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校园只有7.8亩地,在这个狭小的校园里,我们的老师们在校领导带领下,做着崇高的教育事业。除了完成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外,还因地制宜,利用一切资源开发有特色的校本课程。
2014年之前,因为校园太小,植物种类太少,无法完成七年级上期生物教材中所要求的植物调查活动,同时,也不利于开展八上生物教材中有关植物分类的内容。但是我们充分利用公园、植物园等场所,把课堂搬到校外,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成长。2014年,我们生物组向学校申请,建议利用学校楼顶空间,建立一个开心农场,通过班级承包,让每个班的学生都能在学校进行劳动实践,让生物走进生活,为生活服务。通过种植农作物,让学生对植物的特点有深入理解。
此时,恰逢学校和省气象局合作开发一个项目,要在楼顶建立一个气象站,在学生中间普及科普知识,校领导对气象站的项目大力支持,同时也批准了在楼顶建立植物园的申请。2014年底,生物组和地理组老师一起,在校领导的带领下,依托“楼顶植物园”和四季“校园气象站”开展“建筑物顶层植物的物候学观测研究”项目,对学生加深气象、物候与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的联系,培养严谨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科学素养和防御灾害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很开心地带学生在楼顶植物园种植,制作植物的二维码标牌,用手机扫一扫,就可以在网络上获得植物的详细信息;我和孩子们一起在楼顶植物园内播撒蔬菜种子,用相机镜头记录菜苗的生长过程,孩子们体会到劳动的快乐,我也深深的感到幸福和满足。
七一班的秦立祯参与了植物观测记录,他在学习体会中这样写到:我日复一日地观测那些植物,不觉得丝毫无趣┄┄┄。我原来不了解土豆的花长什么样,大蒜的蒜长在哪里,番茄的生长是什么样。正是有了这个课程,让我喜欢上了“植物”……..不管以后我是否会选择研究植物这个行业,这个植物园,都会扎根在我的心中,让我在了解植物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感谢学校给孩子们实践的空间,感谢二实验这个开放的平台,在这里,孩子们收获了知识,收获了能力,体验到学习的快乐。在这个毕业季,孩子们想到二实验,那种不舍就是最好的诠释!
社团传帮带活动 秦立祯同学在进行每日的观测记录 我和同学们设计的二维码标牌(省气象局资助的经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