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简书上的产品经理文章大全
《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最简单也最困难

《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最简单也最困难

作者: 还在呢死胖纸 | 来源:发表于2016-02-02 14:55 被阅读303次

    20160202 未完待续

    简单来说,本书提到的四个策略为:
    删除
    组织
    隐藏
    转移
    合理运用这四个策略,不能保证你的设计是最好的,但是可以保证,你的设计是适合人类的,不会罗里吧嗦的。
    把技术变得简单,让用户直面任务,一击即中。(举例,打印机安装是否非得安装驱动和调试,能否一键工作?)

    人们喜欢简单/值得信赖/适应性强的产品。
    因为简单易用,所以能为大众接受;值得信赖,所以赢得用户;适应性强,所以发展出别具一格的应用方式。
    (举例,用户拿到手第一想做的是什么?高级的编辑功能是不是必须的?安装使用的时候,驱动之类的,是不是可以砍掉?连接线容易丢失,是不是可以不用?)

    复杂的产品不可持续
    1.人们喜欢被包围在不必要的功能中;(炫耀性的设计?)
    2.所有这些不必要的功能都是要钱的;
    3.不断增加不必要的功能后,产品的维护成本会越来越高,越来越不灵活;
    4.功能越多,用户月难找到真正需要的功能;
    (举例,带跑马灯的充电线,灯也是要钱的,钱是用户的,但用户其实只要你安安静静充电就可以)

    感觉简单不是真正的简单
    专业性/技术性的产品,需要的是实用,而不是看起来简单。做这样的产品,需要考虑管理人员/工程师/用户。(本书主要考虑大xiao多bai数用户的体验)
    (举例,独轮车简单不?对普通用户来说,显然不是的)

    简单的产品也可以有特征
    用料,对关键因素的强调,甚至组合几个要素的方式,都会直接影响到最终结果。
    抛开极简主义,也能够成就简单,简单的特征和个性应该源自你使用的方法、所要表现的产品,以及用户执行的任务。


    拒绝“貌似简单”
    简单的设计,是不是只是“方便”了设计师?简单的解决方法,可能会变成粗暴的,强迫指引性的“简单”。
    (举例,操作向导的设计,怎么样才会显得不官腔不做作惹人厌?要知道,大多数人不喜欢被电脑'教育“)
    (再举例,说明书,把所有问题列出来,然后把它们丢给了用户。但是用户其实只想拿过来就用。)

    需求分级
    人们都担心失去已有的东西,但其实有些东西你拿掉了,他才发现压根不需要。小众需求,是不是有必要存在呢?不过盲目砍之前,可以按照简化之后对用户造成的影响来进行排序,对每项变化的重要性和可行性进行评估,按照一定的档次进行排序,优化/简化。
    (举例,iOS的设备不支持flash,多少人嚷嚷了?结果正常用也没啥事)

    描述要点的两种方式
    1.简单而迅速地用一句话把你要做的东西写出来,包括我要设计什么、要遵循哪几条设计准则,尽量使用最简单的术语。一旦有地方犹豫不决,就问:”做这个是为了什么?“
    2.更好也更费时间的办法是,问自己我希望用户拥有什么样的体验?具体描述用户使用的情景,以及我的设计如何满足用户在该情景下的需求。
    总而言之,需要给自己一些目标和限定。
    换句话说,需要了解用户生活的世界,了解用户的偏好和行为。(先理解用户,再思考合适的设计)


    产品的使用环境
    用户真正使用产品时,可能是在移动的、嘈杂的情况下,so,设计师需要在极端的环境下虐一虐自己的设计。
    观察产品使用环境,了解哪些因素可能干扰使用。
    (举例,办公室里,中途打断的电话,上下班时不太流畅的网络,在家里边抱着孩子边使用?平板电脑很重,所以会搁在肚子上,挡住一部分内容?)

    用户分类
    专家型用户(愿意探索你的产品和服务,并给出建议。舍得花时间研究新产品。数量占少数)
    随意性用户(有兴趣使用更高级复杂的产品,但是不想接触全新的东西——要想让他尝试新功能,那么功能得足够简单。这类用户比你想象的少,而且学习意愿不明显)
    主流用户(不会因为技术而使用产品,完全为完成某项任务而使用。大多数人属于这种,关键词”够用就行了“)

    有时候最好对专家型用户的需求视而不见,因为他们要求的功能太高级太复杂,以至于除了他们很少有人会用。
    简单的用户体验是初学者/新手的体验,或是压力之下主流用户的体验。

