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没睡好,今天又没有什么紧要的事干,浑浑噩噩也不是写什么。为了收心,看了一些自己以前的文章,一看吓一跳,很多地方语义不同,多字错字。不由得想起,张飞救了公主这句话。
三国演义中,主公是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黄忠,马超为西蜀五虎上将,五人曾多次搭救主公,可是谁记得张飞什么时候救过公主。张飞是救了公主,还是主公。还有下面一句话。
“研表究明,汉字序顺并不定一影阅响读。”这句话大家看起来有问题吗?仔细看看。看出问题来了吧,这时我们的大脑自作聪明,用以往的经验来引导认知。心理学上叫做知觉的整体性。
我们写文章,是不是先在大脑中构思出画面或者词语,再打出来或者写出来。我们大聪明的脑子,看别人的文字都能顺畅,看自己的更难发现错误了。所以,有时你发现,写完一篇文章,看了好几遍都检查不出错误,错别字。
第一,当我们在写东西时,大脑更在意的是把想写的内容表达出来,而这是一个非常高层次的任务。因此,在写作时,大脑更加重视通过组合句子将复杂的想法写到纸上,并将注意力集中在将单词变成句子的任务上,而大脑的这种选择会导致一些错别字。
第二,我们的大脑就是被预设为首先关注于事物的整体,而非事物的细节。因此,当第二点跟第一点联系在一起时,会导致我们在写作过程中很难发现错别字,一些形近字会被我们轻而易举地遗漏。随后自己检查时,大脑又会先注意文章的整体内容,看看有没有把想要表达的内容给写出来了,而不会先找错别字。所以哪怕写完文章后立即进行检查,我们也难以发现错别字。
一些检查文章的技巧,能够降低低级错误出现的概率。
1.写完文章以后,不要立马交稿,干点别的,再回来检查一遍!
有时候刚写完检查不出来错误,通常是盯电脑屏幕太久了,大脑会比较疲惫,那不如去摸个5分钟鱼,换下脑子,回来再检查注意力更集中。
2.打印成纸质版逐字逐句检查
有条件的话,真的可以把文件打印成纸质版,逐字逐句检查,此法非常实用!
3.把文档放大到180%进行检查
当把文档放大以后,视觉上盯着的每一行内容都会更加集中,此方法在写作的时候特别适用,不要把文档缩小到50%,试试放大到180%。
4.放一放隔一天再检查一遍
如果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等到第二天再检查检查,这个时候不仅能够发现错别字,甚至还能把语句再重新进行润色。
5.把关键信息用颜色标注出来,反复检查几遍
最让人崩溃的错误大概就是把文中特别关键信息弄错,这个时候在写完以后,就可以把关键信息用红色标注出来,反复进行核查,特别是像品牌名称,关键数据,人名等内容,千万要确保准确。
6.借用文档纠错程序或软件但不依赖
像文档自带检查系统,一旦出错就会标红;或者是秘塔写作猫网站,能够起到纠正错误的作用,甚至还有改写的功能,虽然能够揪出来一些错误,但是准确率还是不够高,需要人工纠错。
着实写不下去了,声明一下,多数内容来自网络,我偷懒拼凑了一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