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早晨群里发了一个爱因斯坦的故事。
“爱因斯坦小的时候,做手工作品。同学们都争先恐后拿出非常精美作品。
爱因斯坦交给女教师的是一个制作得很粗糙的小板凳,一条凳腿还钉偏了。女教师十分不满地说:“你们有谁见过这么糟糕的凳子?”同学们纷纷摇头。老师又看了爱因斯坦一眼,生气地说:“我想,世界上不会再有比这更坏的凳子了。”教室里一阵哄笑。
爱因斯坦脸上红红的,他走到老师面前,肯定地对老师说:“有,老师,还有比这更坏的凳子。”教室里一下子静下来,大家都望着爱因斯坦。他走回自己的座位,从书桌下拿出两个更为粗糙的小板凳,说:“这是我第一次和第二次制作的,刚才交给老师的是第三个木板凳。虽然它并不使人满意,可是比起前两个总要强一些。”
每个人看的角度不同。我是这样想的,现在小学或幼儿园有好多手工,大多都是家长代做的,做的特别的精美。这就形成了内卷,家长老师为了更好的作品,不让孩子上手。个别孩子自己做的,显然质量粗糙许多,也不好意思往出拿,也让家长帮忙做。这就失去了制作手工的真正目的。我们是不是拒绝了无数个爱因斯坦的生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