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女孩子就是最美好的,不接受反驳。
吃早饭的时候,听到前面女生和食堂阿姨的对谈。
“多亏了你昨天跟她吵了,就没有涨价。”阿姨说。
“我就是觉得不公平,你涨价也不跟学生商量,想涨就涨。”
“对啊,太贵了,没有考虑到学生。”
“我们学生为什么吃食堂,不就是食堂便宜,她还要涨价,那跟外面有什么区别。”
女生有些气愤。
“我们阿姨也想你们多吃一点,吃好点,我们也是打工,所以还得你们学生站出来。”
阿姨继续说:“看你昨天晚上没有来吃饭,是不是不过来吃了?”
女生笑着说:“不会的,我经常在这自习,每天都来吃。”
听到这,我大概懂了。给女生比了一个大拇指,“你好勇敢。”
倘若大家对涨价都采取默认的态度,倘若没有人站出来发声,菜不好吃还涨价,这种苗头会不会继续蔓延,为什么不动动心思把饭菜做得可口一些,这样的话,即便涨价,学生也不会有过多怨言。
当下,走出食堂的那一刻,我意识到,要是我没有看到这一幕,便会理所当然享受女生的争论所带来的福利。
当然,更多的人也看不到。或许,会冒出另一种声音:女生过于吝啬,食堂涨价情有可原,也是为了生存。
这个世界需要勇士,勇于表达不满的人。
🪶
泡在童话世界的小学生涯。
九岁那年,我第一次接触童话书,是一本《格林童话》,那是同学的父亲从广东买回来的。
当时,父母都在城市打工,很多孩子都被爷爷奶奶抚养。一到暑假,孩子会被接到城里,和父母生活两个月。
我总是很羡慕这些孩子。
暑期结束,他们会带着城里的新鲜玩意儿,比如巧克力,比如课外书,比如好看的本子,和奇奇怪怪的玩具。
最吸引我的,是梦幻般的世界。
在我还未到班时,桌上便放了两三本书。同学说:给你看,看完了我再看。
就这样,在同学无条件的”扶贫“下,匮乏的世界开启了一扇新的大门,我触及到了第二个精神世界。
我很庆幸,在很小很小的时候,不是动画,不是游戏,而是书籍成了我爱不释手的玩具,上厕所的时候看,吃饭的时候看,睡前也看,还把三四本书堆得整整齐齐的,放在枕头边。
到了痴迷的状态,睡觉也要和书在一起。
这个习惯,一直保留到现在。一个人带上一本书,去哪都不孤单。
🪶
初一的时候,我遇到了一个女孩。
她是走读生,成绩优异,敢和少根筋的数学老师对杠,对不合理的教学模式嗤之以鼻。
她经常从家里带一些好吃的,分给我们这些一星期才能回一次家的住读生。
我们的友谊来得简单——同桌。
不知道经历了多少场考试,多少次换位,整个初一,我们都是同桌。
她说:“你到哪儿,我就到哪儿。你不能抛弃我”
她哪里知道,是她在陪伴我。
我是个自卑得只有学习的孩子,和她在一起,我感受到了偏爱和珍视。
生日礼物是洋娃娃,看起来幼稚,可她她明白我喜欢的原因;一起送作业,分不清谁是语文课代表,谁是英语课代表;一起在周五破戒去超市买辣条,被班上的同学追着说“班里的老大老二无视版规”;下晚自习后,去教师公寓后面的丛林偷枇杷,被狗子追着跑……
学习很累,可是那些年,遇到的女孩,让我一切都很值得,即便是考砸的时候,两个人非常默契地留下了单科八分的纪录,老师打也不是,骂也不是,回到位子上,我们不约而同得笑了。
有个人愿意陪你疯疯癫癫,再小的事情,也让人难以忘怀。
那些让你快乐和无限回味的瞬间,是与那些年的她们产生深刻连结的片段。
过了十多年的今天,烙在记忆中的是,不是考试排名,不是竞赛获奖,而是我们一起汗流浃攻破一道难题的盛夏,为了维护对方撒谎的办公室,一起在满天繁星的夏天畅想未来的深夜,一起为喜欢的人面红耳赤的时刻……
不去思考意义,生活才更加可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