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人类认知偏差总结(1)——我们应该记住什么

人类认知偏差总结(1)——我们应该记住什么

作者: 哈撒给猴赛雷 | 来源:发表于2020-09-10 20:19 被阅读0次

1.我们在事后编辑和强化一些记忆

记忆的错误归因

正确的记忆信息的能力,但对信息的来源错误理解,包括以下三个子效果:

  1. 来源混淆——来源混淆是不同的人在听到人们谈论情况后对同一事件的叙述中看到的一种属性。一个例子是,一个目击者听到一个警察说他有枪,然后那个证人后来说他们看到了枪,尽管他们没有。记忆的来源是警官的证词,而不是实际的感知。
  2. 潜在记忆——当被遗忘的记忆再现但没有被认出时出现,个人错误地认为记忆是新的和原始的。这是种记忆偏见,人们可能会错误的回忆产生思想的过程
  3. 错误记忆——当一个人的身份和人际关系强烈地集中在一个没有实际发生过的经历的记忆中时,就会产生虚假记忆。在所谓的恢复记忆疗法的治疗实践中,错误记忆往往是主要问题的结果。在这种实践中,精神病医生经常对病人进行催眠,以恢复压抑的记忆。这可能是有害的,因为个人可能会回忆起从未发生过的记忆。

暗示性

倾向于接受他人的建议并采取行动的品质,在这种情况下,当一个人回忆一个场景或一个时刻时,他会用虚假的信息来填补某些记忆中的空白。当受试者持续地被告知某件过去的事情时,他或她对该事件的记忆与重复的信息相符。

  • 相关的。误导效应,错误记忆

间距效应

学习时学习能力更强的现象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分散开来的,而不是在一次会议中学习相同数量的内容。

2.我们丢弃特定的信息以形成泛化

隐联想

  • 人们在记忆中对物体(概念)的心理表征之间的自动联想
  • 争议。这不是偏见,这是一个关联算法

内隐刻板印象

对某一社会群体的某一成员的特定品质的无意识归因。内隐的刻板印象受经验的影响,是基于各种品质和社会类别(包括种族或性别)之间习得的联系。个体的知觉和行为会受到内隐刻板印象的影响,即使没有个人的意图或意识。

刻板印象

个人受社会的影响而对某些人或事持稳定不变的看法

偏见

预先形成的或没有知识、思想或理由的不好的意见或感觉

消极偏差

在同等强度下,较消极的事物(如不愉快的思想、情绪、社会交往或有害/创伤事件)比中性或积极的事物对人的心理状态和心理过程的影响更大。

衰落影响偏差

消极情绪的信息往往比与愉快情绪有关的信息更容易被遗忘。

3.我们将事件和列表简化为关键元素

峰值-结束规则

人们对一次经历的判断很大程度上是基于他们在巅峰时期(即最激烈的时刻)和结束时的感受,而不是基于每一刻的总和或平均值。不管体验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这个规则效应都会发生

整平和锐化

当你听到或记住某件事时,你会忽略不符合认知范畴和/或假设的细节;当你听到或记住某件事,并强调与认知类别和/或假设相符的细节时,便会出现锐化

错误信息效应

当人们由于事后信息而是情景记忆的回忆变得不那么准确时,就会发生错误信息效应

  • 相关的:错误记忆,暗示性

列表长度效应

研究发现,短名单的识别性能优于长名单

持续时间忽视

人们对痛苦经历的不愉快判断很少取决于这些经历的持续时间。多个实验发现,这些判断往往受两个因素的影响:峰值(体验最痛苦的时候)和疼痛减轻的速度。如果减少的更快,则经验被认为更痛苦

