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个电力微分子

一个电力微分子

作者: 梅映雪_bf55 | 来源:发表于2020-10-21 00:16 被阅读0次

对于全世界而言,2020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不同凡响的年景,一场新冠病毒的疫情遍布全球。

在我国传统佳节之际,疫情的肆虐给全国人民带来了精神上的恐慌。所幸,我们处在一个应急能力较强的国度,当防疫组织确定新冠病毒性肺炎,属于传播性疾病后,国家迅速做出了全民居家隔离的应急举措。

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必然牵动了国内各个行业,要对保障民生做出自己的应对工作。在这种危急时刻,中国电力的担当精神再一次显现。

对于中国电力的最基层单位,县供电公司面临的形势同样严峻。首先,在避免职工被感染的前提下,需要保障全县人民及企事业单位的电力供应。再者,公司每一位员工的工作,就似一台设备上的一个螺丝钉那么重要,只有每个人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在工作上才可以默契的配合,从而使公司做到供电可靠性百分百。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供电公司的工作进入了高度紧张的状态。

在经历了全民居家隔离,多行业停工停产的阶段后,在4月份疫情逐渐缓解的情况下,许多小型企业陆续开始了恢复生产。电力负荷面临着突增的情况,这个时候公司领导及相关部门,必须第一时间掌握因企事业单位复工,而引起的电力负荷的变化。接着,省公司给出了一项统计“复工复产电力指数日报”的工作。

我们营销部吴主任,直接把这项工作安排给了我们抄表班的于洪山和宋义豪。这两位员工在接到工作任务后,每天通过内部系统查询负荷变化的数据,并及时上报给部室主任,以便领导及时掌握负荷变化,确保电力供应不受影响。

宋义豪是刚毕业三年的大学生,能够熟练操作电脑系统及表格制作,做这个工作必然是得心应手,没有困难可言。而另一个员工于洪山,则对于做这项工作不是那么轻松。

于洪山在1994年参加工作,自来到公司后他就成为我们公司的“一块砖”,哪里需要他领导就把他派到哪里。在我们公司的职工中,现在在职的工作年限,于洪山应该是比较长的,因此同事们便习惯称呼他为“老于”。

老于今年49岁,出生在农村成长在农村,上学只上到了初中一年级。而对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农村,家里孩子能够上几年学,已经属于不一般的家庭了。

依据老于的文化水平,电脑操作的初级知识都弄不太懂,更别说做Excel表格和发E-mail邮件了。但是,老于对待工作从来都是一丝不苟,领导既然把工作安排给了他,他就想尽一切办法克服电脑操作的一步步“难关”。老于对数据怎么在系统内查询,一点一点的向小宋学习,仅仅“复制、粘贴”就学习了数遍。老于靠着自己的耐心和毅力,克服了多重困难,最后在领导要求的时限内,圆满完成了统计“复工复产电力指数日报”的工作。

老于在单位上是一个值得托付的人。他在抄表中心工作时,我们兄弟县市的计量表校核工作采取互帮互助的原则,在有紧急工程时,相互调集表计,老于就负责计量表的运送工作。当时,一年的时间内,在聊城市的八个县市之间运输了24万块计量表。而且,这项工作是不能按正常工作时间上下班的,在那运送计量表期间,老于经常披星戴月的回家。

有一次,老于去临清供电公司拉表,当接到通知时已是下午上班后,老于便抓紧随着车辆前往。就是这样,一百多华里的距离,走到临清公司也到了下班时间。好在我们供电系统的人,工作中总是责任至上,在他们的积极配合下,几千块表迅速装车返程。在茫茫夜色中,他们在确保表计安全的情况下送到公司仓库,即便是指针已指向晚上二十一点,老于仍然认真核对完计量表数量并做好记录,才推起自己的自行车匆匆回家。

老于还是一个有韧性的人,我们公司的安全规程,要求所有人员必须熟记于心,在操作流程时必须严格按照安规执行。但是,对于中年人来说,安规的学习却不是一件轻松的事,可是老于做到了天天学习,每天都要去系统模拟考试。就这样,在他孜孜不倦的学习下,安规考试老于考100分的概率达到了99%!

从老于参加工作开始,历经了供电科线路管理员、检修工区线路检修、营销部抄表中心、营销部抄表班四个岗位。不论在哪个科室工作,他都是部室里的“勤务兵”,同事们的公活私活,只要找到了老于,他都会尽心尽责地去帮忙,可以说和他共过事的同事,找不出没有接受过他帮助的人。

老于在公司里文化不高,能够做的工作也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单位在国家电网公司也属于最基层。因此,老于在电力系统内的员工结构中,只是一个微小的分子,但老于对待自己的工作,做到了兢兢业业、不辞辛劳、问心无愧!

一个人在工作中,只要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用心、认真、尽职尽责,就可以说体现了自身的价值,为单位贡献了他的光和热。国家电网公司的价值,就是由这千千万万个微分子贡献的自身力量实现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个电力微分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zjm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