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作者: 山中打柴人 | 来源:发表于2019-05-11 13:26 被阅读0次

    诚信,何谓诚信?

    墨子曾有言:诚信者,天下之结也。

    而在历史之中,却有这么一人,其重视诚信的程度,正如本文题目中所言,当时的人们对其的夸赞便是,纵然得到黄金百两,却也不如季布一个承诺。

    那么,这以诚信而名闻古今的季布,又是何许人呢?

    季布,楚人也,为任侠有名。《汉书·季布传》

    关于季布的曾经,史书上也并没有对其进行过多的记载,就只是单单的这么一句。只能说,他生于战国末年,长于秦朝时期,而对于他是如何出生的,出生在咋样的家庭里面,也是没有人知道的。

    但是,从那一句“为任侠有名”中,我们就可以看出很多信息。至少,在季布青年时期,他还是一个侠客,而且是一个比较有名气的侠客。而出生在曹魏时期曾注释过《汉书》的如淳则是这样解释任侠这两个字的:“相与信为任,同是非为侠。所谓‘权行州里,力折公侯’者也。”

    在这里,笔者把“相”看作是相貌的意思,把“信”看作是信用的意思,而那个“同”字,应该是作了动词,所以,连起来的意思大概就是:相貌比较雄伟,又坚持信义,以此为凭借,并且如侠一般能分辨是非,所以能够纵横于州里,折服各种公卿贵族,而这样的人,便是任侠。

    如此,季布的一个基本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的面前了,其人虽然出生不高,应该是不高,也肯定不是出自贵族家庭,不然这种情况下,史书中一般都会记载的。季布此人,长相什么的,应该还是比较威武雄壮的,但是,这不是最重要的,关键是季布此人为人特别重视承诺,而只要其答应下来的事情,便一定会做到的。如此,季布便就是以侠客的形象而名闻楚地,为当时之人所尊重和敬佩。

    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汉书·季布传》

    关于这个记录,尤其是记录在汉书中,笔者初看时,也是颇为想笑。真不知道当年的那个记史之人有没有想过高祖刘邦的感受,不过,或许也是修缮过的记录,所以才用这样的词语来形容。而由其是其中“数窘”两字,简直是把当时刘邦所处的场景和心理特征,描绘的让今人都能体会的到,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画面感极强啊。

    因为季布重视信义,故项羽便任用他为将军,而季布自然是死力效忠项羽,然后结果就是,让刘邦异常窘迫。基本上可以定性,刘邦不仅没能奈何的了季布,反而是被季布给欺负了,而且看上去还欺负的不轻啊,所以,史书上才有了下面的记录:

    顶籍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舍匿,罪三族。《汉书·季布传》

    啧啧,看史书中记录的那三个字“罪三族”,笔者都能直观的感受到刘邦对于季布的恨意。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你小子当初嘚瑟,我让你嘚瑟,这次我看你往哪里跑,还不信就抓不住你了。由此,其实也能间接的反映出当年季布效忠项羽时,的确是把刘邦给打惨了,否则,以刘邦那样一个比较大度的人,还是不会下这么毒的命令的。不过,看了下面的记录,笔者也能看出,刘邦也算是真被当初的季布给气疯了,所以才会说那样的气话,事实上也证明了,那道命令,也的确就只是刘邦的一时气话而已。

    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求将军急,迹且至臣家,能听臣,臣敢进计;即否,愿先自刭。”布许之。乃髡钳布,衣褐,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僮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其季布也,买置田舍。乃之雒阳见汝阴侯滕公,说曰:“季布何罪?臣各为其主用,职耳。项氏臣岂可尽诛邪?今上始得天下,而以私怨求一人,何示不广也?且以季布之贤,汉求之急如此,此不北走胡,南走越耳。夫忌壮士以资敌国,此伍子胥所以鞭荆平之墓也。君何不从容为上言之?”滕公心知朱家大侠,意布匿其所,乃许诺。侍间,果言如朱家指。上乃赦布。《汉书·季布传》

    正如前面所说,季布此人以侠而名闻天下,以重视信义而为当时之人所敬佩和尊重。故而,当季布失利遭遇为难之际,却也有无数人愿意为之帮忙,所以才能让季布在当时刘邦那样的搜捕下,依然无恙,不得不说,古时之人,其作风行事,确多为今人所不如。

