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时节,丹桂飘香,气候微凉,正是晨练的最好时候。这不,一大早我就走出院子,打算出去跑步。刚走了没几步,忽然一声苍老的嗓音穿过来,吓了我一跳。在微明的夜色下,我四处张望,终于邻居门前一堆黑乎乎的东西引起了我的注意,我壮着胆子走近一看,原来是邻居婆婆蹲坐在地上。我问:婶子,这么早,你怎么坐在这啊,不凉吗?她回答:咋不凉啊,我烦闷,睡不着啊!我又问:你是怎么出来的?因为我知道,她下肢瘫痪,好几年都不能走路了。邻居婆婆回答:我爬着出来的,我实在是寂寞啊,都快成哑巴了。我又说:我去叫你家人,把你弄回屋内吧。她慌忙答道,不不不,我不回屋,我不回屋。你陪我说说话吧。言语之间甚是可怜。我无语了。唉,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
关于邻居婆婆的事,我是知道的。她在十几年前得了场病,好了以后就不会走路了。婆婆有六个孩子,三男三女,听起来是够幸福的,早些年也确实享尽了福。大儿结婚不久,就生下一对双胞胎。在一般家庭,该是件多么高兴的事啊,可是在邻居婆婆看来,却不怎么开心,因为要伺候媳妇坐月子啊。那时候没现在这么方便,所有的吃穿用度大都是自给自足。伺候媳妇坐月子就干不了自己的活,伺候媳妇坐月子自己就没有办法休息好了所以婆婆就开了个家庭会议:你们弟兄多,家里忙,给你们娶媳妇后就分开自己单过,谁家的事谁管,别指望父母。这个决定生效以后,可苦了大儿一家,男人出去挣钱,养家糊口,女人在家左手抱一个,右手抱一个。有时候饭都吃不上。整天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于是就有人给媳妇出主意,说让媳妇忙不开时给婆婆送过去一个,让帮忙照顾一下。于是有一次,双胞胎中有个孩子感冒了,要去看医生,大儿子又不在家,媳妇就抱一个给邻居婆婆,邻居婆不仅不接,还斥责儿媳不懂事,把当初那个家庭决定当耳旁风了。儿媳说,妈妈,你帮帮我,以后我和孩子肯定孝顺你,邻居婆婆说,用不着你,我有我儿子孝顺。儿媳抹着泪又抱回了孩子。事后,邻居婆婆还对旁人说,不能惯着老大媳妇,我难道带大了儿子还要带大孙子。那不累死我了,谁生的谁享福,谁想享福就谁带。。。。。旁人听得都无语了。.就这样如法炮制,三个儿子,三个媳妇都是这样对待过来了。
岁月如梭,一眨眼,十几年过去了。 孩子们都长大了,邻居婆婆也老了,忽然有一天不知怎么就病倒了,病好以后居然不会走路了, 孩子们就轮流回老宅伺候,有时候女儿们也把邻居婆婆接走些日子。可是邻居婆婆自打不能走路后,脾气更加乖戾,心情不好对儿女非打就骂。 俗话说得好,百日床前无孝子。 更何况这种强势的母亲。渐渐的孩子们不再回老宅伺候,只是按时送饭回去。儿子们大多时候都出门挣钱去了,只有媳妇孩子在家,送饭时,儿媳放下就走,从不和她多说话。所以邻居婆婆就寂寞的要命。。。。。。。这才出现了以上的情景。 此情此景,使我感叹不异!是该可怜邻居婆婆的处境尴尬,还是该谴责媳妇的不孝?我个人觉得谁都没错。错在社会,错在那个社会人们的素质。最近网上流传一句有关婆媳关系的话,很适合这个情景。你养我小,我养你老。做为邻居婆婆,如果在媳妇困难时,你伸出手去多少帮个忙,让媳妇减轻点负担。到你困难时,她能不管你吗?何至于落得如此地步。作为儿媳,或许也有不该的地方,人老了,何必跟她计较呢?但是儿媳们也很委屈,婆婆年轻时,只顾自己不受累,没有对自己伸过一次援助之手,在那时候她怎么不念起孩子们年轻不懂事,必须得父母关心帮衬哪。难道老了就有理了吗?在她困难之时,我不计前嫌,能替他儿子给送饭就很不错了,还想咋滴啊。年轻不是错,年老也不是借口 。。。。。。 怪不得佛说:有因就有果,有果必有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了。
7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