    (主流用户在意立即把工作做完,专家用户喜欢先设定偏好;
    主流用户认为容易操作最有价值,专家用户在乎操控的是否精准;
    主流用户想得到靠谱的结果,专家用户希望看到完美的结果;
    主流用户害怕弄坏什么,专家用户则有拆解一切刨根问底的冲动;
    主流用户只要觉得合适就行了,专家用户则想着必须精准匹配;
    主流用户想看到示例和故事,专家用户想看到原理。)

    设计的感情需求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即使是工作表这样直观的应用,他们都想找到一个使用它的理由。
    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感觉井然有序,轻松自在,感觉一切尽在掌握。

    简单意味着掌控一切(感觉上)
    让用户感觉是自己在控制一切。(想想之前的,让机器主导用户行为的做法吧)(不要让用户感觉自己跟个智障似得,哪怕他正在做很智障的事情)
    多问问自己,然后呢?

    不能遗漏关键的步骤
    关注主要的行动,并从用户的视角把它描述出来。
    设计方案时,针对的是用户的行为,先简单描述,然后一步步细化写出步骤。

    描述用户体验(约等于讲故事)
    故事的细节,正是你希望传达的功能点。so,每一个细节都有它存在的理由。
    (想象一下,你正站在大街上,突然……)
    故事的情节要简短,但是要有关键点。好的故事情节应该简明,具体,可信,并且拥有相关细节。
    衍生开来,需要有——1.可信的环境(时间+地点);2.可信的角色(谁,为什么?);3.流畅的情节(发生了什么?怎么样?)
    可以试着把视角放开些,将产品放在更大的环境中。

    极端的可用性
    瞄准极端的目标,即使是那些无法完全实现的目标,也能够保持你的产品简单。(举例,你的产品能否做到瞬间响应?)

    跟其他人讲述你的看法
    尽可能用最简单的词汇,描述你的想法。(举例,wallwa网能让你自由定制属于自己的装饰画/家居用品,你还能在上面售卖自己的画作衍生物。)

    洞察故事背后的逻辑
    运用学到的东西构思故事,然后再深刻理解自己要解决的问题,事情就会开始明朗起来。
    首先,回顾从用户那里收集来的素材、他们面对的问题、他们生活的世界;
    然后,从故事中找到突破口,寻找有哪些可以调整改进的地方;
    把上一步找到的设计要点按先后次序罗列出来,哪一个因素的影响最大?调整优先级,解决它;
    最后,验证你的设计方案。(是否有认知偏差?是否有不可控因素?有没有正反面例子可以参考?有没有将设计贯穿到底?)
    观察使用产品的人,观察竞品和使用原型作为辅助,这样才有可能知道你的见解是否有价值。

    明确认识
    一个问题,可能会看起来简单,解决起来觉得复杂,等你开始搞清楚问题,给出复杂的解决方案之后。注意!真正伟大的人还会继续向前,直到找到问题的关键和深层次原因,然后再拿出一个优雅的,堪称完美的有效方案--史蒂夫・乔布斯
    so,不要匆忙着手设计。理解核心问题需要时间。

    分享(讲故事吧!)
    跟所有人讲你的目标,要简单明确。让最核心的理念随处可见,这样所有的人都知道你的目标是什么了。重复强调,直到让团队成员都知道自己应该交付怎么样的功能。

    简约四策略(注意,这里是点题)
    试着简化下遥控器,把它变得更简单易用。
    首先,我想你可以试着出几个方案,这比一条道走到黑要好许多。从中选择一个最满意的。
    删除
    组织
    隐藏
    转移
    适用于简化功能/内容。四个策略各有千秋。

    删除
    1.删除多余的,只留下最必要的,而且保证,剩下来的功能是很优秀的。(举例,问自己,最重要的功能/内容是什么?)

    2.删除功能是一个血腥无情的过程,避免错删,就要弄清什么是重要的。不能把难做/难以实现的事情都砍掉。不要等着别人无情地删除最有意思的功能,要纵览全局,保证只交付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功能和内容。

    3.关注核心问题,相比新功能,用户可能更喜欢现有功能的改进优化。另外,要找到用户使用过程中的困难和挫败点,解决这些问题会很有帮助。

    4.只做一半的,不成熟的功能,干脆砍掉吧!(沉没成本——1.没做好的功能会被诟病(用户精神负担);2.维护成本)

    5.与其问“为什么要去掉它?”,不如换成“为什么要留着它?”(P了个S,人们都喜欢留着东西,喜欢拥有害怕失去哪怕东西已经残破不堪)