    当时,季布藏到了濮阳的一个姓周的家中,这姓周之人应该也是当地的一个豪强,所以,便对季布说,朝廷搜捕他非常严密,恐怕在我家里也留不住了,所以希望季布能绝对相信他,如此,他便才能帮助季布脱身,而如果季布不能相信他的话,那他便自愿先自杀,以显示自己的信义。

    唉,古人之风,确实刚烈,所谓士为知己者死,笔者也的确是佩服啊。

    话都说到这个份上了,季布自然是选择相信这姓周之人,所以,才会接受此人的安排。而这个姓周之人的方法就是,先剪掉季布的头发,然后再把季布给绑起来,和其他奴仆混在一起,然后以卖奴仆的方法混出城外,并交由自己的信任之人。

    而买这些奴仆的则是一个姓朱的豪强之人,此人与当时权贵颇有来往,也知道季布混在那些人之中,但是,其人却也是十分敬佩季布,并且还觉得季布不应该就这样死了。于是,这个姓朱之人便去找当时的汝阴侯夏侯婴见面,并在与其会面期间便谈到了季布的事。

    而这个姓朱之人也比较聪明,先是问夏侯婴是如何看待季布,而当夏侯婴对他说季布是一个贤者之后,他才说出了自己的真正目的。这个姓朱之人便是如此对夏侯婴说的:“季布难得有什么真正的罪行吗?想当初,季布效忠项羽之时,不过是各为其主而已,然而,这天下所有曾经的项羽旧臣就真的可以除的尽吗?陛下已经得到了天下,却仅仅因为私怨便如此大费周章的抓捕季布,难道不是显示出了陛下的狭隘吗?况且,季布此人是个大才,如果逼季布太急,万一季布一怒之下去了北方匈奴那里或是南越国那里,难道这不就是在为自己创造强大的敌人吗?那么,您作为陛下的亲近之人,难道不应该对陛下说吗?”

    其实,听了这番话后的夏侯婴也明白了,这姓朱之人一定知道季布的下落,而且也是一个敬佩季布之人,所以才会为季布如此说话。自然,夏侯婴也知道季布确实是个大才,虽然是曾经的敌人,但也是自己所敬佩的人。故而,夏侯婴便找了一个机会向刘邦说明了情况。自然,刘邦当初下那道命令,也纯粹是一时气话,所以想通了之后的刘邦,便收回了那道命令,并且答应不再追捧季布。

    纵观此次援救季布的整个事件中,应该说,虽然季布是靠着别人而活下来的,但是,归根到底,还是源于季布本身的能力和能够感染他人的个人魅力。放现今来说,一个人,别说这个人再有能力,哪怕就是那种为天下之人所知的大善人,然而一旦遭遇危难,真正愿意帮助的人又有几个?而且还极为可能要付出自己的生命和自己的家人的生命,如此,才更能体会到古人的那种重义重诺的气节所在。虽然说就现在而言,这种气节,也的确不是多么有价值的,毕竟,别人的命是命,自己的家人的命当然也是命,但还是那句话,哪怕我们现今之人仅仅能够做到,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是非常不错的。季布自身就是一个极为重视信义和承诺之人,他正是凭此而扬名的,也是凭此而立足于那个时代的,无疑,至少对于那个时代的人来说,这样的人就是值得尊重的。

    当是时,诸公皆多布能摧刚为柔,朱家亦以此名闻当世。布召见,谢,拜郎中。《汉书·季布传》

    在季布赦免之后,其实很多人也并没有因为季布没有为项羽而死忠就嘲笑其。毕竟,于古人而言,在其位某其政,才是应该的,而既然已经不在其位,那又何必为了一个没有意义的事而白白放弃自己的生命呢?同样,季布当初在追随项羽的时候,能够死力效忠项羽,为世人多尊,但如今项羽已死,自然也不必坚持,故而,偏偏正是这样,才让季布更加为天下之人所称道。同时,那个救了季布的朱家,也以此而名闻当世,很快,当得知季布愿意放下曾经之后,刘邦便重新启用季布,聘其为汉臣,任命其为了郎中。