情态效应

指学习者的表现如何取决于所学项目的呈现方式

记忆抑制

不记得无关信息的能力。例如,一个人试图记住他把车停在哪里,他不会想记住他停过的每一个地方。因此,为了记住某件事,不仅要激活相关信息,还要抑制无关信息

首因效应

又称“优先效应”,是对“第一印象”或“先入为主”所产生的心理学现象,值在行为过程中,最先接触的事物会给人留下深刻的认知或感知,影响人们对事物的感知和判断

近因效应

在行为过程中,对事物的最近一次接触给人留下深刻的感知或认知,能对优先效应所形成的心理作用起到巩固、维持、否定、修改或调整等作用,在时间上与下一次购买决策最为接近,因此正或负的近因效应能促进或阻碍购买行为

零件列表提示效果

将所学材料的一个子集再暴露作为检索线索会削弱对剩余材料的回忆

串行位置效应(串行召回效应)

在一串事件的回忆中,最开始和最后发生的回忆最好,中间的最差的倾向

后缀效应

当一个口语词后面跟着一个名义上不相关的词条或后缀时,在回忆最后一个项目时的选择性障碍。

4.我们储存记忆的方式根据经历而不同

加工效果层级

描述刺激的记忆回忆是心理加工深度的函数。与浅层次的分析相比,更深层次的分析会产生更精细、更持久、更强的记忆痕迹。

  • 相关的。加工难度效应

心不在焉

-一种精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受试者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分心。它可能有三种不同的原因:

  1. 低水平的注意力(“空白”或“分区”)
  2. 对一个焦点对象的强烈关注(超聚焦),这会使人对周围的事件置若罔闻
  3. 由于无关的思想或环境事件而无端地分散注意力

测试效应(检索练习、实践测试、测试强化学习)

研究发现,当一部分学习时间致力于通过测试和适当的反馈来检索需要记住的信息时,长时记忆会增加

依次失真效应

在轮到他表演之前,人们不能回忆起与事件有关的信息现象

谷歌效应

人们不太喜欢记住他们认为可以在网上轻松获得的信息

舌尖现象

人们常说的“话在嘴边”,是一种不能从记忆中回忆词语的现象,时常伴有部分回忆,但又焦急说不出的情况

相关文章

  • 人类认知偏差总结(1)——我们应该记住什么

    1.我们在事后编辑和强化一些记忆 记忆的错误归因 正确的记忆信息的能力,但对信息的来源错误理解,包括以下三个子效果...

  • 人类认知偏差清单

    成功就是少犯错不犯错,犯错就是跌进大坑,而人类大脑特性和原理往往预埋了很多认知大坑,认清这些大坑你才能更好规避。 ...

  • 不刻意的至高境界

    为什么要自找苦吃、不停折腾的挑战自己的极限? 人类普遍对自己的认知是存在巨大偏差的,我们最不了解的是自己,最应该提...

  • 有效沟通

    为什么会有沟通障碍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这样的情况发生呢? - 认知偏差。下面我们来看看究竟什么是认知偏差 来源 ...

  • 人类认知偏差总结(4)——没有足够信息

    1.即使在查看稀疏数据时,我们仍旧倾向于找到故事和模式 虚构 一种记忆障碍,定义为对自己或世界的虚构、扭曲或曲解的...

  • 《通财路》10:我们重新认识了落后

    1、主题概念是什么? 落后来源于我们的认知偏差,这种认知偏差就是“乌比冈湖效应”,最本质的原因是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抬...

  • 从行动开始

    首先,人类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而“认知偏差”会妨碍你达成目标和改变自己。 其次,为了实现你的目标,成为理想中的...

  • 读书笔记20200320

    人类很容易产生“认知偏差”,而“认知偏差”会妨碍你达成目标和改变自己。 其次,为了实现你的目标,成为理想中的自己,...

  • 人类认知偏差总结(3)——需要快速判断

    1.我们喜欢简单和完整的信息,而不是复杂、模糊的选项 少即使好 当一个命题较小或较小的备选方案被单独评估而不是一起...

  • 认知迭代的工具

    一些常见的认知问题 相信直觉而非证据,代表性偏差,易得性偏差 人类自带的心理偏差,锚定效应,自利归因,“我的更好”...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人类认知偏差总结(1)——我们应该记住什么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gqme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