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书是二〇年买的,现在才看,也不知道能不能坚持看完,所以看完一部分之后如果有感想就先记录吧,这样也能增加自己对书中内容的印象、理解。
《西厢记》第一本的楔子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人物和背景,即崔相国去世了,其夫人携带女儿崔莺莺以及丫鬟红娘扶灵柩至博陵安葬,因为路途遥远所以暂时住在普救寺中。
接下来的第一折中会出现或许你很熟悉的情景:她,出身达官显贵之家,正值怀春的年纪,容貌姣好,知书达理;他,亦出身官宦家庭,风流倜傥英俊潇洒,奈何家道中落,于是书剑飘零。然后在命运的安排下,他们邂逅了,在普救寺中——啊,高颜值的邂逅,注定有故事!
不由得感叹,古今中外,一样的道理:长得帅和长得美,真好!记得有个段子这样调侃:英雄救美,如果长得帅,那小女子就以身相许,长得丑,那小女子就愿做牛做马报答恩情。现在短视频上也经常出现各种各样高颜值的男男女女,即便是随便摆拍,搔首弄姿,也讨人欢喜,因此收割了许多流量,不就是这么个道理吗?再联系到古代的女则沉鱼落雁、闭月羞花,男则貌若潘安、看杀卫玠,所以啊,不要说这是一个看脸的时代,其实每个时代都看脸。

言归正传,自从男女主邂逅之后,且不说女的有没有心儿怦怦跳,反正男的已经被迷得神魂颠倒了。
男主姓张,名珙,字君瑞,本来他是要投奔曾经的同窗好友、现今的兵马大元帅杜确,然后再图进京赶考的,可是见了崔莺莺后马上改变了主意,说“小生便不往京师去应举也罢”。在美色面前,之前抑郁不得志的满腹牢骚已经烟消云散,而考取功名的雄心抱负也已经九霄云外了!
这一折内容不多,主要是写张君瑞邂逅崔莺莺之后的心理活动,文中有很多处描写,比如:
“颠不剌的见了万千,似这般可喜娘的庞儿罕曾见。则著人眼花撩乱口难言,魂灵儿飞在半天。”
“这的是兜率宫,休猜做了离恨天。呀,谁想著寺里遇神仙!我见他宜嗔宜喜春风面,偏、宜贴翠花钿。”
“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饿眼望将穿,馋口涎空咽,空著我透骨髓相思病染,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休道是小生,便是铁石人也意惹情牵。”
既然遇上了这“五百年前风流业冤”,那怎么办呢?为了追求这份爱,张君瑞不去旅舍了,而是跟普救寺的和尚商量有僧房的话暂住下来,费用多少自己会付,以便“早晚温习经史”。至于是否真的要努力温习功课不得而知了,可以知道的是张君瑞一见倾心,陷入了爱河之中。
都说“始于颜值,陷于才华”,爱情的产生往往始于高颜值的相遇,又比如说《何以笙箫默》中的男女主相遇不也是这样的情况吗?所以你要说张君瑞有心机,是个登徒子,那也不见得,你要是遇上这么个美女你不会心动?而心动过后你是要“随缘”呢还是要想方设法、死缠烂打、死皮赖脸追求呢?
好了,《西厢记》第一本中的楔子和第一折的内容、感想就分享到这里,未完待续……(感兴趣的朋友也可以买来看看哦。)
网友评论