦,差点忘了,这块石头上是刻的乾隆登西山时写的几首诗,在山顶上,有了些年代了吧,都风化成这样子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京小住散记(三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yob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