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完该书我自己应该 Follow 的方法:
- 先自己想,然后再去查文献(「显性路径」的陷阱)
- 快速音频,大脑自动补全内容(强制思考法)
- 清醒时用来分块任务(「心流」状态的思考)
- 模块化的做事防打扰(多线程)
知识起源
知识本来就起源于实践,源于人在与现实交互时产生的困惑。甚至于,这个世界上有无数知识并不存在于书本之中,这其中有些知识甚至连语言都无法表达,只是嵌入在人们的行动之中。在这一点上,人类学家恐怕是最有发言权的。一本结合人类学与认知科学的著作《吾思鱼所思:人类学理解认知、记忆和识度的方式》(How We Think They Think)对此有精彩的论述,该书作者、伦敦政治经济学院的人类学家莫里斯·布洛克(Maurice Bloch)写道:
「另外一个人类学和认知心理学共同关心的领域,揭示了非语言知识的重要性,也就是我们如何学会实际的日常任务。显而易见,我们并不是通过解释具体到细枝末节的方式,教一个孩子如何绕过一个房子或是关上门。似乎很多知识是通过文化传播的,而我们对这一过程并无觉察。在教育高度发达的社会,人们更重视显在的教育过程,这遮蔽了文化潜移默化的作用而产生误导;但是在非工业化的社会,占据人们大多数时间和精力的活动——包括如何洗澡、洗衣服、做饭、种植等——都是通过模仿和试探性参与实现的。」
一旦进入荒野求生,你必须了解,这个世界还有一种完全不同的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可以帮助你很好地活下去,其要旨包括:
-
正确地认识问题,而不是简单地使用别人的问题表述。可以基于对现实处境的深入和缜密的观察,对问题进行重新定义,以接近该问题的本质。
-
对问题进行完全独立的思考,不借助书本和搜索引擎.
如何学会多线程工作?
这些高手的诀窍,与我的个人经验类似,都指向了多线程工作的秘诀,也就是说,你需要尽量挤出一段时间,能够进行专注不受干扰的、甚至达至「心流」状态的思考,以把最关键的「硬核」搞定。
这个方法背后暗含着这样一个逻辑:当我们不得不对一个任务进行分段处理时,我们并不应机械地按照时间段来切分(「今天上午 9 点至 10 点做 A,明天下午 1 点至 3 点继续做 A」),而是应该按照这个任务的内在逻辑来切分,于是当我们准备中断某个任务时,我们能尽量保证这个任务的某个逻辑单元已经完成了。即便我们在实施「支持性思考区间」和「操作性动作区间」时,也应遵循这样的原则。
事实上,我们要管理的并非是物理学意义上的时间,我们要管理的,是心理学意义上的运用心智的意愿和能力。
「显性路径」的陷阱
所以,真正的难题是,即便我知道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怎么知道我该学什么呢?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要避开一个我称为「显性路径」的陷阱。这个陷阱是我多年前做心理学研究时悟出来的。做过科研的人都知道,初识一个领域,最便捷的方法,是找一篇本领域有代表性的论文,翻到最后的参考文献列表,按图索骥,把表单中的论文一篇篇找来读。但这种做法的坏处是,一旦我的思考都来自某个(或某几个)学术大牛列出的参考文献,那么实际上我的研究思路就一定会自限于他们的思考惯性之下。而一个亦步亦趋的跟随者,在科研竞赛中,是永远都不可能追上你所跟随的那个人的。因为即便你想得跟他一样,也必定会比他慢半拍。所以,==一张轻易得到的参考文献列表,反过来成了局限你的东西。==
这就是「显性路径」的陷阱,也就是「用得上」标准常常面临的窘境。我们在思考什么该学、什么不该学时,常常会只是参考当前明确可见的易得信息,参照那些确定以及肯定的「何为有用」的信息。比如 CFA 有用,我们就去考 CFA;比如口译有用,我们就去考口译;比如 iOS 开发有用,我们就去学习 iOS 开发。对,这些东西是有用,可是,学会了这些东西,就会成为那个我希冀成为的人吗?
