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零售这么长时间,关于零售的信息化,都会加上‘管理’两字。信息管理,听起来高大上,有管理的范畴,就把自己当管理者。孰不知,别人只会把你当成枪使,好听一点就是管理工具。信息系统就是管理系统,信息化就是上线一些管理系统。唯管理论,一直是这个行业的通用方法论。
信息化的唯管理论,其实是继承西方的逻辑。因为发达的欧美国家,信息化是一个公司的管理支持体系,大家已经公认必不可少。而中国呢,从大制造到大营销,一直学的西式的方式和方法,所以大管理也是西化。大管理的部门组成,也是行政、HR、财务,加上信息。其他不了解,以下我们只说信息。
信息化作为一种数据来说,用于管理的确是第一职责。用数据的方式进行管理、用数据的方式进行流程梳理,都是听起来没毛病的、想起来很明白、做起来“不是那回事”。分析其原因,一句话可以归纳,“不严谨不科学,的确是事实,且体现了实用主义!”一般做过信息化的人,我说这句话,应该都能理解。如果说想要达到欧美发达国家信息化水平,唯有等时间的催化、岁月的反哺。
现阶段,我想推出的观点是信息化的唯工具论。只有工具论从点上突破了,面上的管理论逻辑才会变得更流畅。人类制造工具的目的就一个,就是把人从耗时费力的消极被动性操作中解放出来,让人在轻快便捷的积极主动性工作中体验创造的喜悦。简单说,创新、提效。产供销一体化的企业,生产环节以及销售环节,是工具化最能发挥的战场。在日常生产的中,容不得一丁点欺骗和忽悠,真实的产量放在那里、真实的品质会自己说话。通过信息化的利用可以从点上加速工具化进程,逐步让人降低重复劳动带来的劣势,让一线劳动者稍微愉快一点的生活。真实的业务场景,肯定就是流水线工艺。一切采购环节、薪资结构、人员管理等,都是围绕这个产线,只有这个产线整体流程效率和效益产出高了,才是解决了问题。有了国家的工业4.0、“智能智造”,一切资金、舆论导向、社会话题都来了,所以智能供应链等等,这方面不了解,就此打住。就知道一点,没那么牛。因为真正的牛,肯定是做衣服的人来说的,而不是一大堆咨询专家、研究生学者、IT人士。积极去多看、多琢磨吧,或许会打破我的认知范畴.
再说销售环节的信息化,必须工具化,现阶段的信息化总是想着大的、开创性的、影响大闭环大流程的,只有这样才能博得老板一笑。而已。用大公司好公司的思路,建设自己的信息化,当然很对,也有说服力。所以一窝蜂的大家谈论这个,开个论坛,做个讲座,然后又是一大堆分享。所以,没有做过研究的人一问,满市场都在聊新零售、全渠道、私域流量、自动穿戴等等。所以我觉得,真正能帮助销售环节的,就是人、货。这里说的人货绝对不是经常说的人货场。人,指导购的积极性、主动性、成交的迫切程度,还有上级对导购的信任度。纵观自己的视野,凡是做得好的店铺,就是找对人或者把人培养好了。更直白一点,找到一个好店长,一切都靠谱。因为她既能自己产出,也能培养人,如果忠实度够的化,能孵化一个团队。货,指对货的一切掌握。根据订货会了解货,根据陈列了解货,根据搭配了解货,根据品牌故事了解货,根据FAB了解货,根据主推了解货,根据库存了解货等等。然后对货的学习,必须深入骨髓,拒绝无效动作。然后又说回人性!为啥代理商的新品产销率高,反而直营不如呢,就是因为一个货是老板自己买的,一个是帮忙卖货的,就这么简单。但凡做得好的老板,都懂这个道理,要让卖货的人,有老板的视角。所以基于这些客观现实,就是培训这个市场了。然后培训是必须的,但是没有一个落地方法,就是白搭。落地方法中,比较可悲的就是又依靠了手机这个玩意,或者说微信这个平台,借助小程序来深度学习货品。因为有内容,有监管,又方便,很直接。管理者考虑的只有数据的安全性这一样东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