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当你到达一定水平,你就会疏远那些爱讲大话的渊博者

当你到达一定水平,你就会疏远那些爱讲大话的渊博者

作者: 常书远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21:22 被阅读0次

    最近老梁在一期节目中炮轰《读者》和《青年文摘》是垃圾杂志,令人瞩目。老梁的说法是,《读者》和《青年文摘》在人年轻的时候看,会有上档次的感觉,可等你到了一定年龄,有了较高认知和阅历后,就会觉得这两本杂志对你的提升毫无用处。并分析它们的秘籍就是把生活问题包装出哲学的外壳,让读者不知不觉沉醉,下意识地认为自己对生活充满哲学、美学的情怀,所以特别受那些在生活中不得志但内心清高的青年们欢迎。

    老梁对这两本杂志的评价我不置可否,中学时我也曾爱看《读者》,现在让我再去看《读者》会不会产生老梁说的那种感受我不知道。我只是借此谈谈我的另一个感触:当你到了一定年龄,认知达到一定水平,你会厌倦那些过于讲“大话”、讲“智慧”的话语或文字。

    最近有个朋友给我推荐一个微信公众号,我跟她认识多年,都喜欢有思想高格调的东西。她对那个公众号的作者十分推崇,近于崇拜,说与作者见过,对方精通哲学、宗教、历史、文学、艺术、天文地理、儒释道禅乃至经济管理,是个全才。这样的全才我根本不相信,但我还是进那个公众号看了一番,果然失望。该作者看起来确实知识渊博,可惜篇篇文章都是“大话”。他一般采用与朋友聊天漫谈的对话文体,以解答他人疑惑为契机,纵论古今,谈佛陀谈老庄,谈圣人先知,从古今中外的哲学宗教,文学艺术、到当今科技前沿、太空探索无所不包。

    这样的全才的确是“全才”,可惜读完后你会发现你并没得到什么新知和启发。因为他说的东西几乎都是“正确的”,每句话都透着智慧,所以看完后你会觉得他什么都没说。“全才”不是给人学习的,是供人崇拜的。他虽然洋洋洒洒解答得很长很多,但都很空很泛,这就是我说的“讲大话”。

    我无意否定这样的作者,在劣质“鸡汤”横行的当今,他的东西至少档次高得多,对社会无害,而且对某些人可能有益,只是对我这种人无益,对所有真正想提升知识学问的人无益。因为一个人不可能总是从过于空泛的高谈阔论中得到什么。事实上所有的“大话”文章都不能给任何人真正的帮助,无非激起人以群分的价值观共鸣——觉得我们的观念一致,为文字交心而快乐,至于能否学习、提高,没有!

    现在的我,要么看某一领域的学者写的深度文章,那里面你可以获悉更多实质的知识信息,要么看一些观点犀利、言之有物的文字,哪怕言语偏激,至少可以引起你以其他角度思考问题。只有那些“大话”文章,那种带有“大师气”的文章,我真的没感觉了。包装着宗教哲学、文化智慧的空泛长谈只能魅惑人一时,时间长了,你的认知能力增高,就会觉得这种东西对自己的学习提高毫无用处。

    除非你的目的并非要在知识上学习进步。就像老梁评《读者》和《青年文摘》并不能给人实质的提高,只是让人陶醉于自己精神世界的丰富一样,我这位女性朋友也是一个在现实生活中比较边缘化的人,不合群,有点不食人间烟火,她内心最关心的未必是学问本身,重要的是那种充满着哲学文化、宗教智慧,洋洋洒洒的娓娓论道本身散发出的高逼格魅力对孤寂心灵的慰藉。

    在生活中,多年来我也遇到过不少“渊博者”。他们十分善谈,无论你提到什么,他们都能热衷接话,并牵引谈话方向滔滔不绝,仿佛无所不知,无所不精。但只要你是一个认知能力稍微达到一定水平的人,就会判断出这些人和那些真正学问高的人是没法比的,他们滔滔不绝的话语里真正的信息量很少,大部分是大话,更多的是语言上故弄玄虚。自古以来,那些江湖骗子也是这种话术的熟练操作者,可以把自己伪装成智者,耍得人团团转。

    也有一些确实知识渊博的人,读过不少书。但他们并没有慧根,没有学者的天分,知识在他们那里只是“知道”,无能化为真正的智识提升自己的内在修养或解惑他人、帮助他人,他们只善于通过嘴皮子来显耀,把他人说得云里雾里。对这种渊博者,我跟他们聊过一次以后就会自动疏远。因为凭我的经验,这些人大多精明狡黠、练达世故,且由于知识的丰富更加重了他们这种特质,他们比一般人更不可深交。

    一个人的智慧层次、学识水平有时候不完全是知识量的积累,我更愿意接近那些朴厚的好学者,而自觉疏远看似满腹经纶,却满口“大话”的的渊博者。

    也许这是我的偏见、武断,但却是我现在认知水平的真实反应。

    2017年9月26日

    版权所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当你到达一定水平,你就会疏远那些爱讲大话的渊博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me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