    6.不要再“假如用户……”了,越这样想,越会让你想把东西做的越全越臃肿。去发现问题,列举数据吧!(举例,我的目标用户是否经常……,有时候,做产品可能得“迟钝”点吧)

    7.吸取用户的意见,但是不要听他们的。增加功能不一定会让用户体验变得简单,反而会导致更多的迷惑。

    8.如果一个小的变化,让事情变得复杂。那么是时候去退一步寻找更好的解决方案了。如果想了很多功能区应对各种可能,不如退一步,把自由度交给用户,只提供基础功能,玩法和变化,应该由用户的【目的】主导。

    9.长远来看,增加功能,有害无益。(有些偏激,但是从优化来看,是对的,保持短小精悍是个明智的选择)

    10.要知道人们真正关心什么,可以做个模型试用。一般来说,大部分人都不喜欢删除功能,如果是无关紧要的功能,删掉之后其实影响不大。但是核心功能去掉后,可能激怒用户。我们可以接近解决方案,不用妄想取悦所有人。

    11.确定用户的目的,排列优先级。先满足优先级最高的方案。确定用户最容易遇到的干扰源(打断使用流程),按照难易程度,逐个排除。

    12.不要用功能多寡来判定产品好坏,能否解决最痛点才是重要的。

    13.去掉那些可有可无的选项、内容和分散人们注意力的玩意儿,可以减轻用户的负担,让用户专心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掉分散注意力的元素,可以让用户感觉速度更快、而且更有安全感。(减轻用户负担)

    14.做决策——如果选择超过了一定数量,就会带来心里负担/选择困难症。

    15.去掉干扰元素——举例,减少页面中的超链接,放在页面下方。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16.提供默认值,减少选择。(节省用户的时间和精力)

    17.砍掉设置繁多的选项和首选项(针对专家用户的设计),对已有方案进行测试,如果区别不大,就选一个开始吧,不要两个都保留。

    18.果断。只给一个选项,用,还是不用。如果给了过多的【查看详情】,就是在暗示用户【我再想想】,然后他们就开始摇摆。(保持速度和简单)

    19.不用【你确定要这样吗?】【这样子是不对的】来打扰用户,设计者应该承担起为用户消除干扰源/误操作的责任。(举例,只展示可用数据,不可用的就别拿出来了)

    20.删除视觉上混乱的元素(so,统一规范的元素复用很重要)(Tips:1.使用空白或轻微背景色来区分页面;2.尽可能少用强调,不要同时加大,变色,一个因素强调就够;3.别使用粗黑线;4.控制信息层次,复用标题,子标题,正文;5.减少元素大小的变化;6.减少元素形状的变化(比如按钮样式)。

    21.删减文字,突出重要的内容。(取消掉多余的废话吧,官话套话人尽皆知的,讲讲没意思了。删掉不必要的说明性文字。删除繁琐的解释。使用描述性链接,直接看见标题。


    精简句子——1.不使用介词(对于/根据/为了/基于/通过/关于);2.不使用【正在】句式,换成其他的(花时间);3.把被动句式(被XX)换成主动句式(把XX);4.减掉索然无味的开头;5.减少废话(“在每天的基础上”——”每天“)。

    22.不要删减过多。删掉用户的控制装置,剥夺操作的权利,是很令人难受的。(人们都渴望自己掌控全局,而不是干巴巴等着。)

    23.在功能变得庞大时,你是否还有勇气,做出新的改变,砍砍砍?

    24.焦点,就是删除干扰注意力的元素,聚焦于项目(聚焦于真正重要的功能)。

    25.分块,7-2法则,甚至只取4项。用一定的逻辑顺序,把项目分块,让用户的使用变得简单。

    围绕行为进行组织。
    (遇到注册/流程性检查,如果不能去掉就想办法推迟,因为它会打乱购物不周,引起迷惑。)
    (画出用户的行为有助于理解如何组织你的软件产品)

    是非分明
    按照用户习惯,而不是公司的习惯来做分类和划分。(确定清晰的分类标准,简单的组织模式具有清晰的界限。)
    所谓最简单的分类,通常是指,交叉重复最少的分类方法。

    一般而言,最适合组织会议信息的方式,最简单的,莫过于按时间排序了。(再一次,找到排序维度很重要,每个人的分类思考都不一样)

    无论是设计还是使用,搜索都比浏览困难得多(最好先对内容有效地组织,然后再考虑如何设计搜索)
    时间线,是组织活动的通用方式。(在实体的空间,比如酒店,国家,按照空间进行归类引导则比较合适)

