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4周岁,处于20-30岁的中间,忽然想总结一下过去,畅享一下未来。
1993年出生的我赶上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脚下的土地没有战争,只有经济快速发展。我们家在山西的一个小村庄,没有山区的贫穷落后,也没有大都市的富裕喧嚣。从小老妈就给我灌输两个观念——“好好学习,出人头地”、“女人要花自己的钱”,说白了就是“金钱”、“地位”。
再加上天性使然,从小我就争强好胜,记得幼儿园的时候,老师说把某个东西念两遍,我快速念完跑到老师面前,老师让我回去再念两遍,又念完了,又跑到老师面前,再念两遍……后来我才想明白,老师的意思就是你给我念,等别人念完再说。
小学的时候很喜欢数学,那个时候很多老师讲完一堂课,刚布置了书本上的课后作业,我就上去交了,除去有一次和一个特别能说的女的坐同桌被影响外,那个时候上课从来不偷懒(佩服小小的有毅力的自己),其实小时候那些数学都是举一反三的东西,很简单,一直到高中,我的数学依旧不错,我以为我是理科思维,脑子好使。后来才想明白,其实不然,其实我很固执,反应不快,适应能力也不强。高中的时候我的物理其实很差,高一的时候经常写日记,毕业一年的浑浑噩噩,其实我很容易沉溺于过去,我发现我小学成绩变好是在二年级,初中成绩突出是在初二,高中忽然考了个第一名也是在高二,我很容易固执,就是在遇事之前我会先有一个自己的思维模式,但是如果事实与我所想的不符合,我就会慌乱,也正因为这样,我才会适应性差,灵活应变能力差。
我这人动手能力不行,行动力不行,艺术细胞差的离谱,承受能力差,情商一般,不过性格外向活泼,社交能力还行,另外我发现我的哲学能力比较强。我还有一个最大的优点——虽然普通平凡,却一直追求精彩。
社交能力是得益于父母,从小家里就有很多人打扑克,这练就了我的社交能力,虽然我不是主动社交型,但起码和人打交道还行。另外哲学能力强是我毕业以后发现的,就是遇到问题喜欢总结。
从幼儿园到大学毕业,基本上都严格按照社会约定成俗的方式成长,中考——高考——学生会工作。最有成就的是,小学上课不怎么说话,这说明最开始的我是有自我约束的能力的(现在得找回来);忽然觉得初中好像没啥可提的;高二考试得了第一,学习英语小创新(每天中午打铃前做一个阅读),还有高考报志愿没有依靠任何人,结果运气还不错,那个时候就是按照历年高考成绩做的选择,证明我有分析对比能力;大学成长比较多,主要是对自我有了更多的认识,然后女生部部长和竞选那次证明了我的抗压能力和强大的内心。
毕业以后的两年过的比较文艺,最大的成就是完成了十万字小说,不过我发现这个小说存在两个问题——有些内容比较多余,结尾比较仓促。然后是看了很多书,但是工作上没长进让我很没安全感,我就是想得很多,但行动力又差,符合世俗的生活会给我带来安全感,精彩潇洒的东西会给我满足感。安全感还是要追的,所以接下来后半年要好好工作,不只是满足世俗的安全感,人力资源招聘方向也有助于我认识更多的人,有助于写作。另外还希望通过瑜伽修行改变心性,不需要完全改变,只要有所改善就行,希望自己能通过修炼心性摆脱循环往复。
目前我所设定的梦想清单:
40-50岁:小粹的家修建。复古风格,坐北朝南方向,正中间会客厅,要大,安放茶具,东面主卧室和客厅,西面客房;东面,厨房;南面,乒乓球室;西面,瑜伽练功房,院子里有个吊椅,种点花草。
30岁-40岁:去英国;学一种乐器;写一本书
25岁-30岁(2018-2023):瑜伽——至少教练级别;学英语
25岁-27岁(2018-2020):工作为主,完成《青梅》
24岁(2017后半年):练瑜伽,拼工作。
下次假期不要浪费、不要浪费、不要浪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