    季布一诺为何价值百金,很多人不解,虽然史书中也没有明确说明季布究竟是如何重视承诺的,但,就笔者看来,季布的承诺,更多的还是体现在其能够真正做到真心不二。如当初在项羽麾下之时,便是权力辅佐项羽,并打得刘邦那般窘困,而如今在效忠汉庭之后,便又是全心全意的干好自己的工作,并全力守护汉庭,如此,或许,这才是季布一诺值千金的真正原因。

    孝惠时,为中郎将。单于尝为书嫚吕太后,太后怒,召诸将议之。上将军樊哙曰:“臣愿得十万众,横行匈奴中。”诸将皆阿吕太后,以哙言为然。布曰:“樊哙可斩也!夫以高帝兵三十余万,困于平城,哙时亦在其中。今哙奈何以十万众横行匈奴中,面谩!且秦以事胡,陈胜等起。今疮痍未瘳,哙又面谀,欲摇动天下。”是时,殿上皆恐,太后罢朝,遂不复议击匈奴事。《汉书·季布传》

    布为河东守。孝文时,人有言其贤,召欲以为御史大夫。人又言其勇,使酒难近。至,留邸一月,见罢。布进曰:“臣待罪河东,陛下无故召臣,此人必有以臣欺陛下者。今臣至,无所受事,罢去,此人必有毁臣者。夫陛下以一人誉召臣,一人毁去臣,臣恐天下有识者闻之,有以窥陛下。”上默然,惭曰:“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布之宫。《汉书·季布传》

    以上两段,便是说明季布全力效忠汉庭的证明。在吕后当政期间,匈奴单于发书信侮辱了吕后,于是吕后大怒,遂召集诸将商议,决心起兵讨伐。而当时的上将军樊哙因为多年追随刘邦,又是吕后的妹婿,便自称,愿领军十万踏平匈奴。其他将军也甚至其情,又知道吕后正在大怒期间,不敢说其他意见,便都是跟随樊哙所言。但惟独季布,却是明确的指出,这就是在胡作非为,当年陛下率军四十万都不能奈何匈奴,尚且受困于平城,且当时樊哙就在其中,然而今天樊哙却称以十万兵便可踏平匈奴,不过是自欺欺人罢了。况且,自秦末以来,天下乱世久矣,百姓苦不堪言,今天樊哙却肆意起兵戈,这是在动摇整个汉庭根基,所以,樊哙此人当杀。

    可以说,季布的所言,虽然句句在理,句句是对的,但是,他这样说,却不只是在打樊哙的脸,还是在故意如怒吕后。说句不好听的,如果吕后再残暴一点,顿时之间,季布就当身首异处,那么,季布这又是何必呢?诚然,季布此人正如笔者所言,他的重视承诺的意思就是,只要他此时在什么岗位,他都会根据当时的情况说出最对的话,或者说,于季布而言做事,从来都是没有能不能,只有对不对。

    而吕后呢?自然也不是那种不讲理之人,听到季布这么说了,也是不再商议讨伐匈奴之事了。

    再说第二桩事,则是发生在汉文帝时期,其实说起来,季布也算是活的比较久了,都活到了汉文帝时期了,也是不容易。当时,季布为河东太守,而汉文帝因为一个人的夸赞,便临时招季布来都城,然后忽然又听到一人对于季布的否定之词,便又让其回去了。

    放别人头上,自然不会多言,但是季布不会,他当时就怒了,直接就进入宫中质问汉文帝,问他是什么意思?然后当得知缘故后,便问汉文帝,靠着一个人的夸赞,你就把我招来,然后随便一个人的损毁,就把我舍去,你这样用人,让天下之人如何看待你啊?

    汉文帝自知理亏,便道:“河东吾股肱郡,故特召君耳。”只能说,季布此人行事,坦坦荡荡,确实不愧是一代侠士。

    而纵观季布的一生,其人并未有多大成就,也并未有特别卓越的才华,但是其人却独独以信义而闻名华夏,以信义而流芳百世,不得不说,古人在记史之时,也确实更加看重一个人的个人品质,如《汉书》中最后给他所作的评语:

    以项羽之气,而季布以勇显名楚,身履军搴旗者数矣,可谓壮士。及至困厄奴戹,苟活而不变,何也?彼自负其材,受辱不羞,欲有所用其未足也,故终为汉名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得黄金百,不如得季布一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dxa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