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大家都想提高自己或孩子的成绩,都会想方设法向学霸请教取经,没有人愿意看一眼学渣。怎么可能会在乎学渣走过什么路呢?
但是,我想说的是,如果不深入了解那些学渣是如何练成的,你又如何能有效避免同样的路径呢?
我和我身边的小伙伴都是曾经资深学渣,想以过来人的身份告诉大家,是从哪一条路走向学渣之冠的。
学渣之路有三条,第一成长的环境;第二捷径的习惯;第三选择的方向。那么,下面我们就一条一条的走进去看看吧。
第一条,成长的环境,又分两种即,家庭环境与成长伙伴。
1.先看第一种家庭环境的影响。这里并不是说学渣是天成的,而是后天培养的。比如我,从小到大,不管做什么事,都会被家人催促,吃饭时,家人催“快点,快点。”
起床时,家人说“快一点,快一点!”
摘菜时“麻利一点行吗?!笨死了,摘一个菜都这么慢。”
那时我是村里有名的“慢性子”,甚至有人说我“转一个身要5分钟”。农村家家都有鸭、鸡、猪要放,我们家很少让我去放,其实,家人不让我做,主要还是因为我在家最小。偶而让我赶一次家畜,心里都特别得意,激动。但是,往往让村里其他人看到时,都会有意无意地问一句:哎呀,你也来放猪啊?它们跑了你能追得上吗?然后,接着就是一阵轻蔑的笑声,特别刺耳。
每天都是慌慌张张的,感觉从小到大,都没有从容地做过一件事。除非自己一个人在家,那时就什么也不想做,宁愿坐着发呆,享受那一刻难得的从容。在家人的催促中,我仿佛听到一个声音在我心底不断重复,那就是:我什么也做不好,做什么都被会嫌弃。即便我将这句话掩埋在心底最深处,尽量不让别人看出来,最好不让我的新伙伴知道,但是,还是会融入我的意识中。
长大了,我当妈妈了,要自己带孩子还要上班。我变成了一个战士,做什么都很麻利,且家也能收拾得井井有条,记得我婚后,大哥到我家来的第一句话就是:没想到,你自己也能把家收拾得这么好!
我有了孩子,看着孩子穿衣服,吃饭笨手笨脚时,我也会催促:这么简单的事,你怎么半天都没弄好?每天总是不停地跟着后面催,起床,吃饭,做作业。感觉什么事没有我关注他就做不好,或者会一直拖下去。
当孩子初中时,因为作业,因为成绩总被老师找家长时,我才开始慢慢醒“追忆”,孩子作业为什么这么拖拉?上课为什么总是迟到?如果不送到校门口,10分钟的路他就会走1个小时,这是为什么?
2.成长的伙伴
对,从小一直被家人的各种嫌弃,自然没有学霸们的傲气,更没有人家的阳光与活力,走到哪里都是想当一个隐形人,从来不想被关注。整天闷在角落里,也压抑,所以就想找一些比自己还“笨”的人做朋友。这样,不说找到自信,起码不会被歧视。成长的路上,也象一个很大的纵向筛子,最后筛在一起的就都是“渣渣们”。
第二种就是捷径的习惯
这就是每天都想表现自己,每天都想急于求成,从来也沉不下心来做任何事,每一个问题,都只看表面,从来不知“所以然”。学习就只浮于表面,不追根究源,能真的懂吗?
比如,那道数学题,知道套用今天的公式能做对。至于为什么,哪有时间,也没心情去问。那么稍稍变一个问法,就不会了。就是老师说的不能举一反三,只会生搬硬套。因为怕麻烦啊,麻烦了费时,费时了就又会被骂。
看着每天偷一点懒,糊弄一下作业,没关系。日积月累,那知识的梯子上障碍就会越积越多,越垒越高,总有一天就会被拦在了梯子的下方,怎么努力也绕不过去了。每天只是偷懒一点点而已,但是经不住经年累月啊。
第三种选择的方向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人贵在自知。但是,对于我们学渣来说,所谓的自知就是“我不行,什么也不行!”也许我在画画方面有天赋、也许我在写作上有潜力、也许我擅长沟通。但是,谁知道呢?一直在迎合别人,从小到大,从来没有得到过夸赞。一定是我什么也做不好,连尝试的勇气都没有过。
比如,儿子小时候明明想打篮球,我却固执地认为,打篮球能当饭吃?先把书读好,没事练个钢琴多好啊!然后,拼命地阻难,天天到球场把儿子揪回来,按到钢琴前。几年下来,琴没练成,球没打成,文化课也跟着下降,最后不得不放弃钢琴。关键是时间浪费了好几年。这是被家长粗暴干涉的典型。
最后总结
看着每天拎着孩子奔跑在路上的家长,还有每天深夜楼上楼下传来的辅导作业的吼叫声。我想起一个问题,就是打架的学生双方都会被处罚,老师总会是各打五十大板。且会对打架的两人说:他的确做错了,但是,你打人对吗?小时候一万个不服。现在能想通吗?老师真的是和稀泥吗?
看到学渣都会不喜欢,但是,那真的是学渣一个人的事情吗?学渣是生来自带的吗?
如果小时候我们多一点耐心,以一种包容,欣赏的态度看着幼小的孩子,吃饭、穿衣、做游戏;以一种“爷爷奶奶”的微笑看着孩子的每一个粗笨动作;以邻人的态度看着孩子的成绩。还会吼吗?还会焦虑吗?如果不是按照学渣的方向来培养,孩子能成为今天的他吗?
当然,出生的家庭环境我们都无法选择,但是,成人后的学习环境可以自己创造,千万别像我一样,将不懂教育的家庭方法照搬而下,然后,还让自己的学渣身份“世袭”。所以,特写这篇渣渣练成记,以示提醒各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