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郊: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孟郊(751~814),字东野,湖州武康(今浙江德清)人,祖籍平昌(今山东临邑东北),先世居洛阳(今属河南)。早年生活贫困,曾周游湖北、湖南、广西等地,无所遇合,屡试不第。46岁始中进士。唐贞元十七年(801),50岁的孟郊任江南溧阳尉。其代表名诗《游子吟》就是在溧阳时所作。在任不事曹务,常以作诗为乐,被罚半俸。元和九年,在阌乡(今河南灵宝)因病去世。与贾岛齐名,有“郊寒岛瘦”之称。有《孟东野诗集》。
诗人在他的《劝学》诗中提出这样的读书观点: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弄清楚万事万物的本源,摸不清其规律、道理。当然,也不会找到登堂入室的方法和途径
劝学
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诗题为《劝学》,是以诗人开门见山提出自己的观点——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一个人如果不学习,就不会弄清楚万事万物的本源,摸不清其规律、道理。当然,也不会找到登堂入室的方法和途径。诗人以击石取火为例。他说,如果不去击打打火石,那么,打火石不会自动冒烟,更不会发出火花。所以,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去求知、去学习。诗人进一步强调“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要充分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只有经过自己亲身实践,认真地加以体悟,理解了事物的“本源”,找到了学问的门径,那么,才算真正学有所成。
惜时观的新气象——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诗人强调凡事一定要亲历亲为,特别是“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他认为一个人的少年时代很快就会过去,一定要抓住机会,努力拼搏,刻苦读书,为知“道”创造条件。
这种观念是诗人自身“大器晚成”经历的切实体验。唐贞元十二年(796),四十六岁的孟郊奉母命第三次赴京科考,终于登上了进士第。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进士及第的喜悦,让他感觉到过去吃的苦、遭的罪,都不值一提。“朝为田舍郎,暮入天子堂”,这种巨大的反差让他体验到了苦尽甘来的快慰,但是,毕竟已经四十六岁了,青春不再,这不能不让诗人产生隐隐的伤痛。虽然自己不曾挥霍青春,但是,直到人过中年才进士及第,毕竟让他感受到美中不足。他多想重回少年时代啊,可是,青春一去不复返了。“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还是要趁着青春年少,努力拼搏啊!
与汉魏时代文人的时间观相比,大唐的文人们对时间的感叹明显少了感伤的味道,而增加了时不我待、积极进取的气象。
颜真卿三岁丧父,家道中落,母亲殷氏对他寄予厚望,实行严格的家庭教育,亲自检查监督他的学习。颜真卿不负母亲的希望,格外勤奋好学,每日苦读。同时,他从自身的经历与感受中受出发,勉励后人趁着年轻,一定要好好读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唐朝诗人寒山说,“浩浩黄河水,东流长不息。悠悠不见清,人人有寿极”,指出黄河水滔滔不息,昼夜东流,但是,浑浊的悠悠黄河水却不见有清的时候,一个人的生命却是有限的。告诫人们“苟欲乘白云,曷由生羽翼。唯当鬒发时,行住须努力”,要趁着鬓发还没有变白,抓紧时间努力学习,培养自己的羽翼,好让自己早日展翅高飞。
唐代诗人王建强调,“人初生,日初出。上山迟,下山疾。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人生在世,以百年为限,不过是三万六千天,还要被黑夜分去一半。时间何其短促,而且人一天比一天衰老,一天不如一天,所以做什么事一定要趁早。
中唐时有一首流行歌词:“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须惜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此诗含意很单纯,可以用“莫负好时光”一言以蔽之。这原是一种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它使得读者感到其情感虽单纯却强烈,能长久在人心中缭绕,有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它每个诗句似乎都在重复那单一的意思“莫负好时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变化,重复而不单调,回环而有缓急,形成优美的旋律,反复咏叹强调爱惜时光,莫要错过青春年华。从字面看,是对青春和爱情的大胆歌唱,是热情奔放的坦诚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爱惜时光”的主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