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已经很少和人产生共情的感受了,最模糊的记忆应该是在高中。很多时候,我对别人的倾诉也只是表达出一种“礼貌”的社会标准下的“准确”回答。很多时候,别人找你倾述,不是为了得到什么建设性的意见,只是需要一个好的倾听者和附和者,加上一些模糊和符合他期待的评价,就是他们所需要的所有东西。
从我的价值体系和我目前收集到的所有案例来看,人类社会所谓的“爱”和“友情”是最脆弱的东西。所有的东西无非是目前条件下对他最优化的选择。比如,凤姐和林志玲同时追求你,毫无疑问你会选择林志玲。为什么?因为在社会条件下,林志玲在各个指标和维度上都比凤姐更满足你的需求。所以,如果你追一个人,能够在信息充分的条件下知道对方的所有喜好,并且付出相应的改变成本,没有什么人是你追不到的。
只要你自己社会标准化条件够好,并且能够假惺惺地尊重对方,80%人都会被你搞定。
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呢?
我们家经历过一次几乎濒临破产,向各种亲戚借钱,没有一个愿意借钱给我们。但是当我们后来资本累积了一些之后,大家又好像和和我们很熟一样的来往。在我大学人生低谷的时候,我问一个朋友,我们是真朋友吗?她回答说:“我不知道”,但是当后来我在比较所谓世俗的“成功”的定义下获得了一些成就的时候,她又跑来和我说“ 我觉得我当时说的不对”。
除此之外,当一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和冷漠的人的好处就是不会对周围的人有任何额外的期待和要求,他们的行为和举动无论如何不会影响你的价值判断和决策。 而且由于没有过分的期待,在一些关系的处理上可以避免“上头”以为“自己为对方好”这种愚蠢而无用的举动。也避免对“最亲”的人最“无理”的行为模式, 可以标准化的对待关系。
但是这种行为模式的坏处就是,有的时候还是会觉得,这样的人生好悲哀,当别人对你好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揣测对方的意图。(而且大部分时候还很准确),会产生一种,我以为会有一个不一样,没想到也是一样的。而且每次要求别人帮忙会很难以启齿,因为知道没有人有义务和任务去帮你。最后的一个坏处就是,看破别人的意图之后还要假装演戏其实也蛮累的,明明知道有些人装姐妹情深就是为了借钱,也没办法,直接说:“不用弄这招,我借给你,按银行普通利率给就行”。因为如果你说了这个之后,还会更多的剧情要演下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