    网格
    从对齐字段的假想水平格线入手+去掉分类色块背景+空白间距/假想网格线划分,能让布局更清晰明了。
    用看不见的网格线来对齐界面元素,是吸引用户注意力的一种有效方式。
    (网格布局也会让人觉得局促和受压制,所以可以尝试不对称的布局)

    大小和位置
    重要的元素要大一些,即使比例失调也可以考虑。
    不太重要的界面元素应该小一些。
    把相似的元素放在一起。
    真正应该担心的,是用户能不能轻易找到要找的东西。

    分层
    信息的感知分层。
    用同样的颜色与连线,把相关的内容连起来。
    1.尽可能使用少的分层,信息越繁杂,分层更应该少;
    2.把基本元素放在常规背景层,一个元素很难放在两个层里面;
    3.让任意两层之间的区别差异最大化;
    4.相对重要的,使用明亮,高饱和度的颜色,突出;
    5.同等重要的,用相同的亮度和大小,色调区分。
    (想知道设计是否成功,把眼睛眯起来看看。)
    (引入颜色划分体系时,需要考虑已有约定俗成的内容。)
    6.简单的组织,用户不会从宏观考虑问题,很多时候会想超小道,唔,你可以把小道做起来。

    隐藏
    1.欲删从速?(有些功能隐藏起来,然后用的少再慢慢拿掉?)
    2.到底隐藏哪些功能?(不常用但不能少的功能)(事关细节、选项和偏好、特定地区的信息)
    3.【设置】功能的集成,要么有专有页面,要么一直在所有页面出现,能让用户找到。
    4.让用户去自定义,其实是设计师很偷懒的行为,除非用户自发行为多,否则自定义不要搞那么复杂。
    5.不要自以为是的智能(给用户自动排序什么的),用户需要熟悉的环境。
    6.核心功能+拓展功能,可以满足日常+专家用户。

    7.阶段展示【设定场景、讲一个故事(每个环节让用户知道在干什么)、说用户的语言(不要那么多术语)、吧信息分成小块展示(但是要注意完整和一体性)】

    8.要符合用户的心理预期,不要让用户担惊受怕。

    适时出现,在用户需要的时候出现,合适的时机,合适的位置。

    提示和线索(加上小角标什么的)(隐藏的好的功能,会有恰当的细微的效果)

    让功能容易找到。(与其挡住整个界面,不如在用户专注的点出现提示)(视觉盲区)
    只要不让人找太久,隐藏就是有效滴。
    1.隐藏一次性设计和选项;
    2.隐藏精准控制选项;
    3.自定义功能的保留;
    4.巧妙地隐藏,适时出现。

    转移
    把合适的功能转移到合适的设备上去。
    移动端简单录入,PC端管理复杂操作。(移动端不适合输入大量文字)
    移动端可以跟人走,可以识别位置GPS。

    让用户来处理。复杂的任务,灵活性大的任务,放给用户自行发挥,做最基础的界面内容就可以。
    人负责设定目标和制定计划,计算机执行程序。
    人适合想象,计算机适合交叉引用详细信息。
    计算机擅长记忆和保存。
    人喜欢控制结果。
    (用户指挥,计算机执行简单任务,恩)

    把功能集成起来,让一个组件拥有多项功能,简化。开放式体验。(用一个比选择多个容易,且易于学习??)

    简单界面的最高境界,就是同时符合主流用户和专家用户的需求。(提供技术辅助的产品,迅速产出结果)

    让计算机去负责完成数据的结构化工作。(输入一串数字,自动检索为电话号码,邮箱什么的)

    简单的用户体验,不要剥夺用户的控制权。

    最后的叮嘱
    任何应用程序都会有无法消除的复杂性。问题关键在于,谁去面对这些复杂性?
    把复杂转移到恰当的时候,给恰当的人。

    细节——对面向大众的产品来说,微小的瑕疵可能带来巨大的影响。

    给用户留下足够的想象空间,提供最基本的最要命的功能。(就像简书就负责做好协作平台,内容由我们创造)

    简单,要即插即用,一目了然的简单。
    不要等着别人不分青红皂白地、无情地删除最有意思的功能、要纵览全局,保证只交付那些真正有价值的功能和内容。

    不要再"假如"了,还是去发现问题吧!
    假如我的用户怎么样怎么样,问下“这个问题经常遇到吗?”不是的话,砍掉吧!
    不要猜测用户可能会或可能不会怎么样

    一个功能的增减真的有影响吗?
    删除一项功能,对不同的用户影响不同。
    长远来看,增加功能有害无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约至上:交互设计四策略》——最简单也最困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flk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