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现在是北京时间2015年8月26日傍晚七点,我正坐在家里的沙发上开始回忆这个暑假。
惰性总是在所难免的,浮躁也是。
在假期的最后一天回想起这个暑假,我几乎又是毫无收获。
每个假期将要结束的时候都总会叹一口气:哎,又开学了。
放假前的规划看起来已经足够完善,几号到几号出去玩,几号到几号回去看爷爷奶奶,又几号到几号怎样怎样;一天背多少单词,听多久听力,假期要看什么书,看什么电影,要出去走多少步,要完成怎样的开发任务,要掌握什么样的技能……
没有一个假期是我没有认真规划过的,
然而惰性使然,也没有一个规划是我真正完整执行过的。
放假第一天一直都是最理想的,放假的喜悦并不会冲昏了头脑,对一个完美假期的强烈憧憬总会引导着开启一个近乎完美的一天——但惰性总是进步的最大克星,我不喜欢背单词,我不想出门跑步,我也不想打开编辑器敲代码,我甚至浮躁的看不下喜欢了很久的书,就连电影也看的直打哈欠。
我的计划也总是在第二或者第三天就宣告失败,什么狗屁计划,算了吧。
我可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应该做,什么并不应该。
惰性是奇怪的东西,惰性才是最能坚持的元素,它总是不离不弃的感染着几乎每一个正在享受假期的人。
(二)
前半部分的假期是在美国度过的。无非是多了些口语表达的机会,了解了一下那里的大致环境。马可波罗曾说东方世界是遍地黄金的人间天堂,现在不少去过美国的人也说西方世界是民主自由的人间天堂。人们对于新鲜的事物总充满憧憬,对新鲜的国家也一样。没有长期的待过,我总觉得无论怎么说都像是盲人摸象。就好像是北京对于中国的其他城市来说,除了车水马龙,也有雾霾漫天一样。
(三)
后半部分则是像往常一样的假期了,从7月27回国,在北京待了几天,按照规划来说这几天就是出去玩的,对于玩倒是兴奋劲丝毫未减。到了8月1,还是悻悻的离开了北京,准备开始下一步计划。
离开北京后的第一天,我还能早上七八点起床起来吃早饭,再出去跑跑步,回到家里背背单词,听听听力,下午打开电脑继续开发任务,到晚上聊聊天玩玩游戏放松一下,一整天都井井有条。
第二天也算正常,第三天也还好,还是没太偏离计划。到了第四天第五天就再也没心思看单词了,早上一睁眼就已经该吃午饭,任凭闹钟怎么闹腾也能在脑内完美屏蔽,接着一整天都乱了套。假期计划终于是支离破碎。
但无论懒与不懒,目标就在那里,不去追随它也不会主动靠近。每次意识到自己这样不太好的时候,也还是能再勉强坚持上几个小时的认真。足够松散的环境给不了人压力,我心想。总之我最后还是把自己懒的原因归咎于别的地方了。说的就好像压根不关我事一样,说真的这种感觉真轻松。
(四)
事情好歹还是有一点点转机的。
面临deadline的人一向有无穷的动力,对于只有一个月的假期来说,十几天过去就已经过去了大半了。
Deadline 又是另一种奇怪的东西,Deadline 才是最能催人奋进的东西,它总是无情的逼迫着每个沉睡在假期里的人醒来。
我终于还是从倒数第十一天开始,一天开始去尝试记忆一百个单词。除去中间回北京那天断了一天,但后来还是补上了。
不过大概这本质上还是算被动的。但愿下次再有什么规划的时候,不要到临近结束才感受到紧迫吧。
我不知道下个假期会怎么样,不知道下个假期我能执行多久我的计划。
然而这个假期满打满算3 + 11总共还是执行规划了14天。大概45%。
希望下个假期能够认认真真的执行80%以上的计划吧。
懒惰的确不是个好习惯,尽快戒掉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