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虽然有些枯燥乏味,但对于我们的工作生活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那什么样的文章算是说明文呢?笼统地讲,凡是解说事物,剖析事理,阐明意象,能够使人得到关于事物、事理或者意象的知识的文章,都可以称为说明文。
有人说,说明文的实质,有一些好像和科学的记事文相同,而有一些又好像和叙事文类似,实际上,其实质却是完全不一样。
说明文和科学的记事文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叙述对象的范围不同。科学的记事文虽然也是以记述事物等等状态、性质、效用为主,但是以特殊的范围有限,是比较具体的;而说明文是以普遍的范围为对象的。
说明文和叙事文的区别则比较容易。关于事实的说,对象虽然和叙事文相同,但形式去全然不同。还有一个明显的区别,叙事文可以带有作者的主观色彩,而说明文则完全不能许可。
下面来说一下说明文的特点。
1、说明文的用途和题式
说明文本来是用浅显易懂的文字去阐明叫复杂的事物或事理,使它的关系明了,范围确定,意义清晰给人以关于该事物或事理的普遍的正确的知识,所以用途非常广泛。教师的讲义、科学书籍,复杂设备设施的说明书、学术上的定义,字典上的解释,古籍上的注解,事实真相的传达,凡是足以使人可以获得明确的观念和理解的,都要用到说明文。
说明文的题式通常有两种:
(1)疑问式
(2)直述式
2、说明文的条件
说明文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单个术语的定义;复杂的说明文,无非是单个术语定义的集合和它们的引申。最简单的说明文的形式是:类+种差。但是说明文如果只是这样简单,通常不能清晰地使人明了某个事物或事理,必须得更加详尽才行。因为说明文所要说明的事物、事理既不一定简单,又多数处于未知的状态,只有这样,说明文才有创作的必要。所以说明文在做法上限定的条件必然多于两个。这样的条件通常会有六个:
(1)所属的种类
为了使要说明的事物、事理和其它关系较远的事物、事理分离,必须阐明所说明的事物所属的种类。
(2)目标事物所具有的的特色
为使目标事物进一步和它同属一类的关系较近的事物分析,必须相信描述目标事物的特色。
(3)所含的种类
为了使目标事物的内容明了,易于理解,而且理解的内容更加充实,所以必须将目标事物下面所包含的所有种类罗列清楚。但是中罗列的过程中,一定要有分类的标准,因此叙述分类的同时,也要将所用的分类标准一并列出。
(4)明显的事例
说明文中讲著名的或众所周知的实例列出,会更加利于读者理解说明文的内容。
(5)对称和疑似
写作说明文的时候,单从事物的本身直接描述,往往不容易说得明白。所以若将对称的,即同属于一类而不属于同种的事物,或疑似的,及好像同种而实际上并不是同种的思维对照描写,可以更好地将事物阐述明了、浅显易懂。值得注意的是,学术上的名词大概是对称的,通俗的商务多半是疑似的。
(6)语义的限定
语义常常因为使用的场景不同而产生歧义。写作说明文时,如果遇到容易产生歧义,或易导致误解的字词,一定要对这些字词添加必要的限定。
3、条件的省略
写作说明文的目的原本就是为了让对某一事物并不知晓的读者,通过阅读这样的文章,轻松明了地了解这一事物。如果所写的说明文是比较复杂的,要正确、明晰告诉读者,就应该具备前述所有各项条件,但并不是说,所有的的说明文都必须全部具备这六个条件。当某部分内容其实已经浅显明了的时候,可以简略几个条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