思考的十种技巧
-
回到原点。好的思考者一定善于从原点开始思考。例如:这个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基于对现实的客观观察?它隐含了哪些前提假设?放到一个更大的背景下看,它属于什么性质的问题?它和其他问题的关联是什么?差异是什么?==为什么它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为什么它是一个困难的问题?……
-
重构问题。《你的灯亮着吗》一书指出:大多数人在试图解决问题前,都没有好好地定义问题;而正确地定义问题,就相当于完成了 50%的问题解决的工作。回到原点思考的效果之一,也就是让思考者重新思考问题的本质,重新(正确地)界定问题。
-
自顶向下。==从最高层次的问题逐步向下分解,可以保证问题分析的系统性和完备性。==并且,现实中的问题往往存在多种分解方式,常见的有按维度分解、按层次分解和按流程分解。更重要的是,富有经验的思考者不会满足于一种问题分解方式,而是会尝试多种可能性,从不同的角度来分解问题。
-
抓住主线。 1933 年哈利·贝克设计了一张伦敦地铁交通图,这张图与以往的地铁图都不同,图中的车站间距与实际间距不成比例,路线也大多以水平、垂直和 45 度角来表示,并且用不同颜色来区分线路。这种设计虽然没有准确地映射现实情况,但是由于凸显了最主要的因素——路线、车站等的拓扑关系,而使乘客一目了然,这张图后来成了世界各地地铁路线图的样本。贝克的成功说明了抓住主线的重要性。优秀的思考者会对问题相关的各种因素进行梳理,识别出最重要的因素,并将那些次要的因素故意「视而不见」,这种问题简化技巧方便思考者更清晰地分析主线的前因后果,并作出正确的判断。
-
因果推论。分析问题的一个主要工作是进行因果推论:找到当前现象发生的原因,或者推测当前现象引发的后果。但是人们在因果推论中经常会犯一些错误:例如颠倒因果关系、将次序先后发生的事物武断地认定为因果关系、把相关关系当作因果关系等等。优秀的思考者除了能避免以上失误之外,还能清醒地意识到:通常一个现象的发生并不一定只有一个原因,而是多个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通常一个现象发生后并不只有产生一种结果的可能,而是有多种可能,并且还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一旦做出了正确的因果推论,对于一个问题的基本解释就算完成了,而问题的解决方案就可能基于这个推论而顺利构筑。
-
情景预演。 情景预演就是思考者假想一些当某条件成立时引发的还未发生的场景,并推演出彼时会出现的情况,包括思考者之外的其他某个角色在该场景中的反应。比如头脑风暴的主持人在设计活动方法时需要设想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特殊情况或问题,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方法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这种思维技巧在问题分析时有时会出奇效,牛顿第一定律、图灵测试、薛定谔猫等也是类似方法的产物。情景预演的意义在于,由于思考者不只是立足于分析自我、当下、现实的场景,而且还立足于他者、未来、未发生的场景,所以思考者的思路会更加全面、缜密和有预见性,从而得到超越一般的思考结果。
-
向后推理。向后推理的英文是:Think forward, reason backward,属于一种重要的策略思维方法。原指双方连续博弈(如下棋)的过程中,博弈者从最后设想的结局开始一步步倒推,得出最佳博弈策略。这种思路在更广泛的思维过程也非常有效。当我们在原点思考但由于必要信息太少而迟迟没有斩获时,不如一下子跳到问题的终点,设想最终我们要达成的结果,然后倒推要达到这一结果所必须实施的步骤,然后继续倒推……向后推理的好处非常明星,它既能帮助思考者启发思路,又能保证思考的聚焦性,使思考更有实效。
(原文 6. 9. 和 10. 我觉得目前没用。)
摘录来自: 采铜. 开放的智力:知乎采铜自选集 (知乎「盐」系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